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书记县长接访日,首先要拒绝策划

火烧 2009-04-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书记县长接访日需杜绝形式主义,确保落实,提升基层治理与矛盾化解能力,回应群众诉求,推动信访改革。

书记县长接访日,首先要拒绝策划  

                    飘忽一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一夜之间,连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三个文件,对官员接访工作,做出了如同吃饭睡觉需要定时定量一般的常态规定。目的只有一个,化解矛盾,并且化解于基层。联想到当前的金融海啸,经济滑坡是不是已经滑到谷底了,企业的大量倒闭是不是已经倒到回生了、不断攀升的发案率能不能停板了,以及大量的该就业的能不能就业了,大量的不该失业的能不能不失业了,如此诸多的社会问题,必然地在引发着各种群体性事件的与日俱增。强化接访工作,特别是那个最夺人眼球的、县级党政一把手的每月接防一天,就愈发显现出其特殊的重要性了。如果再能规定一个毛时代的“三同”,书记县长每年分别下乡到最偏僻的小屯子里,在最贫困的农户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两个月,就更好了。可惜他们太忙啦,抽不开身子哦。  

最近,对官员接防,热议颇多,尤其是对群众期待值甚高的书记县长接防日,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诸如主动寻访、重点约访、携案下访、包案结访,等等,总之,不能走形式啊。然而,当下最重要的,还是首先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接待日规定,这个形式必须要走,而且要走好。以往,群众满怀期待的县长热线,基本不是县长亲自接听,群众直接写给书记县长的信,基本不是书记县长亲自拆阅。甚至信访办的重要资讯,是否报送到了市长手里,转达中有无截留、淡化、扭曲,不得而知。中央这三个《意见》,特别是关于县级书记县长接防日的规定,就是要解决地方上的主要领导干部,能否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问题,让他们侧耳倾听平时不易听到的声音,面对面商谈解决问题的办法,实打实凿地替百姓办好一件一件的实事。  

县里的党政一把手亲自接待上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限于种种难以克服的阻障,所接防的问题也未必因为是书记县长接防了,就能有如神助,一一得以彻底解决,似乎也当属正常。但是,这却涉及到了另一个很严重、很敏感的问题,党政一把手都解决不了上访所及问题,县委县政府、特别是其书记县长本人的威信何在?这就很不正常啦。由此,确保书记县长接防日的圆满成功,则有可能成为县委县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临时性中心工作,免不了的,各个职能部门要协调一致地精心策划一番。  

例如,为防止上访以及围观的群众过多,影响交通秩序,接防时间可否选在双休日,这样也便于上班族上访嘛;鉴于上访者的情绪容易激动,为防止局面失控或事件突发,可否配置警力,多少警力合适,便衣还是着装,或者两者兼有;可否配备必要的救护运力,配齐精神病科医生,对偏执上访型的精神病患者及时送往医院强制治疗。可否实行接防对象事先登记制度,或干脆安排特定人先行登记,对未登记或登记较晚的,当日不予接待;甚而,可否事先与特定访客,进行一轮或多轮的技术性洽谈,达成一致之后,郑重地报请领导接防。  

如确践行了此类策划,不但县太爷们可保万无一失,而且还说不定会使自己的威信更加高涨、形象更加可亲,况且,又丝毫不费自己的吹灰之力,何乐而不为之乎?  

但是,这样的接防日,不是真的要解决问题,而是西方政客的作秀;不是真的要贯彻中央意见精神,而是在蒙骗中央;不是真的要贴近群众,而是在愚弄群众。不要以为这类事情不会发生,诸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过去发生的还少吗?  

所以,书记县长接防日,首先的一条,必须拒绝任何的策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