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纪念儿童时代,兼谈我眼中的日本

火烧 2009-03-28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时期的日本影视作品,探讨当时对日本的印象,同时对比国产及国际影视作品,展现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成长经历。

首先我要说,我没有去过日本,所有对日本的印象全部都是通过我们国内的报道,引进的日本电视电影和一些去过日本的朋友的诉说得出的结论,所以纯粹是道听途说,一家之言。之所以突然想写这篇文章,先是因为看到那位九零后的高二学生对他们这一代被日本动漫所攻占之后的心声,后是因为看到洪德义先生发表的那篇与日本左冀朋友的对话,萌生我写这篇文章的欲念。  

   

到了二十一世纪,许多报纸,网络都说现在中国的年青人很仇日。但是回想我们成长的过程,却发现我们那个时候并不仇日。师长家长甚至国家都没有引导过我们去仇日。我们成长的儿童时代,是被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花仙子》《森林大帝》《三千里寻母记》《圣斗士星矢》;是被日本电视剧《血疑》《排球女将》;是被日本电影《追捕》《人证》《幸福的黄手绢》等等所包围的氛围中长大的。而且那个时候,我们经常能从《大眾电影》里看到日本影星访华的消息。三国连太郎,栗原小卷,松坂庆子,高仓健等等日本明星可以说就是我们那一代人心目中的明星。  

   

但是我们也没有因为被日本的动画,电视,电影所包围而变得哈日。可能这句话讲得绝对了一点,但至少我,我周围的朋友,同事,亲人当中没有这样的人。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在看到这些日本动画,电视,电影的同时,也看到了来自其他国家,也看到了我们自己国家的影视作品的缘故吧。  

   

小的时候《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人参果》《崂山道士》《不高兴和没头脑》等等国产动画看得也是兴高采烈的。除此之外还有像《公主希瑞》《变形金钢》《忍者神龟》等等欧美动画也是可以看到的。当然还有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的动画片《鼹鼠的故事》都能看到。除了这些动画片之外,在电视剧上有美国的《大西洋底来的人》《哈里森敢死队》,《神探亨特》;有南斯拉夫的《战斗的篝火》(不记得是不是这个名字了,但是片名肯定有‘篝火’两个字),有巴西的《女奴》,还有我们国家自己拍摄的《敌营十八年》《赤橙黄绿青蓝紫》《高山下的花环》等等电视剧,对了,那个时候还看过一部由朝鲜拍摄的讲朝鲜间谍的连续剧。名字已经记不清了,好像是叫什么花的,最记得的场景是最后的时刻男主角和他那个美国军官对手在一片荒草地见面的情景,当时那个男主角还戴着礼帽,穿着风衣,美国军官穿的是美军军服。至于电影就更多了,苏联,日本,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南斯拉夫,意大利,印度等等国家的电影,都是我们这一代能看到的电影。然后便是香港那边拍的录像带之类的东西,台湾电影也没少看。一部《欢颜》就让胡慧中红遍全中国。我所长大的环境,每周至少能看到一场电影,在大球场放的,不用钱,尽管拿着板凳去看就是,如果勤快一点,可以跟着放映队走,每天晚上都能看到电影。其他的就是歌曲了,日本的《北国之春》《草帽歌》,印度的《流浪者之歌》古巴的《鸽子》,南斯拉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旋律,苏联的无数歌曲就更加不用说了,是必唱之选。  

   

我想我们这一代没有成为哈日族,也没有成为仇日派,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那个时候能看到很多国家的电视电影的缘故吧,如果你成长的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包容各国文化的环境的时候,你的心胸不会狭窄,不会只为了一个国家争来吵去。  

   

虽然近些年我们国家的物质水平有提高,可是在我的感觉里,自从九十年代中期之后,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尤其是引进外来影视文化方面,其实是变得狭窄了的,反而失去了我们小时候的开放环境。而这种狭窄的文化环境这也就是九零后学生成长的环境,在他们的人生里,只有日本的动画片,只有美国的电影,当年网络电视电影又不普及,反而造成了这一代人能吸取的文化营养变得狭窄,文化视野的狭窄造成心胸的狭窄则是必然的。  

   

当你并不了解自己,当你并不了解自己所生长的这个国家,你会不会盲从?你会不会被某些人所指引?变得‘仇日’或者‘哈日’?这些词汇的出现,都是有媒体写出来,才会出现的。媒体是什么?自然就是引导你思想的那些形式啦,给你贴上某一类标签的那些权威啦。  

   

但是,即使现在网络已经普及了,是不是就能不盲从?现在的网络主要群体就是八零后和九零后,看看前几天的‘北外女生香奈儿退学’事件就能得到答案了,网友们还是很容易被挑起冲动的情绪。为什么会这样?还是因为视野狭窄导致思维狭窄,思维狭窄导致心胸狭窄所致。虽然现在有网络,可是现实中的学习行为依然会在网络上体现。如果你只迷日剧,你即使上了网也依然只会去一些日剧论坛。如果你疯狂的迷恋《星际争霸》,那么你可能一次也不会去《魔兽世界》论坛;如果你是个言情小说的拥护者,那么你可能就会极端排斥耽美类小说,甚至还会对耽美小说的作者进行各种负面的猜测。网络的出现,只是深化了这种视野,却并没有能够做到开阔视野。  

