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如何看待“主席猫”现象?——论革命叙事在青年中的传播与引导

火烧 2025-06-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主席猫’现象在青年中的传播,分析其背后革命叙事的引导与思辨,强调辩证看待青年文化与历史严肃性,提出正确引导的重要性。

  在当下的互联网,一个在特定青年群体中已然常态化的文化现象,正引发着左翼内部的深刻思辨:在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上,不计其数的初中、高中生,将毛主席的形象与“猫”深度绑定,称之为“猫猫”,并创作、传播着海量的“主席猫”头像与表情包。这已非零星个案,而是一种成规模的、具有亚文化社群特征的既成事实。

  这一事实,在左翼内部激起了两条路线的尖锐对立。一条路线认为,这是对革命领袖的“庸俗化”,是消解革命宏大叙事与严肃性的历史虚无主义,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坚决打击”。

  然而,此种论调,恰恰暴露了其思想方法的严重缺陷。它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而是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它不是从客观存在的、青年人火热的社会实践出发去分析问题,而是从自己头脑中一个预设的、僵化的、“纯洁”的领袖“应有”形象出发去裁剪现实。这是一种典型的理论脱离实际。

  那种主张“坚决打击”的思维,本质上是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所批判过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急躁病”与“洁癖症”,它看不到新生力量的积极本质,更不懂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赢得并引导决定未来的青年一代。我们的任务,绝不是扮演一个愤怒的“理论警察”,而是要成为一个耐心的“革命引路人”。

  一、问题的本质:辩证地看待主要倾向与次要倾向

  面对“主席猫”这一复杂现象,我们必须运用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教给我们的强大思想武器,去分析其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分清其主要倾向与次要倾向。

  1.1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将主席“猫化”这一现象,其内部就包含着一对矛盾:一方面,是青年人对主席朴素的、真诚的爱戴与亲近,以及对其所代表的公平正义的向往;另一方面,是其“萌化”形式可能带来的、对革命历史的去严肃化、去深刻化的潜在风险。

  否认这对矛盾的存在,要么盲目吹捧,要么一概抹杀,都是形而上学的。正确的态度,是承认这对矛盾,并进一步分析何者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1.2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青年人普遍与真实革命历史相隔膜的大背景下,一个青年人能够自发地、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去亲近、去热爱毛主席,这毫无疑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事物的主要倾向。它反映了人心向背,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在民间,特别是在新生代中,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而其形式上的“不严肃”,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次要倾向。它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来克服和扬弃的。那些“打击论”者,恰恰是犯了颠倒主次的错误,他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被次要倾向所迷惑,从而否定了整个现象的积极本质。他们的做法,在方法论上,是典型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

  二、情感的溯源:阶级烙印与朴素的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种社会现象的流行,必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主席猫”热潮,绝非偶然,它是当代青年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在他们思想与情感上的必然投射。

  2.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代青年,是市场经济深化期的“原住民”。他们从出生起,就目睹和感受着资本逻辑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教育、医疗、住房“新三座大山”的压力,职场中“996”“007”的剥削,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焦虑。

  这种冰冷的社会存在,必然催生出他们对一种与之对立的、温暖的、公正的社会理想的渴望。他们从历史的故纸堆和老一辈的追忆中,“发现”了毛主席和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发现了一种与“资本”和“老板”截然不同的、属于“人民”的叙事。

  2.2 朴素情感是阶级意识的萌芽

  由于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他们无法立刻将这种感受上升到成熟的阶级意识和理论高度。于是,他们只能运用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网络亚文化工具——“萌化”和“造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将主席比作能保护大家、赶走坏鼠的“猫猫”,这正是他们朴素情感的投射,是他们阶级意识的最初萌芽。这声“猫猫”,与当年一位工人含着泪高呼“毛主席万岁”,在情感的阶级指向上,并无二致。 它是劳动人民的孩子,在面对一个冰冷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时,对自己心中那位最伟大的保护神的深情呼唤。

  三、路线的斗争:“左”的教条主义与真正的群众路线

  如何对待这种萌芽,构成了左翼内部一场严肃的路线斗争。一方是关门主义的、脱离群众的教条主义路线;另一方,则是开放的、深入群众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3.1 反对本本主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篇即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那些主张“打击”的同志,恰恰是“本本主义”的当代实践者。他们从书本上、从自己想象中,构建了一个“标准”的左翼青年形象,然后用这个“本本”去套现实,凡不符合者,一概斥之为“异端”。

