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黄帝内经》云:“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此言精练美妙,但亦“潜在歧义”。不过,此歧义恰恰是所谓“愚者”所为。
据“西方哲学、佛家因明学、传统名学、修辞学等”普遍对语言文字局限性、相对性的认识。稍微成熟的学者,都能够尽量以“历史语境”来思考猜测文章的本义。
那么,《黄帝内经》中的“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就不应该解读批判成所谓的“中国文化只懂得搞同,不辨是非,和稀泥,是原始蒙昧的文化云云”。
实际上,用西方科学的语言来讲,同,就是普遍真理,共同属性,根本性。譬如,牛顿力学对各种差异万象的归纳一样,那就是“求同”。一旦认识“同”,就可以推演开来。所以,同与异,不相违背。譬如一棵树,越回到共同的根本,越能连接其他枝叶。因此,越知道“零”,也就越知道“无限”。
因此,《内经》所谓“愚者察异”,关键是讲愚者“盲人摸象”,执着迷信自己的片面成见,自己的狭隘利益,看不到公益大同之道。也就是看不到(无法超越偏见,参同/整合成)“共同的大象”,只知道,我见到的“柱子”,我了解的是“一堵墙”,整天在那里争吵不休,于人于己,没有价值。
应该说,绝大多数门派性的观点都有问题,多少迟早都要受到名利的异化或种种利用,或意气滥用。这必然造成思想观念的屏蔽,不利于人的思想健全通达——至少使多数限于门派成见者,不能真正理解其他派系的思想精华,无视人家公正面的理由。这才是中国学者目前最大的内耗,文化思想建设的效用极其底下。
在此,我要把《黄帝内经》的这句明言“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赠送给当今文化思想混乱的中国学者,也赠送给自己,当然,没有人是绝对的智者,真正的智者,也不承认自己是智者。共勉吧!
这篇文章本是〈大经济学〉第一章〈妄想执着〉中的部分内容,今天看到《老子与毛泽东思想比较》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0902/69345.html 有感而发,随意摘录于此。
————————————————
附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徐景安与杨帆对话:左派与右派的分歧在哪里?
杨帆:右派说根源是权力,左派说根源在资本。我从来主张民主,包括西方式和毛泽东式,应该结合起来。
关于左右的“参同考异”,
今天,中华文化刚开始复兴,多数国人还不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包括多数学者,也是如此。大家都坚持自己的主张,思想信仰。有信仰是好事,但不察同,就只能察异。右派说民主、自由、平等,左派难道就说我不要民主、自由、平等吗?当然不可能,参同是第一位的,也是永远的根本主题,否则,察异就容易成为无根之树。
如果说左右关于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完全不同”,那应该学者们是“感叹性的修辞”。真正见识通达,多层面实践体验过的人,都不敢固执左或固执右。左右本身也都是名相,毛泽东也经常看极左极端,而说自己是右派。
左右派关于政治的话题,都没有超出大禹的那句政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真正要杜绝“右派说权力,左派说资本”的泛滥。中国文化不能不了解,更不能说在没有了解的前提下就说中国文化是阻碍文化进步云云,那就太瞎,太遗憾了。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说过要好好研究一下〈金刚经〉,作为英雄的推崇者,我们是否也应该了解一下〈金刚经〉?什么样的观念才是无坚不摧的呢?怎样才能求证到金刚般永恒的真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