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货币 市场(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灭亡

火烧 2009-03-02 00:00:00 思潮碰撞 1027
文章探讨货币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指出货币作为商品化工具导致社会财富异化,引发经济危机与货币拜物教,揭示货币灭亡的必然性。

第三节  货币  

货币是价值符号,私人交换的产物同时又是交换的工具,私人占有和瓜分社会财富的手段,价值尺度,私人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  

其职能有流通手段,贮藏货币,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其高级表现形式是股票。  

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使用价值就是其交换价值。所以它除了用之于交换外没有任何实在的使用价值。  

“货币,由于具有购买一切东西,占有一切对象的特性,因而是出类拔萃的对象。因此它有万能者的盛誉。货币是需要和对象之间,人的生活和生活资料间的皮条匠”。今人所言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正是此意。  

一、货币存在的作用意义  

货币是随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起一般等价物功能。如果说商品是奸夫的话,那货币则是淫妇,一个被商品奸夫强奸了的淫妇,破罐子破摔。索性与商品狼狈为奸,又不断地逼良为娼,那一切物品都加以商品化甚至人的灵魂,公然做起商品的帮凶。商品先生 和货币 太太不断地兴风作浪形成了商品潮市场海洋企图吞没一切,连同人性也被异化。  

1.货币的产生存在造成了买与卖的分离,致使生产与消费脱节,因而造成了经济危机发生的诱因。  

货币的出现中断了物物交换即一个人提供给社会的物品,总是为了得到自己所需的物品,倘若这种交换直接进行,交换的结果是各得所需,每个人都没有必要占有自己使用不完的物品,这样经济危机也就根本无从发生。  

为买而卖,为卖而买加人营利的成份就出现了大量的投机,结果是商品大旅游价格滚雪球。流通中出现了大量的食利阶层,因此成为广大劳动者沉重的负担,对此货币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货币的流通职能和作为贮藏手段是对立的,所以商品经济社会中一方面是存款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商品大量的积压。货币的贮存不会因时间推移而变质(不指货币贬值),而商品则会因时间变化而失效腐烂丧失其使用价值。在这种共识下谁会不为营利而大量储存商品呢?别人的商品腐烂变质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着急的只是商品所有者。大众的态度就是置社会财富的损失于不顾。  

2.货币的存在实际上给各人提供了这样一环境,一个人所需的一般生活资料和学习条件总是有限的,而一个人可以占有的社会财富却是无限地没有穷尽的(通过货币),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占有社会财富的竞争中去,唯其如此才能展示自己的青春人生的价值。  

于是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征服世界体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手段,货币成为人的第一目的,成为人生价值的尺度货币拜物教就顺里成章不由自主地形成了。  

3.货币是私人交换的产物,又是促成交换的最有力工具。这样货币便具有把一切物品都商品化(异化)的魔力。  

馍不是生产出来让人吃的,而是让人买的,一切都不再是本身固有的意义,都是用来卖、让人买的。书是传播知识让人看的,但是你买不起,你就看不成。  

钱权交易,权力成了商品,人贩子贩人,人成了商品,道德可以出售,贞洁可以购得,灵魂也能换来金钱,便是金钱的万能。但是不要忘记这样一个前提,这一切都在商品经济金钱社会中。  

4.货币对社会不良风气现象的滋生起诱发和促进作用。  

由于货币便于携带不留任何交换痕迹的特性,于是成为犯罪分子猎取的第一目标。如盗窃银行,拦路抢劫偷钱包等。又加之为交换铺平的大道为销赃大开方便之门,可以使盗贼不断地猎取同一物品,盗窃专业户,专偷自行车,专偷牛,专偷电器器材等。真可谓习以偷技可一劳永逸。  

如果只为个人的使用价值,那么一个贼偷一辆自行车一个彩电就够了,只因货币帮助低价出手,从而把盗贼的“营业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5.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经营货币的行业,如银行、税收等。毫无疑问,这些行业不能给社会创造任何财富,纯属无效劳动,必将随着商品经济体系的倒台而全部退出历史。  

二、对由货币引发的社会现象剖析  

1.利息的实质  

利息是剩余价值在货币中的表现形式,利息的实质是对社会财富源泉的根本否定和歪曲,劳动创造财富成了货币(资金,资本)创造财富,这是资本主义阶级法权人为地违背事实的规定,又因为资本资金是资本家提供地,所以利息剩余价值的私人占有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之后资本所有者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有理剥削。  

所以说利息是一把制造贫富两极分化,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一把钢刀。  

利息的存在使得社会财富的源泉,源源不断地流向私人银行,化为微不足道的个人财富,破坏了社会购买力的均衡合理分布,所以社会中必然出现,大多数人难保温饱,生活条件仅限于最低水平,勤俭节约勉强度日,而少数人则挥金如土,挥霍成性,大肆铺张。政府只有无力地号召捐资助学别无良策。  

