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论资产阶级专政的当代表现:从越南说起

火烧 2025-07-07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本文从马列毛主义视角分析越南国家政权本质,揭示其从社会主义向资产阶级专政蜕变过程,重点探讨经济职能转变与国家机器异化现象。

从越南说起_Jc.jpg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其光辉的著作《国家与革命》中,以其无与伦比的理论彻底性,向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他进一步指出,在阶级社会中,国家,从来不是什么凌驾于阶级之上的、中立的、“全民”的仲裁者,它本质上,始终是、也只能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实行统治和压迫的、特殊的暴力机器。

  因此,自从国家诞生以来,纷繁复杂的国家形态,归根结底,只能划分为两种根本的类型:或者是占人口少数的剥削阶级,对占人口多数的被剥削阶级实行专政(如奴隶主阶级专政、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以及其最高、也是最后形态的资产阶级专政);或者是占人口多数的劳动阶级,对占人口少数的、已被推翻但尚在反抗的剥削阶级,实行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

  在这两者之间,绝不存在任何所谓的“中间道路”或“第三种选择”。一个国家,它的刀刃,如果不是朝向资产阶级的,那么,就必然是朝向无产阶级的。列宁的这一论断,是马列毛主义国家学说的基石,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然而,在今天,当我们用这块试金石,去检验那些曾经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但后来又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的国家时,一个极具迷惑性、也极具研究价值的“政治标本”,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个标本,就是越南。

  从表面上看,越南,似乎依然保留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部外部形式:它依然由一个名为“共产党”的政党,实行一党领导;它的国旗,依然是象征着革命的金星红旗;它的官方意识形态,依然宣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指导。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穿透这些形式上的、历史遗留的“外壳”,运用阶级分析的锐利武器,去解剖其国家机器在经济、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其真实的、内在的运行逻辑时,我们就会得出一个惊人、但却完全符合科学的结论:今天的越南,其国家政权的实质,早已不再是无产阶级专政,而是一个已经高度成熟的、具有典型特征的、现代形态的资产阶级专政。

  本文旨在以越南为一面镜子,系统性地、深刻地,去阐述和印证马列毛主义关于“资产阶级专政”的科学理论。本文将深入论证,一个曾经的革命政权,是如何通过背弃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而在内部,重新孕育出一个强大的新生资产阶级,并最终,将整个国家机器,从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彻底地、系统地,改造为一个为国内外资本服务的、对本国劳动人民实行全面专政的、反动的暴力机器。

  一、专政的经济职能:从“计划经济”的组织者到“市场经济”的助产士与总保镖

  一个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首先,也是最根本地,体现在它在经济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即它究竟是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是在扶植和保卫私有制经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其根本的经济职能,是作为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者,有计划地发展经济,并逐步地消灭商品和货币关系。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其根本的经济职能,则是为资本的无限增殖,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并充当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总保镖”。

  1.1国家职能的根本扭转:从消灭资本到“招商引资”

  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其对待资本(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的态度,必然是限制、利用、改造,并最终将其彻底消灭,代之以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然而,我们来看越南。自其推行“革新开放”以来,其国家经济职能的核心,发生了180度的、根本性的扭转。它的全部经济工作,不再是围绕着“如何巩固社会主义”,而是围绕着“如何吸引资本”而展开。“招商引资”,成为了各级政府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为了吸引国内外的资本家前来投资建厂,越南政府,可以向他们提供极其廉价的土地、极其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极其宽松的管制。它以国家的信誉,来向外国资本家保证,他们的财产和利润,在这里,将是“绝对安全”的。国家,从一个原本要“消灭”资本的革命者,彻底地,蜕变为一个卑躬屈膝地、为资本的到来,扫清一切障碍、提供一切便利的“助产士”。

  1.2官僚资本的形成:国家权力与私人资本的“联姻”

  在越南这种由修正主义政党,所主导的资本主义复辟过程中,其资产阶级专政,还表现出一种极其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国家权力,与私人资本的、高度的、有机的“联姻”。由此,便产生了一种在经济上极具垄断性、在政治上极具反动性的特殊资本形态——官僚资本。

