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左”倾幼稚病:论极左的本质及其危害
在无产阶级革命的艰苦征程中,同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斗争,其重要性和复杂性,绝不亚于同党外阶级敌人的直接较量。在这些错误倾向中,除了人们较为熟知的、以投降和妥协为特征的右倾机会主义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极具破坏性、且常常更具迷惑性的危险——那就是以“极左”面目出现的“左”倾机会主义。
在资产阶级和反动派的话语体系中,“极左”是一个被随意滥用的标签,用以恐吓群众,将一切真正的革命思想都污蔑为“过激”和“狂热”。而在革命队伍内部,一些同志则错误地认为,“左”总比“右”好,“左”是革命热情,“右”才是变节投降。
然而,这种看法是极其有害的,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严重无知。毛泽东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左”和“右”,都可以葬送革命。
本文旨在系统性地论证:“左”倾错误,特别是其极端形式“极左”,绝不是什么“革命过头”,而是一种根植于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脱离现实的“革命幼稚病”。它在口号上比谁都革命,但在行动上却由于其主观主义、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的本质,而一次又一次地将革命引向惨痛的失败。它是一种形式上极左,而效果上实质为右的、帮助了敌人的破坏性路线。
一、哲学的根源:脱离现实的主观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切政治上的错误,都可以在其哲学根源上找到答案。“左”倾错误的思想基础,就是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严重的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 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分析
“左”倾幼稚病的第一个哲学特征,就是以革命者个人的主观愿望,来代替对客观现实的冷静、科学的分析。他们不是从实际的阶级力量对比、群众的觉悟程度、敌人统治的稳定程度等客观条件出发,来制定战略和策略。
恰恰相反,他们从自己头脑中的革命激情出发,夸大我方的力量,轻视敌人的力量,认为只要拥有了冲天的革命干劲,就可以无视一切客观困难,创造出“奇迹”。这种“唯意志论”的思想,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表现。
(二) “一步到位”的空想:无视革命的阶段性
这种主观主义,必然导致其在看待革命进程时,陷入一种形而上学的、非辩证的“急性病”。他们不懂得,革命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分阶段的有机过程。例如,在中国,必须先经过一个彻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而“左”倾分子,则往往急于求成,渴望“一步到位”,直接进入他们想象中的“共产主义”。他们不愿做艰苦的、长期的群众工作,不愿意团结中间力量,企图跳过所有必要的中间环节。这种空想主义,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只能是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三) 教条主义的变种:将理论当作万能公式
许多“左”倾分子,常常以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但他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却是一种典型的教条主义。他们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的指南,而是当作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
他们从书本上背诵一些革命导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说过的个别词句,并将其当作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公式,到处生搬硬套,而不去研究变化了的现实情况。这种“本本主义”,正如毛主席所批评的,其思想方法是主观主义的,其政治上必然导向机会主义。
二、政治上的表现:关门主义、冒险主义与“残酷斗争”
错误的哲学思想,必然会产生出错误的政治路线。“左”倾错误在政治实践中,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典型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
(一) 关门主义:拒绝一切同盟者
“左”倾分子在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上,往往犯“关门主义”的错误。他们在组织上追求“纯而又纯”,不屑于、也不愿意去团结和教育广大的中间阶层(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
他们将一切暂时动摇的、或带有某些缺点的潜在同盟者,都看作是不可救药的“敌人”,主张“打倒一切”。其结果,就是把自己完全孤立起来,使无产阶级先锋队,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变成了势单力薄的“光杆司令”,从而方便了敌人将革命力量各个击破。
(二) 冒险主义:在敌强我弱时发动进攻
在斗争策略上,“左”倾分子常常表现为冒险主义。他们错误地估计形势,将敌人的暂时困难,看作是其总崩溃的开始;将革命的部分高潮,看作是决战时机的到来。
因此,他们不顾敌强我弱的客观现实,不顾群众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轻率地、盲目地发动武装暴动,命令军队去“进攻中心城市”,去打毫无把握的“正规战”、“阵地战”。这种以革命的“左”派词句包装起来的军事冒险,除了白白地消耗和牺牲宝贵的革命力量之外,不可能有任何别的结果。
(三) 党内斗争的“左”倾:无情打击,混淆两类矛盾
这种错误倾向,在处理党内矛盾时,也表现得极为有害。他们不懂得,党内大多数的分歧,是同志之间因为认识不同而产生的、非对抗性的矛盾。
他们将这种党内分歧,无限上纲上线,看作是敌我之间的阶级斗争,对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不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而是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这种做法,严重地破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扼杀了党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伤害了大批好同志,瓦解了党的团结和统一。
三、历史的教训:中国革命中的“左”倾灾难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与“左”、右倾错误路线进行不懈斗争,并最终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上走向胜利的历史。其中,“左”倾错误所带来的教训,尤为惨痛。
(一) 李立三路线的“城市暴动”幻想
1930年,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因而要求全国各地的红军,立刻放下根据地的建设,去冒险攻打武汉、长沙、南昌等中心城市,并企图“一举夺取全国胜利”。这一冒险主义的路线,给我党和红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二) 王明路线的毁灭性后果
从1931年到1934年,以王明为代表的、打着“国际路线”旗号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内占据了长达四年的统治地位。这是我党历史上,“左”倾错误危害最深、代价最大的一次。
他们在政治上搞关门主义,在军事上搞冒险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交替,在组织上搞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其直接的、灾难性的后果,就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彻底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白区革命力量几乎损失了百分之百,红军被迫进行那场充满巨大牺牲的万里长征。
(三) 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对“左”倾错误的清算
在革命濒临绝境的危急关头,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地、果断地纠正了王明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它标志着我们党,从幼年走向了成熟,开始能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其首要的,就是清算了危害最大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
四、“极左”与“形左实右”:更具欺骗性的表现形式
“左”倾错误,之所以常常比右倾错误更难识别、更具危险性,就在于它往往披着一件最革命、最坚定的外衣。
(一) 口号喊得最响,革命热情最高?
