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以色列、伊朗的“停火”
刷到一个短视频,民革的头头、著名相声党员冯巩,与著名作家、作协副主席、诺奖得主莫言的对话。冯要莫给他取个名字,莫说,叫“闭嘴”。冯哭:那我这相声可怎么说呀?
冯,恐怕只能说相声了,当民主党的头头,不够合格。似乎,连相声也不会说了。
诺奖得主,天天说话,国内说,国外说,没有任何限制,并没有“闭嘴”。但是,老司马却是扎扎实实的被“闭嘴”了。
天天指责中国没有言论自由的人,却实实在在享受着无边无际的“言论自由”;天天强调中国有言论自由的人,却实实在在丧失了言论自由。
老司马当年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做中国人要有“网感”,即对网络舆论要有警惕、辨识能力,不能人云亦云,尤其不能随大流。
老实说,在当前中国舆论环境极其复杂的情况下,这个能力,还真不好培养。
最近,舆论的焦点是以色列、伊朗之间的战争,而关于这场战争的焦点,这几天则是伊朗是否接受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停火”。
特朗普早在6月23日,就声称,伊以24日零时实现停火。据中国的网络上的消息,以色列也这么说;伊朗的外交官也这么说了,还对西方著名的路透社这么说。
于是,中国的舆论场上,就认为伊朗已经接受了美国的停火建议或者说是要求。
当然,接下来,便是对伊朗的一通指责:跪了,怂了,不堪救助,扶不起来的阿斗……
当然,接下来,中国也没有必要支持伊朗了。
伊朗人民就孤立了,舆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网感呢?
中国网民,为什么对特朗普的话,对路透社的消息,就那么相信?
美国人自己都说过,我们说谎、我们欺骗、我们盗窃,这是我们的国家荣耀。人家自己都承认自己擅长说谎、从来不说实话。我们就是不接受,我们还是相信美国人说的都是实话。
特别是特朗普,号称“懂王”,说起谎来,脸从来不红。我们是领教过的。
关于美国政客、关于特朗普,他们说谎骗人的事,还少吗?我们接受的教训还不够多吗?为什么要反复上当?
反复上当,那就不是智商的问题了,那可能就是立场的问题了。
伊朗与以色列的这场战争,是以色列、美国违背国际法,对伊朗的突袭、偷袭,是肮脏,是可耻的,是对伊朗主权和安全的侵犯,没有一丝正义性。
伊朗,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还有充分的能力维护自己的安全和主权,还有充分的能力反击以色列。还没有到请求中国、俄罗斯出兵援助的地步。
以色列,更加没有到可以肆无忌惮侵略一个地区大国的地步。
这场战争,以色列除了开始时偷袭得手之外,在后面为期12天的战斗中,基本上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有之力。
这场战争,让全世界看到,所谓以色列的战无不胜,其实是一种包装、吹捧,是一种自欺欺人。
这场战争,打出了以色列外强中干的本质。这场战争,缓解了加沙地带、叙利亚的局势,极大鼓舞了中东人民反帝反霸的信心。
正是乘胜追击时,伊朗为什么要“停火”?为什么要接受来自美国的“停火”的逼迫?
伊朗国内的政治光谱,可以区分为革命派和投降派。
投降,是投降派的一贯主张,类似中国的李鸿章,它总是要投降的。平时它妥协、屈服、让步,维护“伊美关系大局”,视“伊美关系是国家核心利益”,干扰、破坏、阻挠革命派的反抗和战斗准备;战时,当然更加干扰、破坏、阻挠反击行动,公然宣称投降主张,散布失败主义言论。
即使没有特朗普公开声明以伊实现了“停火”,伊朗的投降派,也会想方设法阻止反击、推动投降。
网络上关于伊朗是否接受了停火的信息,十分混乱,连中国的主流媒体也“分辨”不清,或许是能力问题,或许是立场问题。
查证一下消息来源,结合一下伊以战争的实际,用头脑稍微分析一下,再发消息,很难吗?不是官方媒体的基本功吗?
美国,是战争的参战的一方面,它有什么资格“调停”这场战争?它是伊朗的敌人,伊朗为什么要听它的?伊朗是否停火,不应该由伊朗政府和人民自己决定吗?难道由自己的敌人美国来决定?这是不是最基本的逻辑?
难道是伊朗害怕了美国,向美国屈服了,接受美国的逼迫了?