  一方面,大量的、在党和政府中,担任要职的官僚及其子女亲属,利用其手中所掌握的、人民所赋予的权力,通过权力寻租、内部交易、侵吞国有资产等方式,迅速地,将自己,转变为腰缠万贯的大资本家,即所谓的“红色资本家”。

  另一方面,那些在市场上崛起的私人资本寡头,也必然要反过来,积极地,向权力部门进行渗透和收买,寻求自己的“政治代理人”,以获取政策的便利和法律的保护。

  前文我们所反复提及的、越南女首富张美兰的案件,就是这种“官僚资本”最登峰造极的表现。她之所以能够,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将一家全国第五大的商业银行,当作自己的“私人金库”,其背后,必然是有一个从中央银行到地方政府的、庞大的官僚集团,在为她提供保护。在这种“权钱联姻”的结构中,国家,早已不再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而变成了官僚与资本,相互勾结、共同分赃的、一个巨大的“私人俱乐部”。

  1.3对劳动人民的经济专政:从“铁饭碗”到“人口红利”

  当国家,将自己的经济职能,定位为“为资本服务”时,那么,它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人民,就必然要实行一种残酷的、无情的“经济专政”。

  这种“专政”,首先就体现在,它要亲手砸碎在社会主义时期,劳动人民所享有的一切经济保障,即所谓的“铁饭碗”。它通过“国企改制”,使得数以百万计的工人,被抛向社会,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福利;它通过解散合作社,使得亿万农民,失去了集体的庇护,重新沦为脆弱的小生产者,随时面临着破产和失地的危险。

  在砸碎了这一切之后,它便将这些被抛入市场汪洋的、一无所有的劳动者,打包成一个极具资本主义色彩的、冰冷的商品概念——“人口红利”。

  什么是“人口红利”?在资产阶级的经济学中,它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拥有大量的、年轻的、受过一定基础教育的、而最重要的是——极其廉价的劳动力。为了维持这种能够吸引外资的“优势”,国家就必须运用其全部的专政力量,去确保这种“红利”的存在。这意味着,它必须长期地,将工人的工资,压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它必须坚决地,禁止工人建立起能够与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的、独立的工会;它必须残酷地,镇压一切旨在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的工人罢工和抗议。

  这种以国家暴力为后盾,来确保资本能够对劳动力,进行最廉价、最有效率的剥削的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专政,在其经济职能上,最赤裸裸、最不加掩饰的体现。

  二、专政的政治与暴力职能:对谁“民主”,对谁“专政”?

  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任何国家,所谓的“民主”,都必然是阶级的民主。资产阶级的民主,无论其形式多么完备,其本质,都只能是“极少数富人的民主”。而它的另一面,则必然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最严酷的专政。这一“对内民主、对外专政”的二元结构,在越南这个特殊的政治形态中,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2.1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资本的“党内民主”与人民的“被代表”

  越南的当权者们,常常会以其所谓的“党内民主”和“集体领导”,来标榜其制度的“优越性”。然而,我们必须深入地去追问:这种“党内民主”,究竟是谁的民主?

  在一个其经济基础,已经彻底资本主义化,其党内,已经充斥着大量官僚资本家和新生资产阶级代理人的政党内部,所谓的“民主”,早已不再是关于革命路线的、同志式的讨论和争辩。它在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一个政治上的“分赃平台”,一个让国内的不同资本集团(如本土的制造业资本、金融资本、房地产资本)和不同外国资本的代理人(如亲美的、亲日的、亲欧的派系),能够通过一种相对有序的方式,去进行利益博弈、协调矛盾、并最终瓜分国家权力的“政治交易所”。

  在这种“民主”的过程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其声音,是完全被排斥在外的。他们,只有在每隔五年一次的、毫无实际意义的“选举”中,去为那些由上层所指定的、唯一的候选人,投下赞成票的“权利”。他们的命运,被一小撮精英,以“代表”他们的名义,在他们所完全不知情的密室中,决定了。这,就是资产阶级民主,最虚伪、也最反动的本质。

