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以德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或者说以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本,以人的科学发展为本。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身体、心理、道德、智能几个方面。其中,身体、心理是基础,智能是手段,道德才是根本。
道德何以是根本?因为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要回答该不该做的问题,而智能是解决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是办事效率和效果的问题。
有德之人以善为本,有德之人有所为,有所不为。无德之人无所不为。无德之人不择手段,无德之人以己为尊。无德之人越发展,有德者的生存空间越小;无德者越发展,则会产生倍增效应,社会无德者会越多,邪恶势力越猖狂,致使有德者心寒,最终造成社会风气恶化,人心不可收拾,恶性事件随时随处迸发,人心惶惶,寝食不安。当此礼崩乐坏之时,便是社会动荡解体之日。到此之境地,更有何发展可言。人在社会中谋发展,恶劣的社会道德环境只能不断生产和再生产无德之人。因此,人的发展第一需要即是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道德风尚。社会发展的前提便是要推崇道德人,贬抑无德者,给有德者机会,让无德者困穷。
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体的,个人道德水准与整体社会风气息息相关。个人有德便有可能持续发展,社会道德风尚良好才有可能持续发展。个人的衰退是良心的丧失,社会的衰退是风气的恶化。科技的发展是人类能力和手段的发展,社会风气的道德化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智能的发展是个人生存能力的发展,道德的保有则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科技越昌明,人类要承担的道德风险越高。一颗原子弹可毁灭一座城池,一名火车司机可掌控上千人的生命安全。一个行业的道德缺失,可以伤害一国国民的身体健康。一位高官失德,可造成国家巨额财产损失。科技崇拜终将给人类带来难以预见之风险,难以承受之风险。道义优先,以德为本方为安全发展之道,可持续发展之道。
以德为本不是唯道德论,不是大家都来研究道德,其他一应事务弃之不顾。以德为本是要求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确立道德优先的原则。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和任用环节遵循道德优先的原则。因为有人才才会有事业,有人才才会有创新,有人才才会有发展,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可能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才无德之人只能给社会发展制造障碍。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之核心,而以德为本是以人为本之核心。由此可知,无论社会还是个人之可持续发展都必须以德为本。在实践中必须抓住两点,第一要义是育人以德为本;其次是用人以德为本。
育人以德为本首要树立古今中外之道德理念,融会贯通,推陈出新道德。其二将此新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落实到各级教育机构中去。
用人以德为本要求选拔使用人才时把握品质第一,能力第二的原则。并将这一理念落实到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考评体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