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个六十年代工业劳模凄凉的家庭生活

火烧 2009-01-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六十年代工业劳模家庭生活凄凉,面对纱厂改制后的困境,收入微薄,医疗负担重,子女教育压力大,生活艰难。

一个六十年代工业劳模凄凉的家庭生活现状  

   

我是个老糖尿病患者。大年初三早晨八点,到市红十字会总医院(原××纱厂医院)查空腹血糖,用早餐后,还要间隔两小时后再查餐后血糖。我利用这空隔两小时,到工人住宅区走走,给工人拜个年,顺便利用这难得的机会,看看现代工人究竟过的是什么样的幸活生活。。  

   

进入这个工人住宅小区,只见是七八里方圆的红通通的一色相的红砖红瓦平房区。房屋排列得确也整齐。没有楼房。每排平房有10间,前面有相对应的10间小厨房。住10户,每户有一间3.5米×8米的主房,一间3.5米×2米的厨房。  

   

这个纱厂是六十年建设起来的曾有10多万员工的大型纺织厂。鼎盛时有工人及家属近15万人。现在卖给私人老板,据说作价6000多万元,工人闹了60多天,当然没有什么结果!  

   

这个工人小区住有四五万人。我信步走到第二排的第一户。。一进门,只见迎面墙上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及十大元帅的画像,左边贴着房子的老主人-------王文彤胸带大红花与六十年代的地委书记的合影,,右边贴着显然是孙女的“三好学生” 奖状。  

   

王老今年78了,老伴75,他们十分欢迎我这个不速之客。王老告诉我,,这个厂是1959年创办的,,他是3000元老之一。当时建厂时十分艰苦,风攴露宿,吃尽了苦头。很快就成为××市的支柱产业,为结束三年困难时期,改变我国经济状态立下了汗马功劳。王老虽为此落下了风寒腿的老毛病,但他由于成绩显著,被评为劳动模范,还十分荣幸地与地委书记单独合影!  

“十万工人只有10人有这个待遇!万分之一,容易吗?哈哈哈-------” 王老爽朗的笑声传得好远好远-------  

   

“现在没人理我们了,牛老了,谁还要这累赘?每月给700元,比其他工人还产200元,老伴每月500元,儿子踏三轮车,儿媳卖青货,女儿出嫁了,孙子上社区小学,唉-------”  

   

“厂子卖给×××时,折价6000万,厂址的地价就远远超过6000万,厂里的机器统统砸成废铜烂铁,卖废品也不止6000万!为此,老哥们找领导说理,差点被警察抓去坐牢!”  

   

“一家五口就住在这一间房里,中间用塑料布拉二道,成三部分,孙子在最外边。住宿太挤还不算什么,最怕的是生病,人情,上学,老弟,我可吃足了苦啦---------那一点点公费医疗款,连伤风感冒也不够花!老寒腿疼了十几年了,哪有钱看!最近感到气闷,心慌,经检查,医生说是什么心脏传寻阻滞,要装心脏起搏器,又要五六万元,这个钱是没法拿的,只百听天由命了!孙子很聪明,想上市重点学校,打听一下,需交择校费3万元!至于人情钱,简直要人命!”说到这里,王考痛苦地低下了头------  

   

虽说是新年,21寸黑白电视机里传来是白岩松们快乐地跳跃,王老头厨房里也有萝卜馅的包子,但看看街上如潮的私家车,看看大酒店几千元一桌的家宴,看看一些人神仙洞式的府居,除了毛主席画像及带着大红花与地委书记的合影外,还有的便是眼眶里即将落下的泪水。  

   

我不知道怎样来做他的思想工作。我和他谈起了毛主席,谈起毛主席的家人,谈起了那个火红的年代,谈起了那个激动人心的10万人大会战,老王头似乎又回到了幸福的年代!  

   

希望是有的!问题在于老王头迅速拂去心头的尘土,再来它个惊天大会战!  

我该去查血糖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