  2.2暴力机器的阶级转向:镇压工人罢工,保护资本家财产

  国家最核心的暴力机器——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其阶级属性,是最难以伪装的。我们只需要看一看,这把“专政的刀”,其刀刃,究竟是朝向谁,便可一目了然。

  在越南,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清晰无比的图景:当那些在三星、鸿海、耐克等外资工厂里,辛苦劳作的工人们,因为无法忍受低廉的工资、恶劣的环境和非人的管理,而鼓起勇气,进行罢工和抗议时,首先出现在现场的,往往不是劳动部门的调解员,而是手持盾牌和警棍的、全副武装的警察。他们所要保护的,绝不是工人的合法权益,而是外国资本家的财产和“正常的生产秩序”。

  而在另一方面,当张美兰这样的大资本家,犯下了足以动摇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滔天罪首时,我们看到的,却是整个国家机器,都在为如何保住她的性命,而绞尽脑汁,甚至不惜为其“量身定做”地,去修改法律。

  暴力机器的这种鲜明的、区别对待的阶级立场,比任何长篇大论的理论分析,都更能说明问题。它无可辩驳地证明,这架暴力机器,已经彻底地,从无产阶级的“护卫者”,沦为了资产阶级的“看门狗”。

  2.3“稳定压倒一切”的阶级内容

  “稳定压倒一切”,这是所有修正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政权,最喜欢使用的一个政治口号。

  我们必须对其进行阶级的解剖。所谓的“稳定”,究竟是谁的稳定?它所要压倒的,又是什么?

  在越南这样的国家,它所要维护的“稳定”,绝不是广大劳动人民安居乐业的稳定,而是那个能够让国内外资本家,可以安心地、不受任何干扰地,进行剥削和利润转移的、稳定的“投资环境”。

  因此,在这种逻辑下,任何试图改变这种剥削秩序的言行,都必然被视为是对“稳定”的破坏。工人的罢工,是“破坏稳定”;农民对征地的抗议,是“破坏稳定”;知识分子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更是“破坏稳定”。而为了维护这种属于资产阶级的“稳定”,就可以动用一切专政的手段,去“压倒”所有这些来自人民的反抗。这句口号,最深刻地,暴露了其政权对人民的恐惧,以及其作为资产阶级总代表的、反动的阶级本性。

  三、专政的法律形态:从“革命法制”到维护资本秩序的“法治国家”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意志最直接、最规范化的体现。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其根本性质,是由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利益所决定的。越南法律体系的演变,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条从“革命的法制”,向“资本的法治”,进行彻底蜕变的轨迹。

  3.1立法权的阶级归属:为资本“量身定做”的法律体系

  在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立法权,必须牢牢地掌握在代表着工农大众的、最高权力机关手中。其立法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法律,来巩固公有制,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并逐步地,限制和消灭资产阶级法权。

  然而,在今天的越南,其立法活动,其首要的考量,早已变成了“如何与国际资本主义的规则相接轨”。它所颁布的《企业法》、《投资法》、《证券法》等一系列核心的经济法律,其核心内容,无一不是在为私有产权提供“神圣”的保护,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增殖,扫清法律上的障碍。

  这些法律,是由谁起草的?往往是由那些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法学思想影响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各大资本集团的“法律顾问”,所深度参与制定的。它们是彻头彻尾地,为资本的利益,“量身定做”的。

  3.2司法实践的“双重标准”:严惩穷人,宽待富豪

  法律的阶级性,不仅体现在立法上,更赤裸裸地,体现在司法实践之中。在越南,法律这架天平,其倾斜的程度,是惊人的。

  一个饥饿的穷人,如果偷了一个面包,他可能会被迅速地、毫不留情地,判处监禁。而一个像张美兰那样的金融寡头,在侵吞了相当于国家GDP百分之六的、数以百亿计的美元之后,其所得到的,却是整个国家司法体系,为其寻找“法外开恩”的理由,甚至不惜为其,紧急地修改《刑法》中关于死刑的条款。