2.所谓的资金问题  

社会财富的增加说到底是人力物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结果。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与资金无任何关系。  

儿童失学,不是因为没有老师,没有教材没有校舍(或者说没有人力物力盖不起校舍),而是交不起学费;盖房用的是砖头、水泥、工人的劳动,工人吃的是粮食,所以说到最后与资金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一个经济运行机制的问题。  

所以所谓的资金问题是一定社会制度经济环境因而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一个会充分使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国家内部是一个根本不存在,没有必要解决的问题。  

3.三角债问题实质  

流通手段即货币流通成了流通的目的产品流通的障碍。流通的内容受制于流通的形式。   

4.对于利用外资的正确态度  

人类的经济生产活动是生产要素发挥作用韵表现。如果用外资购买国外的先进生产设备技术资料那倒无可厚非,倘若运用外资购买中国的人力,中国的资源,在我国的土地上修路建房搞科研,而让国人无谓地背上债务负担那便是十足的愚蠢。  

也就是说对于这后一种情况,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引进外资,只要学会充分地利用国内的人力物资源,发挥自力更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我们完全可以办到。所以何必来上画蛇添足的引进外资这一笔。  

综上所述,货币的灭亡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必然选择,只要消灭了货币也就会消灭人与人之间“交征利”“兼相害’’的人际关系。从而建立起更合理的“交相利”“兼相爱”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人际关系。  

第四节  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交换经济,自由经济以及泡沫经济,经济名称都是同一种经济运行侧重点不同的叫法。  

商品就是经济元素而言,交换就是商品的本性而言,市场则是交换的场所,货币就是经济流通手段,所谓自由就是私人经营和形成的分工来说,投机剥削就是社会的分配原则和经济运行产生的后果而言。  

商品经济的总体特征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发财营利占有剩余价值为生产目的,私人经营管理各自为政处理信息形成社会范围内的自发分工,以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为特征,分配以按生产要素为原则,造成剩余价值的私人占有人,产生剥削导致贫富两极分化为必然结果,通行个人自由利已实用主义价值观,人人都把社会当作发财利用的手段,因而它只能体现出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牢牢限定在社会购买力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因此根本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所以与社会主义本质不容。  

从商品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变化。这一量的差异表现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单靠制造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来实现营利的目的,已嫌太麻烦不过瘾,于是在流通领域中出现专门靠倒腾股票外汇的市场机构和纯食利阶层。所以说市场经济是发展到极致的商品经济的最高级阶段。商品经济制度得到空前的健全与“繁荣”,然而物壮则老、物极必返,在当今世界商品经济空前的繁荣以至猖獗正是它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将要走向灭亡的回光返照。  

到了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所含潜力也就发挥殆尽了,因而在此之后它将无憾地向人类挥手告别,就象一个发育成熟的麦苗,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集中麦苗中的全部养分,将之升华转化为麦穗中的麦粒。所以麦苗是对种子的否定,壮苗是幼苗的发展,而麦穗中的麦粒,又是对壮苗的继承和否定性发展。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继承扬弃发展正是这种道理的再现。  

1.商品经济运行系统的效能  

最小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即只满足社会购买力所能支付的部分。所以它把生产力的发展牢牢地限定在社会购买力所允许的范围。因此说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阻碍和浪费,正是由商品经济运行机制这一手段所造成的,用它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有限的。  

所以说做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已经决定了他的系统效能所发展生产力范围,那么解放生产力的根本出路在于设计能够使生产力得以充分发展的空间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2.商品经济是以私人经营管理为特征的,所以在商品经济为取向的改革措施与思路中,必然从两权分离改革思路展开,增加企业活力的内容,随放权让利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劳动者经营者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形成生产无政府状态,之后又必然采取宏观调控进行治理整顿,所以就必然产生一放就乱,一乱就不得不控,一控就死的不良局面。  

政府在此种情况下就被夹在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的夹缝中,处于两难境地,其根本原因在于虽然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程度商品经济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但是就本质而言,两者是无法相容的,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试图调和这种矛盾的经济学家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完成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勇气可嘉,但最终劳而无功。  

3.商品经济只体现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所以它只会使少数人先富起来却无法实现共同富裕。故而它是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目的的天然工具和标准手段。所以在走出这一步之后必然要寻找其他使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要有效手段。  

不同的手段是为实现不同的目的而准备的,不同的目的,自然要求不同的手段工具来保证其得以实现。否则就会南辕北辙,抱薪救火,越走越远,适得其返。用产生剥削制造贫富两极分化的手段来实现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缩短东西差距的目的。只能使之愈演愈烈。  

