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两个“世界第二”--解读几则报纸新闻(18)

火烧 2009-04-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中国出口世界第二、贫困人口数世界第二等数据展开解读,结合官方报道与社会现实,分析数据背后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强调数据参考价值与国际比较。


  有些数字你无法相信,因为它会金刚百变。比如城填失业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说到了9.4%,而3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是4.2%,学界和民间更有惊心动魄的预计数字。
  有些数字你不信也得信,因为众口如一,又堂堂正正从官方渠道发出,在不断打击低俗网站大环境下,这些被净化的主流媒体上的消息如果令人质疑的话,还有什么可相信的?
  信也罢,不信也罢,都不妨拿过来作为参考,所见所闻现实生活的参考。

  一、出口世界第二
  【正文】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一部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平原晚报》2009年4月11日)
  【解读】我相信这些数字,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三个数字中我独喜欢第二,因此拿它作小标题。第二大出口国,有了出口,才有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有了出口,才有了让我们骄傲无比的第一,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当然出口的储备的都不是数字,是财富,是劳动,中国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二、贫困人口数排世界第二
  【正文】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虽然我国自2009年提高了扶贫标准,但是中国政府的扶贫标准和投资计划依然难以达到国际标准。
  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按照国际标准计算得出的中国消费贫困人口数在国际上仍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2008年年底之前,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线为人均年收入785元。该标准按照2005年的美元购买力平价约为人均每天0、57美元,而按照美元兑人民币现行汇率则只有人均每天0、31美元。这与世行推荐的人均1、25美元的贫困线相比,差距悬殊。
  依照世行的贫困线标准,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0%,城市居民中的贫困人口仅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1%~3%。世行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的农村地区更为贫困,但“整个国家高度分权化的财政体制却持续地偏向城市”。(中国青年报4月9日)
  (《河南工人日报》2009年4月10日)
  【解读】读这则新闻前一分钟,我才在4月11日《平原晚报》上看到两句话:副市长在不止一所大学“微服私访”,见到有个别贫困学生偷偷捡馒头吃。我想到我一位邻居,每天清晨扫街道后到菜市场捡菜叶以济全家生活。还有网上消息:这扇门5年未被打开。说重庆第二针织厂下岗女工张苏玉死在家中5年多才被发现,民警透露她的生前日记上写着“我已经一个月没吃主食了”、“好想吃烧白,好想吃回锅肉”。
  这则新闻下面是又一则新闻,还是在同天同版同报上:温州老板坚持施粥65天被迫停止。停止原因不是没人吃了,而是人越来越多天气越来越热,卫生条件难以保证。
  然而我还是有些怀疑这个第二,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是什么报告?国家真那么穷吗?改革开放30年已经很富了呀,富得财政部不足半年两发“限薪令”。2月份规定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税前收入280万元人民币,这次又规定2008年薪酬不得高于上年度90%。《参考消息》4月11日登英国网站一篇报道:说去年曾爆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掌门人年薪达6000万元人民币。2008年国有上市公司中家电行业公司利润虽下降17%,高管薪酬却增幅达44%。
  这像个第二贫困吗?

  【总评】新华通讯社主管主办的《参考消息》第一版有通栏大黑标题:世界迈向“三大帝国”冲突阶段。这是美国人写的文章,“三大帝国”分别指美国、欧洲和中国。
  用“帝国”来解释那两个“世界第二”现象颇有参考价值,否则,再深奥的经济学道理也解释不了这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有人说这是个真理。其实它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刘翔长跑跑出的问题,却要中断长跑用治疗去解决。我们是否也可以慢下来冷静反思一下?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个口号害人不浅误国甚多,单纯发展不是道理,和谐的、给全体人民带来幸福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硬道理。
  还是要提主义,不管张书玉临死时是否想到了主义的问题。

  2009、4、15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