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的对话
公交车上的对话
08年新年第二天早餐后,我去乘某趟普线公交车出行。到得车站时,车站上已经等候着不少的人。候了40多分钟,车终于来了。车门开处,人们便争先恐后地拥挤着上车。上完人,虽是首站,乘客已经将整个车厢挤得满满的。
车到第二站时,因是个大站,等车的人更多。眼见得车上乘客已经站满,由于担心上不了车,因而人们你推我搡,拥挤不堪。
年约40岁的女司机见状,高声嚷道:“你们不要挤了,后面跟着来了一趟空车,你们就等着上那趟空车好了。”
“我在这里整整等了一个小时,你还叫我再等?你叫我等到什么时候?你们普线车的下数我又不是不知道,你们个把小时来一趟车,一天跑得几趟就收班了,到时候你叫我站在这儿苕等呐?”一位头发花白的刚刚挤上车的老汉说。
司机回敬说:“这些话你去跟公司老板说,莫跟我说。是老板只把几辆破车让我们跑,叫我们怎么办。”
“这年头,一切都是向钱看,跟谁说也没有用,还是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算了。”老汉也不示弱。
“是的,专线车又新又多,普线车又破又少。就是因为专线车能赚钱,普线车赚不到么钱。说什么‘公交优先’,实际上还是赚钱优先。”有人附和说。
车到下一站,人又比较多。女司机又高声地对车站上的人们嚷道:“叫你们别挤你们偏要挤,跟你们说,挤上来也没有用,听说前面何家垅的马路已经被一些静坐的人堵住了。到时候过不去,我的车还只有往回开哩。”
“怎么,何家垅也有人静坐?只听说近些时在省、市政府门前有静坐的。现在何家垅也有人静坐了?”一位站在司机不远处的中年男子将信将疑地说。
“静坐,不静坐怎么办?年快到了,穷人没有钱过年,只有静坐。”一位穿深蓝色上衣的年约60多岁的婆婆边往后边挤边说。闻听此言,车上约有两三个人应声说:“就是嘛。”
听了这话,见车里老年人比较多,一位站在车箱前头的、约莫40多岁的大块头男子转身朝后边高声说道:“马上要给你们每人加100块钱哩……”
听了这话,站在车箱后边的一位爹爹冲着那位男子说道:“加100块钱。你以为加100块钱我们就增加收入了?这几年物价持续猛涨,我们每个月因此而多拿出去的钱早就超过100元了。”
“再说了,从来都是这边加的一点钱没有到手,那边物价就又上涨了。20多年来的经验是,工资总是冒得物价涨得快。”
大块头争辩说:“物价确实总在涨。可是,加点工资总比不加要强啊。”
一位戴眼镜的老者瞪了大块头一眼,气愤地说道:“不加工资?你叫他不加试试!物价这样猛涨,如果他不加点薪金,恐怕人们就不仅仅是上街静坐了,那样的话就有他好看的。”
“要说呀,还是毛主席那个时候好。虽然加一次工资也不过十块、八块钱,但是物价稳定,让人明显地感觉到收入增加了。”站在后门旁边的一位老者说道。
“说毛主席又有什么用呢?他又回不来。”不知是谁叹息了一句。
“你说毛主席回来,毛主席要是真的回来了,有些人可不乐意了。”
“你说谁不乐意?”
“谁不乐意?那些既得利益集团就不乐意,那些新的暴发户,那些贪官污吏们,那些借助改革开放发了横财的人们都会不乐意。”
正在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的时候,一位30多岁的女子从坐位上昂起头来说:“不要一说就提毛泽东时代,应该说现在的生活水平还是提高了嘛。”
她的话音刚落,站在她旁边的一位穿大衣的老爹爹回敬道:“你知道么?要是毛主席还在,国家发展得比现在还要好,生活水平比现在还要高呢。而且不会像现在这样穷的穷、富的富,社会风气也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的败坏。”
“那到是肯定的。”车里有几个人附和说。
……
车又停了,我的目的地到了。我于是活动一下有些站僵硬了的双腿,下了车。数日后我又想起了那天车上乘客们的对话,觉得作为当前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片断,有一定的代表性,于是就把它追记了下来。我不敢个人独专,现把它公布出来,供大家评品吧。
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