4.为了实现持续营利,人为地扩大制造社会需求,对自然资源无限制掠夺性开采,必然招致大自然无情地报复。  

一次性消费兴起,与其说是为了讲卫生倒不如说是为了卑鄙无聊地营利,不能增加消费效果的劳动不断地增多。如忽视产品的质量而重视产品的包装。人们为其目而不为其腹,难怪以致有人买椟还珠。  

5.商品经济做为一种社会存在自然而然地造就了与之适应的价值标准消费观念,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自私自利宣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个人自由利已主义价值观念,奉行个人至上,私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组织原则,在消费上一味攀比,永不满足,号召鼓动竞争。这些观念成为商品经济不可缺少的有机成份。所以在一些商品观念淡薄,自然经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地区,商品经济难以迅速发展。最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价值观,便必然借尸还魂,在社会主义大地上死灰复燃,猖獗起来,不断腐蚀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使得我们不得不被动地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6.商品经济与竞争  

商品生产者自主经营各自为政就必然表现为竞争关系,其实质是各个商品生产者企事业单位之间为了抢占有利条件更多地占有社会财富而进行的人类内耗,是社会内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利益不协调不统一的产物,因此说竞争是人类在社会关系方面还没有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  

竞争的趋势就是消灭竞争,由世界区域经济再向前发展一步就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将由一个中心管理,届时将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取向,形成世界范围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自觉分工,竞争让位于协同合作,私人经营让位于社会管理经营。还给生产力属于全人类的那种的本来的性质,只有生产力生产技术人才的能力,做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来发挥自己的作用时,生产力就得以解放,这一解放构成解放人类的一个必要环节。  

7.商品经济与社会腐败现象  

与生物发生腐败同样的道理,社会中的腐败发生也需要一定的经济环境,没有这一定的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腐败就难以发生。这就象生物腐败需要一定的水分、湿度、氧气、温度一样,所以防止治理社会腐败现象,应从改变腐败发生的环境入手。抓个别腐败分子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的,因为那种环境中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腐败分子。  

这就象衬衫穿的时间长了便生虱子,抓虱子不解决问题,问题在于换洗衬衫。否则就象铁面无私的法官包青天,充其量评为抓虱标兵,改变环境后就无虱可抓岂不更好。  

商品货币环境正是腐败分子得以滋生的温床,要在不动这张床的前提下想取得反腐败的彻底胜利无异于拔着自己的头发想脱离地球,所以最好的选择是把这张床烧掉,不失为釜底抽薪之良策。  

8.商品经济与税收银行,保险,公正证券市场等之间的关系。  

这些机构都是商品经济运行管理中的必要环节,也是商品经济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就发展的眼光站的健全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这些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将随着公有制经济制度的健全,而退出历史。  

9.商品经济的历史使命  

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商品经济做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过程必然有其固有的历史使命和存在意义。当然当它完成这一使命时它自己也就自然会寿终正寝,归根人静。  

商品经济的历史使命在于打破旧地自然经济所形成的小范围内的自觉分工,促成了社会乃至世界范围内各民族之间被动的交往,形成世界范围内的自发分工沟通了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把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并且充分地表现出了在人类操作控制能力之外的力量,为世界范围内自觉分工的形成摆脱异已力量的控制创造必要条件。为今人早日认识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为实现生产力的同样也是人类的彻底解放创造条件。并且随着条件的成熟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认知到历史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之后,随着有益于全人类利益社会组织秩序自发分工的形成,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也就是说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10.对当今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再认识  

正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所提到的,不能够直接取消私有制取消商品经济,正像我们不能一下子就把生产力的水平发展到能够建立公有制经济的高度,所以在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必然有一个商品经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发展的过程,这个命题就是过渡阶段肯定需要商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点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  

而这一发展只是健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必要手段,后者才是社会主义的真正且标,后者则是涉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本质相容与否的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有没有必要消灭商品经济即商品经济是否将伴随社会主义制度的始终。  

所以发展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就是要从私有制经济中发现其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得以健全,只要我们发现了后者,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完成了历史使命,可以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的电话:029-87259701    
QQ:523729774  国魂毛泽东群号:21903084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ohunmaozedong    
邮箱:1  guohun1234@ sina.com     
       huaiyouzhai@ sina.com     
我在陕西门户网站古城热线 ;论坛管理的版块国魂毛泽东    
http://bbs.269.net/forumdisplay.php?fid=9032    
欢迎大家登陆讨论。    
                                                                                               陈永利 
                                                                                     2009年3月2日7:15:4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