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网上阅读感悟(8)沉重的思考

火烧 2009-04-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围绕张氏兄弟为母亲看病抢劫事件展开,结合张宏良教授的深度分析,探讨背后的社会原因与反思,引发对劳动权益与社会公平的思考。

网上阅读感悟(8)

 

沉重的思考

 

   

 我很难说清我看了网上有关张氏兄弟在东莞为母亲看病抢劫的报道后的心情,酸辣苦闷融合在一起,你说是什么感受。在网上阅读时,我有一个习惯,社会新闻热点,可以看一看张宏良教授的博客,张宏良教授对事件的看法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这种见解是站在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揭示了事件发展的原因、趋势,给人一种深刻的提示。文学上的事可以看一看湖北作家陈应松的博客,作家陈应松坚守自己的创作立场,文学作品体现了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一种探索,表现了文学创作的良知。东莞发生的这件事完全是一条社会新闻,我就在阅读消息后点击了张宏良教授的博客。

点击博客前,我还有点犹豫,这样的事件张教授一定关注,就是害怕他没有时间。没有想到张教授对这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给自己的母亲看病,是每一个儿女必须要尽的责任。不论圣经还是佛经都把孝顺父母作为人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拿中国家喻户晓的《二十四孝图》来讲,王祥卧冰求鱼的故事传咏了千百年。一对没有什么劣迹打工多年的兄弟,竟在光天化日下进行抢劫。抢劫的目的就是为给母亲看病。我相信只要血管流动鲜血的中国人,看到这则消息后,心中一定弥漫一种悲哀。为张氏兄弟悲哀,采取这样的方式尽管用他兄弟俩的话来讲是走投无路了,但任何丧失理性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就是他们朝夕相爱的母亲也不会原谅他们的。为这个社会悲哀,正如张宏良教授所说的:“身体强壮的劳动力,在相当于广州发展水平的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苦干苦挣十多年,都能挣下一份不错的家产,可在广州打工的张氏兄弟却两手空空,除了持刀劫持行人呼吁救助(这对老实巴交的穷兄弟至此都没有去抢劫)之外,没有任何其他选择。那些衣冠楚楚的法学精英在大谈绑架罪的量刑起点为10年时,是否想过一个最基本的天良问题:这对张氏兄弟是被谁抢劫一空的?他们多年创造的财富即便扣除了剩余价值以后,属于他们的那份劳动收入被谁抢走了?”。张氏兄弟俩不可能对社会发出这样的质问。张宏良教授站在一位社会学家的角度,洞察产生张氏兄弟抢劫背后的社会原因,为关心这一案件的读者提供一种思维的路径,这正是知识分子本能所使。张宏良教授深层的思考,直指中国社会变迁的溃疡,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唤。

窗外春天的阳光是温暖的,但是此刻我心中不时涌现股股凉意。我不知道我还能说些什么。想来想去,也只能说出这些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