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批判“自由派”的“自由”

火烧 2009-02-18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批判自由派将自由理解为无约束的个人行为,认为这种自由导致社会混乱与失败。强调组织纪律与规则的重要性,指出缺乏规则的群体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同时通过实例说明,自由派对规则的抗拒与对自由的误解,已影响社会秩序与道德底线。

来源:威虎网

     “自由派”理解的“自由”就是“个人能为所欲为,不受组织纪律的约束”。假如是这样,“蛮人社会”最符合他们的理想:一个人看谁不顺眼,就有自由把对方打死。同样,别人看这个人不顺眼,也有自由把这个人打死。谁能如愿以尝,是实力问题,不是自由问题。这并不意味着蛮人之间没有友爱。只是,蛮人之间的友爱大都是极情绪化的。我们可以看看当代蛮人。当代非洲与南美的蛮人,都保持着这种极情绪化的高度友爱。一位蛮人可以与你情同手足、为你舍生忘死。一转眼,你不知道怎么惹他不高兴了,他就能把你往死里打。假如你幸运没被打死,过了一段时间,那位蛮人好象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又与你情同手足、为你舍生忘死。可是,一些人不喜欢这样的自由,他们就认同某种规则。例如,李逵没有随便打死武松的自由,武松也没有随便打死李逵的自由。

  有了规则概念的人类群体,可以创造出新的规则,并可以使用“组织纪律”进行“组织”。组织纪律,使得人与人相互合作更加密切,进而使得“组织群体”相对“自由派群体”在人与自然界的斗争中生存力更强。就这样,许多“自由派”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被淘汰掉。在人群与人群的斗争中,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群体,比相对来说组织混乱、纪律松散的群体更容易取胜。失败者被从肉体上消灭掉。就这样,许多“自由派”在人群与人群的斗争中被淘汰掉。两种人类淘汰,都说明,“自由派”的“自由”意味着失败,“组织纪律”是成功的保证。这是客观规律,是“硬道理”,认不认同,客观规律都存在。不认同,就被淘汰掉。

  这本是明摆着的道理,可是“自由派”分子们就是不懂。我给同志们讲一个近年来的切身经历:我有一次去图书馆排队借书。排到一半,有位大学生模样的娃娃在我面前插队。我提醒他排队,他就排到我背后去了。我对他说:“小伙子,你最后来的,应该站到队伍最后面去。”娃娃听我这么说之后,义愤填膺地答道:“我站到你后面了,你怎么又限制我的自由?!”他大义凛然的样子把我逗乐了。我对他说:“你听听大家的意见吧。”我就对队伍的其他人说:“你们说这位小伙子的意见对不对呀?”结果没一个人理我。搞得我好尴尬。同志们请想一想,在知书达理的地方,怎么现在很多人连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了。

  下述事实将有助于同志们思考:某位大学教授(不是张宏良老师那种有良心的教授),长期虐待家人,对自己妻子多次凶杀未遂。公安部门应受害人请求,依法对受害人进行人身保护。那位教授是社会名流,在现有国情下,公安部门领导不敢对其法办。那位教授不仅不对网开一面而感到庆幸,反倒因为公安部门限制了他的自由而抱怨:“文革我都经历了,还怕你们?”这种教授究竟是自由派学者?还是流氓恶棍?本来知书达理的地方,风气被这种所谓的学术权威们给搅乱了。

  “自由派”那种为所欲为的自由,只不过是“极端个人主义”而已。“极端个人主义”使得人,不能从“蛮昧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所以“自由派”自己组织不起来,等别人来组织,就总是给人当枪使。社会主义的自由,不是极端个人主义,而是建立在对人有益的组织纪律基础上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人性的解放”。

  由于对“自由”的基本认识不同,我们与自由派在许多具体看法上,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例如,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烈士,对我们来说是可敬的;对他们来说是可耻的。政府抛弃国企工人,对我们来说,是政府无信无义;对他们来说,是国企工人无能。三农问题,对我们来说,是有人欺负农民;对他们来说,是农民活该。……华夏人被迫给外国人下跪,对我们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对他们来说,是市场自由。华夏人参与暗杀华夏民族,对我们来说,是无耻。对他们来说,是“真有本事”!我们想与他们谈判,他们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我们与他们谈什么?怎么谈?物质世界的问题,最终还是要用物质方法解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