   

九零后的这一代,迷恋日本动漫,其实最根本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了解自己国家的经典动漫所致。要知道手冢治虫当年看到中国万氏三兄弟的《铁扇公主》后开始投身漫画这一行,而下面这一段话看起来更令人唏嘘。(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发的票房大热,让中国人对国产动画片信心倍增。一名网友偶然在网上搜索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时惊讶发现,至今外国人对这部动画片的评价之高,完全超乎想象之外。一名外国网友说,“当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还是个小女孩。那时候英国4频道开播,它开始播的那些节目中有一个就是这个电影。我后来再也没有看过它,我曾经怀疑了很长的时间,它是否只是我曾经做过的某个好到难以相信的奇异瑰丽的梦境。现在再看到它,它就像我曾经记忆的那样华丽壮观。” 就像一名外国人所说,“上帝啊,这是1960年代制作的动画片,那时候动画片甚至还没有那么发达!”确实,上世纪60年代以后,包括《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及《三个和尚》等一批经典作品出现,中国动画片迎来了一个创作的高峰。而在9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美国的动漫大举入侵,国产动画片则走向了长达十几年的停滞和徘徊期。网友表示,外国人对于《大闹天宫》的推崇表明,中国人对于宣传自己国家的经典文化做得还不够。他们现在想要找到一个有英文字幕的《大闹天宫》DVD都很困难,有外国人就在网上自叙了他历经千辛万苦为《大闹天宫》制作英文字幕的历程。“如果现在把《大闹天宫》放到美国去做商业播映,就算原样不动,风头盖过好莱坞动画片也是不成问题的。”)  

   

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后,我们国家的政权开始由右派完全把持,思想宣传导向也开始转向,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才开始出现了所谓的‘仇日’和‘哈日’。所以拔开迷雾看本质,你就会发现,使我们国家的一些年青人心中出现‘仇日’‘哈日’心态的,使我们国家的一些年青人心中出现排外心态的引领者,正是中国的右派们。这一点倒是跟日本的右派好像很相同。日本的右派令到日本的年青人茫目仇华,而中国的右派则令中国的某些年青人茫目的仇日。但实际上,中日两国的右派还是有根本的不同。  

   

什么样的不同呢?单说一件事就能看出两国右派本质的不同。就是日本更改教科书的问题。日本更改历史教科书的事被中国人说来说去,其实质是什么呢?就是日本人想否定自己曾经犯下的暴行,想抹掉身上的污点去漂白。那么回过头来看一看,只有日本人在更改历史教科书吗?中国人自己就没有更改历史教科书吗?是谁说新中国的经济曾经在某个时期到达了‘崩溃’边缘的?又是谁说岳飞不是民族英雄的?这些,不都是现在的中国人干的事吗?同样都是不应该做的事情,可是却都做了。那么我会觉得日本人想把自己的民族说成天下最好的民族的心态比较好理解,比较难理解的是把自己的民族,把自己的领袖说得比墨水还黑的心态吧?  

   

同样是右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根本的不同?其实说穿了还是因为立足点不同。首先在经济上,日本是一个内向型的国家,所有的一切都是先满足了本国的需要再向外发展。但是中国却不一样了,从开始的以独立自主为主,兼顾对外合作的国家转变成改革开放后纯粹外向型的国家,所有的一切都是先满足了外在的需要,然后再把零碎之物出口转内销。所以日本首要是对自己好,但中国首要是对外人好。那就只能顺着外面人的指挥棒来随意涂抹中国的历史了。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  

   

其二是在思想上也不同。日本是个民主国家吗?其实不是的。且不说日本有天皇这样的一个不可动摇的存在,就看那些所谓选举出来的国会议员,好多也都是因为爷爷的爷爷本来就是吃政治饭的,所以孙子的孙子也跟着吃政治饭,纯粹是一个披着民主外衣的世袭政治。而且在日本的政治家当中,还就有世袭议员一职,想来这些人是连选举都免了的吧。若以政体而论,我们中国的政体都比日本先进得多。而且日本人的立国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的,就是在天皇治下的统治,无论议员们如何的上窜下跳,都不可以反对天皇。按《水浒传》的评论,就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但是新中国不一样,新中国走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政体和思想上都是以社会主义为主,可是实际掌权的那帮人,却是想走资本主义的右派们,这就出现自相矛盾的问题了,右派们为了能在社会主义政体之下掌权,只好把自己打扮成最革命的姿态,引导年青人反日,仇日。可是实际上,他们自己本身并不反日,仇日的,所以才会在这个思想形态宣传之下又引发出了所谓的哈日族。日本右派是明明白白的当婊子,中国右派呢,是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真的很辛苦呢。  

