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百余吨钻地弹“炸不穿”核堡垒,伊朗核设施真的被摧毁了吗?

火烧 2025-06-2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美以联合空袭伊朗核设施,声称摧毁核计划,但伊朗称损失可控。钻地弹未能彻底摧毁地下设施,纳坦兹地面受损,地下结构基本完好,核研发或仅延迟数月。

  在2025年6月爆发的美以对伊朗核设施的联合军事行动中,伊朗核计划的命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和以色列声称通过精准空袭重创伊朗核能力,甚至“摧毁”其核计划,而伊朗则坚称损失有限,并誓言继续推进核技术研发。围绕纳坦兹、伊斯法罕和福尔道三大核设施的受损程度,美以伊三方各执一词,国际社会则担忧此次冲突可能导致中东核不扩散体系的进一步崩塌。

  一、美下场大大出手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国防军率先对伊朗境内数十个军事目标和核设施发动“先发制人”空袭,目标直指纳坦兹、伊斯法罕和福尔道三大核设施,理由是情报显示伊朗核武器研发“显著加速”。6月21日,美国加入战局,出动包括B-2隐形轰炸机在内的125架战机,投下重约13.6吨的巨型钻地炸弹,重点打击福尔道等深埋地下的核设施。美以领导人宣称,此次行动已“彻底摧毁”伊朗核计划,使其“倒退数年甚至数十年”。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6月25日的北约海牙峰会上得意洋洋的宣布:伊朗核计划已被彻底摧毁,并声称美方将于下周与伊朗就新核协议展开会谈。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也称,伊朗核计划遭受“系统性损害”,无法短期内恢复。美方情报显示,伊朗关键核设施需要数年重建。然而,伊朗方面迅速反驳,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承认核设施“严重受损”,但强调损失可控,核技术研发不会停止。

  6月24日,美国国防情报局(DIA)的一份初步报告也表示,美军空袭仅“封堵”了福尔道和纳坦兹的地面入口,地下结构和离心机“基本完好”,伊朗核项目预计仅被推迟数月,而非数年。报告还指出,伊朗提前转移了高浓缩铀,核材料损失有限。这与美以“摧毁”的乐观论调形成鲜明对比,引发白宫强烈反驳,特朗普怒斥报告为“假消息”,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坚称14颗3万磅炸弹已“彻底摧毁”目标。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同样谨慎。IAEA认为福尔道核设施“未受影响”,其深埋山体的设计使其难以被常规钻地弹摧毁。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专家贾斯廷·布朗克分析,即使用GBU-31或GBU-28型钻地弹,要彻底摧毁福尔道,也需要连续数周的多轮打击。

  二、核设施受损真相

  1. 纳坦兹核设施:地面重创,地下存疑

  纳坦兹核设施是伊朗铀浓缩的核心设施,拥有地下级联大厅,可容纳数万台离心机。商业卫星图像显示,6月14日以色列空袭后,纳坦兹至少两座地面建筑被严重破坏,电力基础设施(变电站、主供电大楼等)受损,导致地下离心机可能因断电受影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确认,纳坦兹试验性燃料浓缩厂的地面部分被摧毁,该厂曾生产丰度达60%的铀-235。然而,地下级联大厅是否遭到物理破坏尚无确凿证据。

  美国官员称此次打击“非常有效”,甚至切断了地下区域的电力供应,形容为“全方位的闪电战”。但伊朗原子能组织发言人卡迈勒万迪表示,关键设备在袭击前已转移,损失有限。英国专家贾斯廷·布朗克分析,爆炸模式符合穿透性炸弹(如GBU-31或GBU-28)的使用,但地下设施的坚固性可能使其免受直接破坏。

  2. 伊斯法罕核设施:部分建筑受损,争议不断

  伊斯法罕核设施是伊朗核计划的科研中枢,运行小型研究反应堆及铀转化厂。IAEA评估显示,袭击后四座“关键建筑”受损,但卫星图像仅确认三座建筑明显破坏。伊朗方面声称仅“一座棚屋起火”,损失微乎其微,而以色列军方坚称该设施“受损严重”。由于设备转移和设施的分散性,伊斯法罕的实际损失难以准确评估。

  3. 福尔道核设施:深埋堡垒未被撼动?

  福尔道核设施因其深埋于库姆附近山腹、防御严密而备受关注。2023年,IAEA曾发现福尔道存在83.7%丰度铀粒子,引发外界对其核武器研发潜力的担忧。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称福尔道已被“彻底摧毁”或“严重破坏”,但伊朗官方媒体坚称仅出入口隧道受损,设施主体未受影响。IAEA和卫星图像也未发现福尔道有明显破坏痕迹。

  4. 其他目标:军事设施与核科学家

  除了核设施,美以还针对伊朗军事目标和核科学家展开精准打击。以色列暗杀了10名伊朗核科学家,包括著名核物理学家费雷敦·阿巴西·达瓦尼和穆罕默德·迈赫迪·德黑兰奇,严重削弱伊朗核计划的智力基础。相比可以被很快重建的核设施,培养一名核科学家则需数十年,这一“知识缺口”可能比设施受损更严重地拖延伊朗核计划。

  三、伊朗核计划前景

  伊朗在冲突中展现出韧性。袭击前,伊朗转移了大部分浓缩铀库存,核材料损失有限。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表示,袭击反而增强了伊朗推进核计划的决心,强调不会放弃核技术。伊朗原子能组织正在评估损失,并称已准备重启计划,确保核工业发展不中断。

  6月25日,伊朗议会通过法案,暂停与IAEA的合作,等待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最终批准。此举被认为是回应美以打击的强硬姿态,也可能成为未来谈判的筹码。专家指出,伊朗中断与IAEA合作将使其核活动进入“不可知状态”,增加核扩散风险。伊朗此举既是对美以的不满,也是为后续谈判争取主动。

  四、国际社会与核不扩散的隐忧

  此次冲突发生前,伊朗核活动总体受IAEA监管,2015年伊核协议(JCPOA)框架下,伊朗储存了约408.6公斤60%丰度浓缩铀,理论上三周内可进一步提纯为武器级铀。冲突导致IAEA监控设备受损或被切断,核查工作陷入困境。2025年10月,伊核协议即将到期,国际社会尚未就未来约束伊朗核活动的共识达成一致,中东核不扩散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美以的军事行动虽暂时削弱伊朗核能力,但并不能根除伊朗的核能力,反而可能刺激伊朗加速核武化进程。美国情报官员警告,伊朗可能转而研发简陋核装置,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中东核格局的未来,取决于即将重启的谈判能否重建信任与约束机制,否则,地区核扩散风险将持续升温。

相关文章

  • 杂说以色列、伊朗的“停火”
  • 中东宣布停火,4小时后以色列再度空袭
  • 扑朔迷离的中东停火,真的翻篇了?
  • 美国的卑微
  • 张志坤|比技不如人更可怕的是智不如人 ——伊朗战争值得汲取的教训
  •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伊朗人民的反霸斗争?——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立场上
  • 李光满|以色列上空的焰火!我们为什么无法同情更无法原谅以色列?
  • 印度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伊朗不会忘记!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 伊朗袭击美军,油价反而大跌
  • 必须全力支援伊朗人民的反霸斗争
  • 李光满|美国下场!革命卫队强硬回应:战争开始了!这场战争对世界和人类意味着什么?
  • 网论:以色列,投降还是灭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