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诗)
这首诗通过艾滋病现状反映社会问题,批评弱势群体受害,对比历史与现实,呼吁公正责任与现实反思。
艾 滋 病(诗)
——写在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带菌者,已逾七十万,
感染死亡数,年年在升攀!
一人染艾滋,全家失欢颜,
亲人遭不幸,遗孤尤堪怜!
忆昔建国初,“三害”连锅端,
黄赌毒绝迹,人民笑开颜。
不意“特色”后,死灰皆复燃。
世风大倒退,瘴气又乌烟。
而今性病外,又把艾滋添,
受害多“弱势”,富豪几曾沾?
究竟谁之过?责任谁来担?
大谈“成就”时,为何不置言?
年年艾滋日,慰问搞得欢,
不去治根本,作秀给谁看?!
(注:“三害”指旧中国的妓院、大烟馆和赌博场。这些为害人民几千年的社会毒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快就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被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的新政权所彻底消灭。社会面貌因而为之一新,人心也为之大振。从中,人民真正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本质和疾人民之所疾、想人民之所想,说到做到的优良作风和强大能力。不承想,这种海晏河清的局面由于不久后的“特色”理论和政策的施行,很快就从社会的现实变成了人民的美好回忆,社会又深深地陷入了黄、赌、毒肆虐的泥潭之中。而艾滋病泛滥的受害者,几乎全部都是所谓的“弱势群体”)
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很赞哦! (1026)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