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制",是"死"没治
上完中专, 我进的是"锻工"车间,人称"铁匠",我这个文弱书生, 换下了工装,出了厂门,走到哪,人们也不会相信我是工人,而我一干就是八年.
我的师傅,大多是"知青"回城进 企业的,文化都不高,但工作能力强,能吃苦,善解人意,所以,师傅的教育,工作的第一个条件要求,就是----安全,工作前的准备工作不言自明的要主动作,而我们的"工种"要求, 是班组成员的协同合作,相互配合,不象车工,焊工那样都能 独立操作.
而我们的设备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很多技术问题,要靠我们自己来解决,跟着师傅学,师傅是很愿意领着的,学技术,但更要懂"安全",这是国企天天要念的经,从不情愿的听师傅们的"唠叨",到一次次亲历所发生的 "事故",到自己带徒弟,才懂得,人是肉长的,跟"铁家伙"们打交道,是不能"不设防"的.
所以,我到现在,不管作什么"工作",第一个念头,就是安全不安全?人身安全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国营企业的"规矩",否则,师傅都得骂你的祖宗,伤了一个人,那背后是一大家子的祸患.
而自企业改制,老板对"安全"不当 回事,人心也就散了,明哲 保身,实际谁也保不了,把"利"当先,造成人心涣散,不出"安全"问题,那才是烧高香勒! 但是,最终是:躲的了初一,逃不过十五.
所以,"私企"?根本"长"不了.而且,他们也根本就没想"长"期下去,面对着市场的"竟争",谁也不做长远打算, 但是,企业的"安全"是要投资的,而老板的那点"智力",他们谁又知道"市场"的风向在哪?
"利"随着"市场'走,很多企业却被"市场"的"竟争",搞的昏头转向,而他们的那点"家底",那够"市场"的一次洗礼?
市场"竟争"!真的把他们搞的精疲力尽,所以,失败,是老板们的血泪史,而你只要细心的"观察",单只是 看城市的"门面房",一年四季的变迁,就知道几家欢笑几家愁.
私有制,把社会推向为消费而消费,为消费而生产,为消费而创造市场.而不能象 公有制,为生产而生产, 为了劳动者,创造提供生产条件,为所有的人提供劳动的条,来创造劳动生产的条件,使我们的社会才能唤发出大生产的物质基础.
一个是要把"家",败到底的来"消费",这就是私有制建立的生产机制;
一个是要把"家",家底积累牢固,为了能劳动生产,而创造生产财富的劳动条件.
这就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的命运,而产生的后果肯定也是不同的.
所以,私有制的"利欲熏心,就是盲目的消费,而为了消费,又再盲目的生产,最终,是根本的没治.因此,马克思说;消灭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