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广开言路

火烧 2009-03-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如何通过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网络舆情收集与政务公开,提升人大代表监督与群众参与,广开言路以解决社会矛盾。

当前国际国内矛盾突出,新华网办了个大型调查,来征求广大网民对中国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希望以记者整理的形式递交中央,以期对决策有所帮助。网站把提案分成26个主题,涵盖就业、医疗、社保、农村、教育、科技等重大议题。广大网民响应热烈,积极献言献策。

不知道这个做法出自媒体自觉还是中央指示。不管怎样,很好!我很有感触,不禁想起了《邹忌讽齐王纳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王朝都可以广开言路、富国强兵,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当然更应该做到!

的确,当前中国社会矛盾复杂、问题众多,忧国忧民之士深感解决问题之不易。可是,不要忘了我们有着亿万人民,人才辈出。如果调动起来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广开言路、广纳贤才,这些矛盾算得了什么呢!

问题是,我们通过何种途径来广开言路呢?依靠每年两会前的新华网调查吗?依靠新浪网热点新闻的网友评论吗?依靠各大论坛网友们的回帖吗?诚然,网络舆情是一个好手段,可是没有一个好的制度,仅仅依靠新华网的记者、或者国务院某个办公室的力量,铺天盖地的评论难以获得整理和有效利用。

我想到了我们广大的人大代表,让他们来收集整理网络舆情如何?老一辈领导人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衷就是人民代表深入群众、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集中整理形成提案、讨论制定适合国情的政策法规。应该说这一制度的构想非常好,也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可是,现实中的人们似乎对其并不感冒,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群众的政治热情不高,不关心国家大事。我看不是,君不见面对“躲猫猫”、“俯卧撑”等涉及国家政治法制的社会热点问题,众多网民在如何激烈讨论?君不见新华网的两会调查中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所提出的众多非常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那么问题在哪?我觉得在于人民对于代表行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没有获得尊重,在于没有做好政务公开。选人大代表的时候,候选人的能力如何、是否关心大家关心的问题、是否愿意履行代表的职责,大家并不清楚。选上了人大代表,他是否有效履行了代表职责,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大家也不清楚。那么难道人大代表没有义务让大家清楚吗?当然有义务。那么我们该如何促使、监督他们履行这些义务呢?

设想我们各级人民政府的网站里有一个页面,专门放着人大代表以及候选人的博客。代表们通过博客发布自己的工作情况,主要是群众意见的收集整理、开会的提案内容、会后提案的成功率和完成情况等。人民群众根据博客内容了解其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提案进行补充,还可以根据代表的工作业绩决定是否罢免或者下届是否连任。候选人通过博客发表自己的选举纲领、展示自己履行代表职责的意愿。人民群众可以据此了解候选人、有效投出选票。

每个代表的博客还应有不同的主题以确保其竞争力,比如教育战线代表的博客以教育问题为主,吸引关心教育事业的群众发表意见和监督,形成关于教育问题的提案。农业方面的代表以三农问题为主,等等。

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网络结合起来,做到政务公开和代表与人民的互动,我们可以有效解决代表行为监督问题、提高代表参政能力,也可以有效利用人民智慧,了解舆情。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我们期待着政治体制改革,与其去搞那些西方民主,还不如完善我们自己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政务公开。通过这样的网络化改革,广大群众的参政议政积极性会得到调动,大量宝贵意见和建议得到整理,这样,不就真的广开言路了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