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定创:2009年,最具发展机遇的一年
蔡定创:2009年,最具发展机遇的一年
2009年对我国来说,有着千载难逢的极大的发展机遇。一个简单而又基本的事实是,我国经济发展极需的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的价格,全部都跌落至四年前的水平,而我国正好有着近二万亿的外汇储备,作为生产性的大国,在资源紧缺的今天,真可谓之可遇不可求。
许多人只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导至我出口减少,如果继续沿用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和我国过去三十年的出口导向经济模式,国际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出口减少必然也成为我们的灾难。但是,我们不能总是为美国打工,没有金融危机这种过程也不可能持续。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对生产发展不可缺少的欠发达的国民巨大的潜在增长需求,只要有正确的经济理论指导和正确和调控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正好成为我们发展战略转型的动力。
我们已欣喜地看到,中央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部署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方面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中央四万亿基建剌激方案和各地方众多配套的发展项目,在拉动经济发展上必将发挥良好的效果。但是,到目前为止,主要的经济应策还是集中在生产性扩展的剌激方案上,远水不解近渴,迅速有效的上规模的居民消费扩张方案难产又难产。真正做到以居民终端消费促生产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看来还是难之又难。此一现实深刻地表明,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由于涉及到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分配格局的转变,因此并不简单是个经济问题,不进行相应的政治改革,看来经济战略转型会流于一句空话。
寄语2009年,危机就是发展机遇与动力,这不仅是对经济而言,也是对政治改革而言。新的一年如果能在如下几方面有所作为,中华腾飞在即。
一、政治改革方面
改革人大代表制度和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的民主制度形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现在的人大是“富人议会”。例如十届人大代表总数为2985名,其中领导干部1240人,企业家613人。真正的工人代表30人,农民代表56人。占人口80%的工农代表仅占代表总数的2.88%,这样的民主结构里那里会有人为工农的利益说话?改变人大代表的结构、人大代表产生办法,引入代表竞选产生机制,以保证代表能真正代表多数居民的利益。改革人大代表的工作方式,让人大代表真正参与法律的制定、政府的预算监督等(此方面蔡定剑教授有极详尽而精彩的论述,请参看《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http://www.yihuiyanjiu.org/yhyj_readnews.aspx?id=1931&cols=1911)。只有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的制度,才会有真正以民众“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国家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方面
核心是以民众有效消费需求增长为动力推动生产的发展。但是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资本利润原则,没有的利润就没有生产,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在社会的一次分配领域仍是起决定作用。实现战略转型有效的经济政策必须是既符合资本利润原则和资本的运行的规律,又能解决多数民众在这一生产过程中的有效需求能获得不断的扩张。这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不可能从马克思和西方现成的教科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理论的创新需要依靠我们自已。为此我在《中美金融大战续集》(请参看蔡定创《中美金融大战续集》第八节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70e790100awyf.html)中,已提出了建立强力资本市场为主导的“强国金融战略”。
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基本制度仍使我国保持有超过35%的国有资本经济,而且国企利润已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这种成份的经济就使得我国在社会的二次分配领域着巨大的调节空间(详细论述请参看蔡定创《我国宏观调控的应有体系与方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70e790100bp57.html),仅国企利润这一块分配改革就可保证我国福利社会的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并不是可望不可及。
三、经济宏观调控方面
1、2009年央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是远不够的。这一货币增长控制数未考虑到股市的负财富效应中对货币的湮灭数和股市中继续存在的大小非解禁对承接货币的需求。我国股市市值已进阶到GDP总值上下,其财富的正负效应已对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供求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详见蔡定创《虚拟经济中资本运行新特点》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70e790100bop7.html)。为保增长扩内需,央行不能再龟守陈腐观念,尽快将存款准备金率调至8%左右,再释放1.5万亿元人民币以保证股市有充足的货币顺利承接解禁的大小非,使指数回复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位置,以股市的正财富效应推动内需的增长。可以断定,在全球总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如果中国股市能回复到5000点,才可基本恢复国内中产阶级对车辆、房产这二个对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商品的正常需求,中国经济仍有望在低通胀条件下实现增长10%以上。在现有经济条件下,没有股市的正财富效应,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是,股市在过去一年中湮灭了20万亿的财富,所有中高层次的消费突然都没有了,这才是中国经济直钱下落的根本原因。
2、2009年将股市指数调控到4000点以上十分必要。我们现在很多错误的观念:就是股市对经济增长没有关系,先有经济增长,才会有股指的上涨,等等。国际国内的经济实践都已表明,每一次经济的恢复过程都是先有股指的上涨,才会有经济的恢复与增长(我国在2005年以前股市占经济总量比例小于30%时这一规律不显现)。道理很简单,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必然侵蚀社会通过一次分配已获得的有效需求,社会总需求必然是萎缩。经济增量通过投资增量所产生的可怜的终端消费份额也难以抵挡股市负财富效应所产生的对经济的向下拉动。
我在《虚拟经济中资本运行新特点》一文中已简要论述的经济增长与股市的关系。本次金融危机和我国股市暴跌所引发的经济突然失速也再一次证实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巨大促进与促退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股市正财富效应的恢复,就不可能有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管理层必须看到,股市的财富效应是任何财政政策所不能替代的,同时也是当代国际金融战的制高点,在这个方面的优柔寡断,如果让位于美、欧股市先涨,就有可能使我们失去以中国内需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极好机会。
3、实体经济部门中,没有一个比房地产更能影响到总体经济的增长的。现在的要害是,在已有的高价房中所形成的分配比例关系,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巨大碍障,形成了实际上“堰塞湖”。这是一种典型的权力资本经济,现有的政策力度我认为仍是不够。坚持80%的居民住房用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解决,以彻底打破权力资本的堡垒才是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
4、高额的外汇储备一度造成我们对外经济的巨大耗损,现在机会来了。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造成了用低价收储原油、有色金属和其他各矿产资源的条件。2009年要有拿出一万亿美元从国际市场上收储原油、有色金属或矿产资源开发权等的勇气。从现在就开始正当其时。
5、为快速阻止经济下滑,内需扩张政策立竿见影,可考虑在春节期间在所有城乡无业、失业人群中见人发钱。此并不需要有财政盈余,只要在生活消费品生产中有过剩的生产力,用财政赤字的方式适度发钱不仅不会造成通货膨胀,而且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此理论在我的《我国宏观调控的应有体系与方法》中作了相应说明。
2009年由于宽松的国际资源环境,将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机遇的一年。正是因为经济、金融危机,给了我们带来政治改革的压力、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共识,只要我们把握好这些有利条件,我们就能利用我们的制度优势 获取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发展机遇。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