四十多年过去了,伊朗向美国屈服过吗?
伊朗是否停火,难道我们不应该听哈梅内伊的吗?为什么要听美国的、听路透社的?它们的消息,有一丝可信度吗?
中国的网络上,有人开始接受美国的说法,称这场战争为“十二日战争”。似乎,战争真的已经结束了。诸位,你们凭什么这么早就“结束”这场战争,你们有什么能力、权力、资格,替以色列、伊朗、美国“结束”这场战争?
网络上充斥着基于“停火”的评论:有的表扬伊朗,说伊朗明智,如果再打下去,灭国的将是伊朗而不是以色列——明褒实贬。有的强调美国的“协调”能力,特朗普一开口,就停止了以伊战争。有的则指责伊朗“扶”不起来,中国也没有必要再“扶”了。有的则伊朗的前途表示忧虑,认为伊朗如此“下跪”,未来堪忧。有的,则开始称赞以色列的战略高明、布局精心。有的消息说,伊朗人民“庆祝”停火——停火有什么好庆祝了,应该是庆祝胜利吧?有的,开始总结双方的战果,伊朗死伤多少人,以色列死伤多少人,似乎以色列赢了……总之,没有谁怀疑是否真的“停火”了。
对了,5月7日,印巴战争真真正正地停火时,有这种舆论情况吗?有人庆贺巴基斯坦的胜利吗?有人为印度的前任担忧吗?
距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伊以停火”,已经两天过去了,“停火”了吗?
网络上关于以伊战争的消息,突然减少了,网络舆论讨论的焦点,是停火之后对伊朗的评价,不是是否停火,也不是以色列的前途,也不是美国的损失。这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以伊之间是否真的“停火”了?
美国东部时间24日零时,是美国宣布以色停火的最后时间,但是,伊朗以色列仍然导弹互袭,没有一丝停火的意思。消息显示,25日凌晨,伊朗向以色列南部城市贝尔谢巴发射新一波导弹,革命卫队称导弹是在停火前“最后一分钟”发射,是回应以色列的对待还击;以色列国防部长指责伊朗“公然违约”,命令以军“继续强力打击德黑兰政权”。
连特朗普都没有信心了,对以色列暴出粗口,骂“娘希皮”。
“停火”,干脆成了特朗普自己的个人演出,没有人理他。
25日,以伊继续互相袭击。至少,说这场战争是“十二日战争”不够准确吧?
就不能等到真正实现停火之后,再发表建立在“停火”基础上的评论吗?
谁最希望停火?美国、以色列最希望停火。现在,以色列的弹药告罄,没有防空能力,也没有多少反击能力了,不停火也得停火。美国希望停火,它没有能力直接派陆军参与这场战争;突袭,对伊朗的影响不大,它束手无策了,它只能寄希望于停火。
停火,还能操控舆论,指责伊朗“跪了”“怂了”,同时,指责中国对伊朗的支持“不值得”“不明智”,从而孤立伊朗,为以色列和美国霸权争取喘息之机。这恐怕,是迫不及待地操控“停火”话题的根本目的吧。
以色列,充当了美国霸权的打手,这是中东地区动乱不止的根源,这次伊朗与以色列可能会有短暂的、极不稳定的停火,等以色列缓过气来,还会发生新一轮冲突。“停火”,并不天然具有正义性、进步性。
中国,可不可以放弃对伊朗的支持?如果中国放弃,或者是减弱了这种支持,那么,立即会有一种声音,替伊朗指责中国动摇、不可靠,替“国际社会”指责中国无力调解中东问题,缺乏当大国的资质。离间中伊关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相关文章
- 中东宣布停火,4小时后以色列再度空袭
- 扑朔迷离的中东停火,真的翻篇了?
- 美国的卑微
- 张志坤|比技不如人更可怕的是智不如人 ——伊朗战争值得汲取的教训
-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伊朗人民的反霸斗争?——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立场上
- 李光满|以色列上空的焰火!我们为什么无法同情更无法原谅以色列?
- 印度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伊朗不会忘记!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 伊朗袭击美军,油价反而大跌
- 必须全力支援伊朗人民的反霸斗争
- 李光满|美国下场!革命卫队强硬回应:战争开始了!这场战争对世界和人类意味着什么?
- 网论:以色列,投降还是灭亡?
- 元龙:弃毛崇儒?犹太敢斩20名将军,中国却不敢斩敌国小喽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