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民族毒药——利益分析法的泛滥

火烧 2009-04-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示利益分析法泛滥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涵盖医患冲突、教育补课、房地产利益链等问题,批判其表面和谐背后的深层矛盾,警示民族发展隐患。

民族毒药——利益分析法的泛滥  

   

看过一场精彩的冰上芭蕾,利益分析法不太在忽品味表演的过程,而重视最后的打分和名次,逻辑分析法正相反;对于一个四年的大学本科生,利益分析法不在忽在四年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或感受到了什么,而只重视最后的证书和文凭,逻辑分析法还是相反。这就是对利益分析法所下的粗糙的定义(便携版的)。  

当整个民族都津津乐道于用利益分析法来处理身边的事物时,这将展开一个怎样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场景。  

场景一,医院、外科医生和阑尾炎病人,各方都用利益分析法分析对方。医院和医生处在强势位置,劝病人马上做手术(利益最大化,如果对病人只打针吃药,即使治好了下次可未必再来医院;对外科医生而言利益可能旁落到内科医生那里)。它们一起忽悠病人“阑尾没有用,晚割不如早割,免得将来遭两茬罪。”接着医生又会私下里对病人说“哪个哪个医生医术高明,刀口小等等”(暗示:红包)。最后成交:医院得到了利益(手术费);外科医生得到了利益(小红包)、阑尾炎病人得到利益(减少了病痛,伤口只缝5针而不是传说中的10针,另外不用排队了得到了及时治疗,医生特别的呵护也在其他病人那挣足了面子)。病人出的小红包是自愿的,表面上各方皆大欢喜。真的吗?医患冲突明摆着吗!  

场景二,学校、老师和中学生,中学生用家长替代,各方同样都用利益分析法分析对方。学校和教师处在强势位置,劝学生补课,于是每天要加课,周六至周日都要补课(只有扩大教育的时间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才能扩大学生的利益)。于是学生家长乐此不彼。接着教师背地又办课外班(可不是无偿的),学生家长为了提高成绩,考上好的大学都豁出去了(在经济利益上),当然也是自愿的。又成交了:学校得到了利益(升学率的提高可收更多的择校费);教师得到了利益(补课费);学生和家长得到了利益(成绩提高的预期,改善前途和命运的预期),表面上也算各方皆大欢喜。真的吗?学生和家长真的苦不堪言!  

场景三,房地产商、政府和买房人,各方同样用利益分析法分析对方。房地产商和政府处在强势位置,它们一再宣扬房产升值、刚性需求、土地稀缺、改善民生……不说了,地球人都知道!房子成交了:房地产商得到了利益(疯狂的利润);政府得到了利益(高额的、也是灰色的土地转让金);买房人得到了利益(他们有了自己的住房,终于不担心被人撵走了;用还贷替代房租他们觉得自己聪明多了)。各方都偷着乐。真的吗?“真”房奴们的苦在后面呢。  

强势群体利用利益分析法,通过信息的不对等,巧妙地诈取了弱势群体的利益;而此时的弱势群体恰好中了利益分析法的圈套,分析来分析去,开始觉得有利益,最后都失去了自己的利益,吃亏上当。可见利益分析法是一副毒药。而且是缓效型的。  

在中国,强势群体并不固定。有时街头摆摊的小贩也可成为强势群体,不是吗?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已不能明确地、随时随地地划分,它们已经融入了整个社会。所以整个民族已全方位中了利益分析法的毒。  

利益分析法是不用学的,它来自于本能,是低级的思维模式。当整个民族、国家都普遍的采用这种思维模式、依赖于这种低级的本能,甚至把它做为思维定式,中毒如此之深,多可怕呀!  

我们有救吗?有解药吗?有!那就是逻辑分析法。尽量用逻辑法排挤利益分析法;用科学的高尚的社会元素替代低级的、本能的“生理需求”。这需要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草于哈尔滨       

 2009年4月15日 上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