  他们不去调查这些青年人真实的生活境遇和思想动态,不去分析“主席猫”这一文化符号在青年社群中的真实功能和意义,就急于下结论、扣帽子。这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更是对毛主席实事求是思想的公然背叛。

  3.2 真正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真正的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必须放下身段,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一员。群众路线的第一个步骤,是“从群众中来”,即虚心向群众学习,了解他们生动的实践和创造。

  “主席猫”现象,就是群众的创造,是我们需要去认真倾听和学习的“群众语言”。我们必须先沉下去,搞清楚这种语言的语法、语境和情感内涵。

  然后,才是“到群众中去”。即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提炼升华的思想,再用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带回到群众中去,去宣传、去鼓动,并在新的实践中接受检验。不屑于“从群众中来”的教条主义者,永远也找不到那条能够真正“到群众中去”的桥梁或船。

  四、历史的镜鉴:革命符号的传承与异化

  一些同志担心,“萌化”会消解革命符号的神圣性,导致其被庸俗化、被商业化利用,最终使其“异化”为无害的装饰品。这种担心有其道理,但解决方法绝不是因噎废食。

  4.1 神圣性的来源:人民性而非神秘性

  革命符号的神圣性,其真正的来源,是其背后所凝聚的、千百万人民的斗争、牺牲和理想,是其深刻的“人民性”。它不是来源于一种宗教式的、不可触碰的“神秘性”。

  将主席的形象供奉起来,不许人民以自己的方式去亲近、去解读、去再创造,恰恰是抽空了其“人民性”的根基,使其沦为一个冰冷的、失去生命力的“神像”。一个活在人民口中的、存在于万千表情包里的领袖,远比一个只活在纪念堂和教科书里的领袖,更具生命力和现实干预力。

  4.2 占领与反占领:在符号的斗争中前进

  我们必须承认,在消费主义时代,一切符号都有被“异化”和“收编”的风险。正如切·格瓦拉的头像,既是革命的标志,也一度成为无意识的时尚T恤图案。

  但面对这种风险,无产阶级的对策,不是将符号封存起来,而是要主动地、积极地去占领和定义这个符号的意义。敌人要将其变成无害的“猫”,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向所有人解释,这只“猫”为何长着钢铁的牙齿,为何能搏杀凶恶的“老虎”!在这场符号的争夺战中,退缩和防御,就等于将阵地拱手相让。

  五、战略与未来:在斗争中团结,在引导中提升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必须确立一套服务于长远目标的、具有战略耐心的工作方针。这套方针,可以概括为“阵地战”思想的实践,即:团结、教育、提升。

  5.1 文化霸权与阵地战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在现代社会,更需要进行一场长期的“阵地战”,即在文化、教育、舆论等各个领域,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霸权)。

  青年亚文化圈,就是这场“阵地战”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被我们长期忽视的“战壕”。“主席猫”现象的出现,意味着年轻人自发地在这条战壕里,升起了一面小小的红旗。我们的战略任务,不是去斥责这面旗帜“不标准”,而是要立即派兵进驻,巩固这个阵地,并以此为依托,向更广阔的领域发起进攻。

  5.2 团结是前提,教育是方法,提升是目标

  团结:我们必须采取“统一战线”的策略,将所有对主席抱有好感的青年,都视为需要团结的朋友,而非需要规训的“问题儿童”。

  教育:教育的方式必须是“浸入式”的。要用“主席猫”的形象,去讲述“三大战役”的故事;要用网络段子的形式,去解读《实践论》的智慧。我们要学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红色UP主”,而不是一名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

  提升:最终的目标,是引导他们实现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从对“主席猫”的感性热爱,飞跃到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理性认同;第二次,是从线上的理论学习,飞跃到线下的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中,锻炼成为真正的革命接班人。

  结论

  综上所述,“主席猫”现象,是新时代青年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与文化环境中,自发地向革命传统“寻根”的一次可贵尝试。它不是毒草,而是一株充满生命力的、需要精心呵护的幼苗。那些主张“打击”的论调,是脱离时代、脱离群众的教条主义回响,必须予以明确反对。

  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待充满热情走向我们的人民,尤其是青年,永远不应吝啬自己的拥抱。我们是愿意做一名守着冰冷教条的“博物馆管理员”,还是愿意做一名与青年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的“革命播种者”?答案不言而喻。

  面对这股奔涌而来的、以“主席猫”为旗帜的青春浪潮,我们的历史使命,不是去修筑堤坝阻拦它,而是去开凿河床,引导它汇入那条通往人类解放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江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