  这种鲜明的“双重标准”,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理:在这样的国家,法律,对于穷人来说,是一张无情的、可以随时收紧的罗网;而对于富人来说,则是一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修改尺寸的、舒适的、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套。

  3.3“法治国家”的陷阱:以程序正义掩盖阶级实质

  为了掩盖其法律的阶级压迫实质,越南的当权者们,也同所有的资产阶级国家一样,在大力地标榜自己正在建设一个“法治国家”。

  他们强调法律程序的“正义”,强调司法的“独立”,强调一切都要“依法办事”。然而,这恰恰是资产阶级法权,最具有欺骗性的一个陷阱。

  它企图让人民相信,只要法律的程序是“公正”的,那么,其结果,就必然是“正义”的。然而,它却故意地,回避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如果那些被用来“依法办事”的法律本身,其内容,就是旨在保护私有制、维护剥削秩序、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那么,对这些法律,执行得越是“严格”,越是“公正”,其所造成的,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压迫,就只会越是“合法”、越是“天经地义”。

  这种所谓的“法治”,其本质,就是用一种形式上的、程序的“公正”,来掩盖其内容上的、阶级的“不公”。它是资产阶级,用来将其统治,变得更精致、更文明、也更具有欺骗性的、一种高级的统治艺术。

  四、专政的意识形态工具:用“民族主义”和“消费主义”置换“阶级斗争”

  任何一个阶级的专政,都需要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来进行思想上的统治。它需要为自己的统治,提供合法性的辩护;为被统治者,提供精神上的麻醉。越南的资产阶级专政,在抛弃了真正革命的、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之后,便必然地,要捡起两种最有效的、也最能麻痹人民的资产阶级思想武器——民族主义和消费主义。

  4.1民族主义——资产阶级最有效的“粘合剂”

  当一个国家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的时候,当贫富分化,已经达到了极其危险的程度时,统治阶级,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为了弥合国内的阶级对立,就必然会祭起“民族主义”这面大旗。

  越南的统治集团,正是这样做的。他们一方面,在经济上,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资本,进行着密切的合作;但另一方面,在政治宣传上,却又时常地,去挑动和煽动与邻国的领土争端和历史旧怨,企图将国内劳动人民,因为受到剥削和压迫而产生的、巨大的社会不满,巧妙地,转移和发泄到对外的“民族仇恨”上去。

  他们把自己,打扮成“民族利益”的唯一代表。他们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等宏大的、但却抽掉了阶级内容的口号,来取代“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解放”的革命口号。其目的,就是要让本国的无产阶级,忘记自己与本国资产阶级之间的、根本的敌我矛盾,而去同一个“虚幻的”外部敌人,进行斗争。民族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用来粘合国内阶级裂痕的、最有效、也是最反动的“思想胶水”。

  4.2消费主义——消解革命意志的“精神鸦片”

  除了在外部树立敌人,他们还必须在内部,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种能够使其安于现状、丧失斗志的“精神鸦片”。这种“鸦片”,就是消费主义。

  在越南的电视、网络和各种大众媒体上,充斥着的,是对奢侈品、明星生活、以及各种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无孔不入的宣传。它向人民,特别是向青年一代,反复地灌输着这样一种价值观: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改造世界、解放人类,而在于通过个人的“奋斗”,去赚取更多的金钱,以便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享受更“高端”的生活。

  这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其政治功能,是极其险恶的。它将一个有阶级觉悟的、有集体精神的“革命者”,彻底地,原子化、瓦解,变为一个只关心个人得失的、自私自利的“消费者”。当一个青年,将他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如何购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和耐克球鞋时,他自然,也就没有时间和意愿,去思考“我是谁、我为了谁、我们这个社会将向何处去”这些更根本的、革命性的问题了。

  4.3对革命历史的阉割与歪曲

  最后,为了使其现实的资产阶级专政,具有“合法性”,他们还必须对自己的、光荣的革命历史,进行一次精心的、外科手术式的“阉割”和“歪曲”。

  他们会连篇累牍地,去纪念和赞颂那场“抗法抗美”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因为,这可以为他们今天所煽动的“民族主义”,提供历史的养料。

