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庆幸毛主席不在”的人,到底在庆幸什么?

火烧 2025-06-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庆幸毛主席不在’背后的真实含义,强调劳动尊严与历史主人翁精神,呼吁铭记先辈奋斗,坚持站着吃饭的立场,维护劳动价值与民族尊严。

  有人问我,为什么还在谈毛主席?

  “你们80后、90后又没挨过饿,还提他做什么?早就该翻篇了吧。”

  我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写下这一篇,不为争辩,只为把一段被慢慢遗忘的记忆,重新放回应有的位置。

  我们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幸福

  如果说我们这代人从小没饿过肚子,没挑过水、没种过田、没背过煤,那确实没错。

  但谁给了我们这一切的“家底”?

  是我们的父辈母辈、爷爷奶奶,靠什么攒下的?是他们勒紧裤腰带,是他们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是他们在风口浪尖中拼出来的。

  今天我们喝的水、走的路、上的学,哪一样,不是老一辈人白手起家铺出来的?

  我们确实没挨过饿。可我们不该因此就遗忘他们曾经“饿着肚子干活、攥着汗水流泪”的日子。

  记得,才配拥有。忘本,是最大的背叛。

  他老人家留下的,不止是饭,更是骨头

  很多人只记得“吃饱肚子”这件事,却忘了老人家讲过一句话:

  “我们要做站着吃饭的人。”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立场、一种气节、一种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觉。

  吃饭谁不会?可不是谁都知道该怎么吃。

  站着吃饭,是说我们靠自己劳动换来的饭,我们不跪着,不乞求,不投机,不靠剥削别人养活自己。

  我们是主人的后代,堂堂正正吃饭,不靠谁赏赐。

  一口饭,吃的是劳动果实。

  一个姿势,挺的是人民脊梁。

  不要变成趴在地上捡饭的人

  可今天总有人说:“只要有饭吃,别谈什么尊严了。”

  这句话听上去务实,其实是对劳动尊严的背叛。

  从地上捡饭吃的,往往不是没饭吃的人,而是忘了自己曾经站起来的人。

  他们甘心被动、甘愿被喂、习惯被指使,甚至以“苟活”为聪明。可他们忘了: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民族,靠爬着捡别人掉下的碎屑,能站到历史舞台中央的。

  人的一生,终究要回答一个问题:

  你,是站着吃饭的?

  还是趴着讨生活的?

  “站着吃饭”是马列主义的人民观

  “站着吃饭”从来不是情绪用语,它本质上代表着一种马列主义的群众立场。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那站着吃饭这句话,不就是把这些哲学话语化作最通俗的现实原则吗?

  站着吃饭,就是承认劳动的价值,维护劳动的尊严,坚持劳动者才是历史主人翁的真理。

  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就不会轻易对任何劳动者说一句:“你有什么资格说话?”

  因为他知道——他吃的每一口饭,背后都站着千千万万个站着吃饭的人。

  饭,可以再做;骨头,不能丢了

  今天我们吃得好、穿得暖、活得自在,这固然是进步。

  但我们要警惕的是:别在饭桌上,把骨气吃没了;别在繁华中,把记忆扔光了。

  一个人如果忘了怎么站着吃饭,早晚会学会趴着说话。

  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吃饱”两个字,而在于“有没有底气站起来”,有没有勇气说:

  “我吃的这碗饭,是劳动换的,不是施舍来的。”

  这份精神,是老一辈人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这份清醒,是我们继续走下去的方向灯。

  不跪着吃饭,是对历史最起码的尊重

  站着吃饭的人,有尊严、有记忆、有力量。

  趴着吃饭的人,有饭,却没了骨头。

  愿我们不做忘本的人。

  愿我们继续做“站着吃饭的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