在革命队伍里,“左”倾分子常常给人的印象是“立场最坚定”、“口号最响亮”、“对敌人最痛恨”、“革命热情最高”。他们高喊着最激进的词句,主张最彻底的斗争,很容易吸引那些充满革命激情、但理论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的青年同志。
他们会将一切谨慎的、从实际出发的、必要的策略性退却或妥协,都污蔑为“右倾”、“投降”。这种极具迷惑性的“革命”表象,是其最大的危害之一。
(二) “形左实右”的本质
然而,我们判断一条路线的性质,绝不能只看它的口号和形式,而必须看它的实践效果和最终结果。
“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虽然在口头上是“革命”的,但由于它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其在实践中所能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革命力量的削弱和革命事业的失败。而革命的失败,正是阶级敌人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因此,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这种“左”倾路线,在本质上是“形左实右”。它的形式是“左”的,但它所达成的客观效果,却是帮助了右派,帮助了反动派。
(三) 历史的辩证法:脱离群众的“革命”必然走向反面
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任何一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现实利益和觉悟水平的、少数“先知”的“革命”,无论其口号多么动听,其用心多么“纯洁”,都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因为它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最根本的唯物史观,最终必然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并在客观上为反革命势力扫清道路。
五、现实的警示:识别并战胜新时代的“左”倾幼稚病
虽然大规模的革命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但“左”倾幼稚病,作为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思想顽疾,在今天依然以各种新的形式存在着,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一) 网络“左派”的空谈与宗派主义
在今天的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些以“左派”自居的群体。他们热衷于背诵革命导师的语录,进行抽象的、脱离实际的理论空谈,并把主要精力,用于进行内部的“路线斗争”,相互攻讦,给对方扣上“修正主义”、“保皇派”等各种帽子。
他们沉醉于小圈子里的“纯洁性”,对任何具体的、深入群众的、哪怕是微小的改良性实践,都嗤之以鼻。这是一种典型的、毫无生命力的“口头革命派”和宗派主义。
(二) 脱离实际的“加速主义”幻想
近年来出现的所谓“加速主义”思潮,也是一种新的“左”倾幼稚病表现。它幻想资本主义制度会因为其自身矛盾的加剧而“加速”崩溃,因此革命者无需做任何事情,甚至应该去“助推”其变得更坏。
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取消了革命主体能动性的、懒惰的、消极的“宿命论”。它完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需要长期、艰苦地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积累力量的根本观点,是冒险主义在新时代的一种消极变体。
(三) 真正的革命者: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那么,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应当是怎样的?毛泽东同志早已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他既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最坚定的革命原则性和目标感,又具有“敌进我退”、“在统一战线中又联合又斗争”的、最灵活的现实主义策略。他教导我们,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必须将对共产主义最终目标的坚定信念,与对当前每一个步骤的科学分析和务实态度,完美地结合起来。
结论
综上所述,“左”倾错误,绝非“革命热情过高”的产物,而是一种根植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以脱离现实和脱离群众为基本特征的、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幼稚病。它的表现形式是关门主义、冒险主义和残酷斗争,其最终效果,是葬送革命,帮助敌人。
中国革命的历史,以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深刻地教育了我们:“左”和右,都能断送社会主义。那种认为“左”比“右”好、宁“左”勿右的想法,是极其天真和危险的。
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学会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既要反对那种放弃原则、妥协投降的右倾机会主义,也要时刻警惕并坚决克服那种口号震天响、实际危害大的“左”倾幼稚病。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革命的航船,能够稳健地、胜利地,避开一切暗礁险滩,沿着正确的航道,驶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