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尊重劳动,才是正经

火烧 2009-02-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尊重劳动的重要性展开,强调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并分析了当前社会对劳动尊重的缺失与重建必要性。

尊重劳动,才是正经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经过粗读,感到其中有许多值得好好学习和体会的内容,同时也感到有对其进行深入阅读和深透理解的必要。当然,这样做是需时日的。这里,只就胡锦涛同志重新提出“尊重劳动”的口号说说个人的初浅认识和体会。  

      胡锦涛同志这段话的全文是:“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在这里,“尊重劳动”放在了其他几个尊重的首位。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胡锦涛同志说“要坚持尊重劳动、……”。这仿佛是在说,过去我们一直是尊重劳动的,现在和今后,我们仍然要如此做。其实,人们只要稍稍地回顾一下就会记得,在过去的20多年中,生活在中国大陆上的人,很少有人听到过“尊重劳动”的说法和相应的作法,人们经常听到的,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和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至于“尊重劳动”,因为没有人提倡,因而早已被人们所谈忘了。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胡锦涛同志在这里使用“坚持”二字是用错了呢?不是的。胡锦涛同志这样说一点儿也没有错。因为,“尊重劳动”的口号和作法不仅确实有过,而且它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本身;没有劳动和劳动人民,便没有人类的一切。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使劳动者获得彻底的解放,使他们成为社会的真正的主人。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国际歌》里就唱道:“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哪能容得寄生虫!”  

      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后,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都忠实地坚持了这样的理论观点和原则立场,坚持了这样的路线和政策。拿中国共产党来说,自它成立之日起所进行的一切斗争,都是为了实现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和当家作主。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一切理论和政策,一切实践,都体现着对劳动人民的充分尊重,贯穿着对他们的充分信任和依靠,实现着为他们的实际利益而斗争。新旧中国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在新中国里,劳动人民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真正的主人。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实事。  

      然而,自从毛泽东去世之后,情况很快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尊重劳动”的口号再也听不到了,尊重劳动的作法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于这个新口号,当它刚刚提出来的时候,有人就觉着它有问题。时间最考验理论和政策的正确性。时间一长,其问题就更加显露出来了。那么,这个新口号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思考着。这一次,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的上述内容,使人豁然开朗,现在我们终于弄明白它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它的问题就所在于抛弃了对劳动进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尊重。  

      这样一来,就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重新回到历史唯心主义的老路上去了。如果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尊重知识”也许没有大错。问题在于,“尊重知识”必须要以充分尊重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为基础,为前提。否则,就必然会重新滑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老路上去了;滑向鼓励知识分子高高在上,脱离劳动,脱离劳动人民,脱离实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老路上去;滑向把历史看成是极少数知识分子创造的,把劳动人民则看成是历史的渣滓,认为他们只能匍匐在知识分子脚下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老路上去了。  

      尊重就有轻视。提出“尊重知识”,就意味着对其他劳动人民的轻视。事实正是如此。从脱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尊重,孤立地施行“尊重知识”的结果来看,是知识分子不论其好坏,都被捧上了天;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即广大的工人、农民、从事商业和服务业的人员,其他基层劳动者,不论其觉悟高低、贡献大小,一律都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从精神待遇,政治地位,人格尊严,到劳动报酬,生活状况,上学、看病、住房,到休闲、娱乐,等等,一切社会的领域和方面,二者都是两重天。就拿劳动报酬来说吧,一个并不太有名望的知识分子作一场报告(通常在3个小时左右)的收入,比一个普通劳动者辛辛苦苦干一个月的工资加福利常常还要多。许多知识分子的报告稿是可以重复使用无数次的;而劳动者的劳动,却每一次都必须是汗流浃背实打实的。在这样理论和政策的引导下,《国际歌》词的内容也变了,变成“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知识分子。一切归知识分子所有,哪能容得工农兵?”这就是20多年来中国愈演愈烈之现实。  

      这样做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它所体现出的典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一是它把知识绝对化,亦即把学历绝对化。所谓知识,其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呢?从20多年通行的标准来看,就是一个东西,即学历。根据这样的评判标准,根据这样的理论和政策,一个人只要有了高的学历,便就有了一切,比如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思想觉悟、法纪意识、能力水平、贡献作为,等等,似乎这一切就都有了。而事实上,二者虽然有联系,但却并不能画等号。现实生活反复告诉人们,高学历低理想、或低道德、或低纪律、或低能力、或低贡献、或多样并低的大有人在。比如,近年来暴露出来的学术腐败案件的当事人,有几个不是高学历的?反之,低学历高理想、高道德、高纪律、高能力、高贡献的大有人在,许振超、陈刚毅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可见,把知识即学历设定为必须尊重的标准,如同见到菩萨就必须烧香磕头一样,见到高学历的人就必须格外尊重,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至于“尊重人才”,也必须要唯物辩证地去看,才能有正确的评判标准和好的社会效果。否则,只能导致荒谬。比如,实行所谓的“猫论”,认定“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逮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即只要能为某个地区、某个单位、某个利益集团,甚至于某个家庭、某个个人谋取实际利益的就是“好猫”,就是“人才”,就要加以尊重,而不管其行为的方式和途径是否合乎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不管其对他人的正当权益是否构成侵害,不管社会的实际效果,那就大错而特错了。20多年来,这样的错误事例人们所见还少吗?  

      还有,知识分子并不是天生的圣人。知识分子也生活在社会当中,也会受到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传染。从现实情况看,知识分子(当然只是他们中的极少数人)常常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即在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各个主要方面、主要领域的重要岗位都实际上由知识分子所垄断的条件下,更是如此。从20多年来的实际情况看,离开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孤立地鼓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宠惯出了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的许多毛病。当前社会中所突出存在的教育腐败,医疗腐败,学术腐败,新闻中的腐败,文化艺术中的腐败,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中层出不穷的腐败,请问:有几个不是知识分子干出来的?就拿党政机关干部来说吧,国家就有一条明文规定,不是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能进党政机关,过去进去了的也要退出。至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就更是如此了。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今日中国之腐败,从人群上来说,实际上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腐败。  

      上述状况的突出存在,极大地损害了知识分子与广大劳动群众的关系,损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极不利于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努力带领全党站在时代潮流前面(这是胡锦涛同志这次“七一”讲话的主旨)的、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的新的领导人,无疑已经充分地认识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口号的片面性和它的不良后果,于是重新提出了“尊重劳动”的口号,并且把它表述为“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尊重劳动”放在其他几个“尊重”之首,使之成为其他几个“尊重”的基础和前提,并使之与“八荣八耻”中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相一致。同时又增加了“尊重创造”,把它作为前述几个“尊重”的落脚点,从而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目标相一致。这就全面了,正确了,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政策的轨道上来了。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正经”。“正经”者,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道理也。  

      我相信,“尊重劳动”口号的重新确认和在实际当中的认真贯彻落实,必将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建设。  

   

 2006年7月7日   

 2009年2月26日 修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