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大观
古代的好作品,细细地体味它的精华,写出文章来,是很有根据的。取法于上古,学习虞舜和夏禹时代的作品,博大精深,没有极限。《尚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洛诰》和《盘庚》;记载了尧舜礼仪制度,取法有章,但是很艰涩难读。《国语》、《周书》文子简朴,却能在平淡委婉中品评人物。《左传》、《春秋》用词不苟,寓于褒贬的意义;尤其是《左传》,文辞夸张,富有文学色彩。《易经》阐述变化的原理,虽然很奇奥,但却有一定的法则可循。《诗经》义理正大而又辞藻华丽。向下到了《论语》;叙论广泛论点鲜明,形象生动。《孟子》说理畅达,辞锋犀利,气势充沛;富有鼓动性和说服力。《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核心;叙事说理和抒情有机结合。语言质朴却论证严密,逻辑性很强。《庄子》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具有想象丰富,善于虚构的浪漫色彩。《荀子》不追求辞澡华美,却在抽象说理方面有独到见地。它批判地吸收了各家的学问,将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说集于大成,是“天行有常,天理人道,顺天应人”古人文理念和自然科学思想的杰作。《韩非子》的法理,法治思想;论点鲜明,说理透彻,善于用史实,借助于浅近的比喻及寓言故事来阐发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秦汉以后的史书典籍,从文思说理方面,不断显示出猥琐狭隘。虽然初唐贞观有了一点好的作文之风,但也是充满封建狭隘的神采。纵观秦汉以来,华夏的文书典籍,虽时有激情横溢的篇章,但大都是满腹牢骚......
由中华古文大观:秦汉以前的一些古典名著,其思想哲理性,人文政治理念,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却浑然天成,至性至理,秒趣横生。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使得中华人文政治思想,在尧舜文明理念的基础之上,达到了“汤放桀、武伐纣、王公举”的,从仁道和法理论证的高度。先秦诸子百家“天.地.人”论的博大精深,令现代文明感叹!什么是华夏优秀传统文明?中华自古“百家争鸣,求索问道”的传统美德好!
二00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晨
附:古典名著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产权属于国家。争对随意恶搞民族精典的社会现象泛滥成灾,应列出清单,制订专门法规法律加以“引导维护性”保护。
上网打汉语字的感触:电脑上的“文字、词汇”痈俗化色彩浓!而许多雅俗共赏的精典词汇没有。建议文化科技部门组织力量重编“电脑库汉字及词汇”。尽力洋为中用弃粗取精。“文字、词汇”是民族社会文化的细胞。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