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黄世仁都不挑年龄,新时代却羞辱中年:是谁把牛马活活挑老了?

火烧 2025-06-25 00:00:00 社会民生 1030
文章揭露中年劳动者被制度性淘汰的现实,批判资本对年龄的歧视,指出35岁后被边缘化是系统性压迫,而非个人失败。

niuma.jpg

  当牛马老了,就该被宰?

  “黄世仁不会嫌弃杨白劳老,周扒皮也不嫌弃长工年龄大。”这是很多人听起来颇具反讽意味的一句话。可再一想,它却道出了某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旧社会的地主与资本家,尚且只看‘收成’,而今天的“现代化企业”,却赤裸裸地拿年龄当‘绊马索’。

  从35岁到45岁,从HR一句“不太匹配”,到招聘启事上一句“年龄要求在30岁以下”,我们看到的不是个人努力的无效,而是整个资本主义体制下对劳动者进行选择性废弃的制度化暴力。

  这不是偶然,这是系统。我们必须从马列毛主义的阶级视角去拆解它,才能理解今天的“牛马年龄羞辱”背后的真结构——资本为了利润最大化,不仅要剥削你的劳动,还要精准划定你“被剥削的最佳年限”。过了期限?对不起,直接废掉。

  黄世仁不看年龄,但资本主义会

  杨白劳在《白毛女》里,是一个被剥削的老农。他的年纪,并不妨碍黄世仁要逼债、要田、要人。因为在那样的社会里,地主的逻辑是:你还能干活,就能榨你最后一滴油。

  可为什么今天的公司,却更像是在筛“使用期限”?35岁、40岁、45岁……这些数字不是能力的象征,而是资本逐利体系下精算出来的“弃用节点”。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商品化一切。在劳动者变成“人力资源”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活的人”,而是一个“成本—收益”比的变量。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

  “劳动者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劳动力的容器,出现在市场上。”

  一位40岁的工程师,一位45岁的工人,纵然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但在“成本与效率”的比对表上,他们却常常因为“薪资偏高”“学习能力退化”“风险太大”被扫地出门。

  这不是人力资源的理性选择,而是资本的非人逻辑。

  中年牛马的命运:不是失败,而是制度压迫的必然

  我们不能把40+被淘汰,仅仅看作个体不努力、心态“油腻”的结果。事实上,正如你文中所说,很多中年劳动者比年轻人更稳重、更愿付出、责任心更强。

  但为何他们反而更容易被边缘化?

  原因只有一个:资本只愿意用“最好剥削的那批人”。

  35岁左右,正值体力、脑力、抗压力都尚可承受高强度劳动,又往往因家庭负担不敢轻易“躺平”,是资本最“喜闻乐见”的对象。这种选择不是因为这批人“最优秀”,而是因为他们最沉默,最廉价,最没有议价能力。

  而40+的人,因为要价略高、转岗困难、敢于表达观点,就成了资本嘴里“性价比低”的人——资本不是嫌你没能力,而是嫌你“不听话”。

  我们不能责怪牛马老了,而要问——是谁在把牛马的年限人为缩短,再一脚踢出?

  年龄羞辱,是新型的阶级歧视

  年龄歧视,本质上是将年龄变成一种压迫的标签,是对劳动者的再分层。

  年轻=便宜的劳动力;

  中年=快过期的劳动力;

  老年=应当被淘汰的负担。

  这背后,其实是“对人整体使用价值的剥离”: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利润为本。

  周工这样的40+职员,不是能力差,而是被定性为“不具可塑性”“不够灵活”,因而不能升职,不能涨薪,不能犯错,甚至不能跳槽。

  你说得对——他们是最好的牛马,却被打成最没用的牛马。

  这一切,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言:“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标签,都是为了合理化压迫和统治。”

  今天的年龄歧视,正是这样一种标签化压迫。

  “油腻”是一种意识形态控制

  为什么一说起40+,我们总是能联想到“油腻”“迟钝”“不思进取”?

  这不是个人偏见,而是整个资本主导下的意识形态塑造。媒体、职场文化、广告、HR话术……都在强化一种观念:

  “如果你40岁还不成功,那你就该被淘汰。”

  这其实是一种对劳动者的心理驯化,是资本试图让无产阶级内化失败感,主动接受压迫。

  于是,被边缘化的40+不敢抱怨,只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老了”“太不努力”“太油腻了”——而从不质问制度。

  这正是意识形态最阴险之处:它不靠枪杆子,而靠话术、榜样、职场鸡汤,让人甘心为剥削找理由。

  出路在哪里?靠的是组织起来的劳动者本身

  有人说,要靠国家立法监管年龄歧视;也有人说,要靠企业自觉塑造友好文化。都对,但都不够。

  因为根源不在监管或文化,而在资本本身的逐利本性。

  正如毛主席指出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反抗靠的,不是别人,而是群众自己组织起来。”

  中年劳动者的真正出路,不在于个人加倍讨好,不在于去迎合时代“节奏”,而在于重建集体、争取话语权、组织工会、夺回劳动者应有的尊严。

  伊朗共产党那篇声明说得好:“只有群众自己的斗争,才能结束制裁、压迫与苦难。”

  这不只适用于战火中的国家,也适用于每一间冷冰冰办公室里被老板辱骂却不敢吭声的你我。

  牛马的命运,不该由牧人决定

  一个社会,不该因为年龄让人丧失希望。

  一个制度,如果只欢迎年轻人来当牛马,却不让牛马活到老,那它不过是一个流水线的屠宰场。

  今天,我们已经看清:年龄歧视,并非无解个案,而是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内在产物。它用“年轻万能”的幻觉,掩盖对中年劳动者的系统性排斥。

  我们要反对的不只是年龄歧视,而是整个将人商品化、将劳动周期化、将人力资源视作“机器零件”的剥削体系。

  我们要争取的不是“延长使用年限”,而是——重新定义劳动者的价值,让40岁、50岁、60岁都能成为“人的尊严”的里程碑。

  让我们不再羞于年龄,不再默默忍受,不再为“中年职场羞辱”找借口,而是举起觉醒的旗帜,团结起来,为属于我们的劳动与尊严而斗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