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向网友们推荐几个高水平的跟帖

火烧 2009-02-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本文推荐高水平跟帖,深入分析工农阶级现状与革命力量,探讨工人阶级在当今社会的作用及农民阶级分化情况,强调工人阶级对社会主义恢复的重要性。

网友评论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打分  

野火春风】  

基本同意作者的观点。我再略作补充如下:
一、工人阶级成长壮。大毛主席当年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也是从发动工人阶级入手的,他和刘少奇曾多次到湖南著名的安源煤矿作工作,在那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鼓励工人参加革命。在毛主席建立的最早的武装队伍中,有不少是来自安源煤矿的工人。可惜的是当时中国的工业十分落后,全国的产业工人合在一起数量不足200万人,主要集中在码头、矿山、纺织、印刷、食品等传统行业,且分布散乱,多数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在那些大城市恰恰都是反革命势力最强大的地方。虽然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导力量,但实际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依靠工人阶级确实不足以完成革命的大业。毛主席在对农民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发现农民中无产者的数量巨大,而且集中,容易连成一片,就产生了依靠农民阶级作为革命力量的想法,于是主动到湖南农村开展工作,指导成立农会,秘密发展农民入党,这些工作都是他一个人干的,当时总部设在上海的党中央根本不赞成毛主席的做法,而这恰恰是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因为依靠工人阶级革命是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而且俄国十月革命也是依靠工人阶级完成的,这就给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个革命样板——苏联模式,后来的实践证明苏联模式走不通,是毛主席领导下的农民取得了革命的成功。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引以为自豪的。但时过境迁,当今的中国经过6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开30年来,工业取得长足发展,产业工人加上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达到2亿,每7个人中就有1个是工人,其力量上已经是当年的100万倍,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2、农民阶级分化严重。改革开放以后,农民阶级分化严重,虽然身份是农民,但成分十分复杂。有的成为新的资产阶级,有的小官僚,有的是黑社会,有的是小资产者,有的是小商人,有学生等。即使是最困难的也不再是无产者。就拿专门以种田为业的真正农民来说,他们也都能吃饱饭,大多数还都有一定的存款,他们同小资产阶级一样幻想能发财致富,革命的愿望很低。当然个别因为大病、大灾和自然条件恶劣的收成少的农民除外。但这部分人不占多数,他们也是可以依靠的力量。
3、工农的状况与以前截然不同了。正如作者所言,现在最艰难困苦的是城市的失业工人,他们不像农民,即使找不到工作,靠种几亩田地依然可以生存。他们失去工作就意味无法生存,只能靠干零工、干苦力、当保姆、甚至为生活所迫当妓女以维持生计。而今又爆发经济危机,他们很可能变成城市流民,或者转化成黑社会势力,为生活不惜铤而走险!而农民中最差的也能吃饱饭,其他的比城市工人还富裕。因为他们建房成本低,不像城市,一套商品要半辈子才能还清贷款。生活成本低,吃的喝的都不要花钱买。教育成本低,他们的子女大都只上到初中就下来打工了,上大学的只是极少数,不像城里供养一个大学生和买房一样,也得家里穷十年。这样以来,即使是在岗工人,他们的生存状况也很困难,他们随时都有陷入贫困的危险。工人的革命性比农民高就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再当今时代,要恢复社会主义,最可依靠的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只能作为辅助力量。  

2009-2-5 16:35:26  

3分  

shuangshengku】  

写得好,支持!“千方百计满足农民的要求,将土地分给农民自由种植,免除了千百年来一直留着的皇粮国税,从国库里拨款支援农民给农业大量补贴,农民成了资产阶级以外的最大的改革开放受益群体。‘幸福不忘毛主席,幸福连着邓小平’是多数农民的真实思想。”这是符合实际的,事实就是这样,我接触过很多农民亲友,可以证明作者是实事求是的。    

2009-2-5 16:30:29  

5分  

在四方】  

孙千钧棒 ,我支持你的观点,工人阶级会走上历史午台的。我从国有企业里出来的,工人阶级的团结性,斗争性都强,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
    农民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觉悟的知识分子会成为骨干。  

2009-2-5 14:34:11  

3分  

wx0309】  

失业的大学生是反修的急先锋,但主力仍然是工人阶级!农民是同盟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