   

可是,不管是仇日还是哈日,都不是一种正确的对待日本的态度。其实并不仅仅是对日本,对其他国家,比如说法国,都应该是既斗争又合作。如果他们好,我们也好,如果他们坏,我们也不姑息,应该是这样的才对。使坏的时候不姑息,事件顺利结束之后依然可以友好往来,互相合作,而不是天长日久的仇恨某一国,也不是地久天长的哈某一国,这些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我对日本这个国家的感觉就是在农业社会的时候生活太苦了。日本真的应该感谢虚拟经济的出现,令到这个资源少,人口多,地方少,又四面环海,孤立无援的岛国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有的时候会觉得大和民族像罂粟花一样,有让人为之沉溺的气质。但同时也令他们带有无可挥去的毒质。我第一次真正看到罂粟花,是在东北一个朋友的农家亲戚的院子里,他们一般会在院子种个三两颗做药用,治个感冒什么的。第一眼看到这种花,很为它的美丽所惊诧。据一些去过日本的朋友说,大和族真的是很疯狂的一个民族,如果他认定了这件事是好的,那么他倾家荡产也愿意去做这件事;如果他认为不值得,他不会出半分力。这样的精神其实也能从日本左冀的精神层面上得到印证。就像松山芭蕾舞团的清水正夫先生所说的:“一想到周总理,就越发喜欢中国人。”但是去日本学习的朋友也说,在日本国内也会存在互相排挤的倾向,比如说东京大学出来的教授学者,很有可能就会排挤早稻田大学出来的教授学者。而且这还能有些非常具体的表现,比如说早稻田大学出来的教授学者作学术演讲,那么东京大学的人多半都会故意起哄发出嘘声。所以在日本,右冀排挤左冀的事情时有发生。 

   

但是我觉得左冀人士很少会做出这种刻意排挤他人的事情,左冀经常性的动作是对事不对人。还是拿日本说事吧,中国的新左派会在日本人侵犯钓鱼岛的时候发出最坚定的反对声音,但是他们也一样会很尊重日本的左翼人士,会很尊重小林多喜二这样的无产阶级作家。左冀所发出来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声音,其实已经证明了左翼没有狭窄的心胸和思维意识。  

   

说到日本,有一个国家不能不说,那就是韩国。日本和韩国是两个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家。其实说到韩国,有一个国家也不能不说,那就是我们中国。中日韩三国的历史渊源太深,是解不开的连环扣。可是最近这几年,很古怪的出现了一股反韩逆流。甚至很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想把中国人的仇恨从日本转移到韩国人身上。可是在中日战争已经结束了64年的今天,继续仇恨日本已是不明智的行为,何况还去仇恨从来没有加害过中国的韩国人?那就更加的令人莫名其妙了。有些人可能会说日本侵华的时候也有韩国人迫害中国人啊,可是个体的行为怎么能上升到国家的行为呢?要照这些人的说法,日本也有支持中国革命的日本共产党呢,是不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就没有侵华了?再说了,有朝鲜人当日本人的狗腿子,中国人当日本人的狗腿子就少了吗?难道我们要连自己的同胞都仇恨起来吗?更何况那是上上一代的事情。中国人心心念念所讲的仇恨不能延续到下一代,难道都是废话吗?再再说了,既然有人举出当年有朝鲜人当日本人的狗腿子,怎么就没人提当年的中国共产党东北部队当中,有近二、三万人的整编师是清一色的朝鲜人,这些人又为中国革命立下多少功劳啊。  

   

有时候我会想,其实很多很多事,都是我们国内的某些人做出来的吧?为什么要极力丑化韩国,在我个人看来其实是替人受过。替谁受过?替朝鲜受过。因为同是一个朝鲜族的人民,所以丑化韩国人,其实也间接起到丑化朝鲜人的目的。而丑化朝鲜人,无非就是为了丑化社会主义而已。  

   

经常看到有些反韩的人,把韩国人称为‘高丽棒子’,其实这和过去欧美列强,日本军国主义者把我们称为‘支那’有什么不同?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害,现在却原封不动的送给了另一个国家的人。而且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行径,犹如以色列这个国家,犹太人受尽纳粹的迫害,现在却又反过来杀戮巴勒斯坦人民,受伤的心没有浇出宽恕的花,反而变成了另一只禽兽。  

   

韩国人有没有缺点?肯定是有的。日本人有没有缺点?缺点肯定也不少,中国人有没有缺点?只怕也能数出条条缕缕来吧?如果我们三个国家的人只是不断的纠结于仇恨,纠结于各自的缺点,我们三个国家的人民都不会有幸福。  

   

但这是我个人不愿意见到的,为什么呢?因为我相信,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都拥有同一个祖先。就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一样,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们也都有同一个父亲。  

动画大全: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476779.html  

星岛环球网:孙中山毛泽东是韩国人?揭露假新闻的路线图:http://www.stnn.cc/china/200808/t20080801_840252.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