  但是,他们会小心翼翼地,去回避和淡化那场同样重要的、以“打土豪、分田地”和“农业合作化”为核心的、深刻的社会主义土地革命。因为,那场革命的阶级斗争性质,会直接地,对他们今天所保护的私有制和新生资产阶级,构成最直接的、致命的讽刺和否定。

  就这样,一场伟大的、包含了“民族解放”和“阶级革命”两个方面的完整革命,被他们,阉割成了只剩下“民族主义”空壳的、无害的、可以被供奉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标本。

  五、越南——现代修正主义如何孕育出最反动的资产阶级专政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系统剖析,我们现在可以清晰地,对越南的国家性质,下一个科学的、符合马列毛主义原理的结论。

  5.1越南模式的定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越南的国家政权,在今天的现实中,是一种由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所共同掌握和分享的、联合的资产阶级专政。

  其中的“官僚资产阶级”,指的是那些利用其党政权力,通过腐败和侵吞国有资产而形成的、与国家机器紧密结合的特殊资本集团。而“买办资产阶级”,则指的是那些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作为其在越南的代理人而存在的资本集团。这两个集团,既有矛盾和斗争,但在维护资本主义的根本秩序、镇压本国劳动人民的反抗这一点上,其利益,是高度一致的。

  5.2比经典资产阶级专政更具欺骗性和反动性

  这种在修正主义土壤上,所生长出来的、新型的资产阶级专政,与传统的、西方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相比,在某些方面,甚至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和反动性。

  说它更具“欺骗性”,是因为,它依然保留着“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外衣,这使得它,能够更有效地,去迷惑和麻痹本国的人民,以及国际上一些不明真相的左翼力量。

  说它更具“反动性”,是因为,它将一个从列宁主义那里,继承下来的、高度集权的、效率极高的国家机器,与资本主义的、最野蛮、最赤裸裸的剥削逻辑,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它既没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中,那种虚伪的“权力制衡”和“公民社会”的束缚,也早已抛弃了社会主义时期,对劳动人民的任何道义和政治承诺。这就使得它,在为资本服务、镇压工人运动方面,其效率和残酷性,有时,甚至会超过那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5.3无产阶级专政的唯一替代品

  越南的案例,以一种最惨痛的方式,再次印证了列宁的伟大论断:在无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专政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地带”。

  历史证明,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旦放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革命路线,一旦开始搞起了阶级调和,那么,它绝不会,停留在某个稳定的、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中间状态”。它所开启的,必然是一个不可逆的、朝着资本主义方向,进行全面蜕变和堕落的、雪崩式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终点,只能是,也必然是,一种新型的、更具有欺骗性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全面确立。

  无产阶级专政,是劳动人民的生命线。一旦放弃了它,那么,等待着人民的,就只有重新被戴上锁链的、悲惨的命运。

  结论

  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回答,从越南这个活生生的标本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资产阶级专政”。

  它是一个在经济上,以国家力量,为国内外资本的增殖,充当“助产士”和“总保镖”的专政;

  它是一个在政治上,对一小撮新生资产阶级,实行“民主”,而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维稳”式镇压的专政;

  它是一个在法律上,以“法治”为名,行“保护私有财产、镇压无产阶级”之实的专政;

  它是一个在意识形态上,以“民族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迷魂汤,来取代阶级斗争科学理论的专政。

  这个专政,最危险、也最阴险的特征,就是它那身依然披着的、从胡志明和越南劳动党光荣的革命历史中,所窃取来的“红色外衣”。这使得它,能够更方便地,去欺骗和奴役那些曾经为了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而付出了巨大牺牲的越南人民。

  越南的案例,对于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来说,都是一面极其珍贵的、能够照出“牛鬼蛇神”的镜子。它深刻地警示我们: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反而以一种更复杂、更隐蔽的形式,在激烈地进行着。国家政权,这个革命的根本问题,如果一天不牢牢地掌握在真正的无产阶级手中,那么,资本主义的复辟,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随时会发生的。

  越南人民,以及所有曾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又被修正主义所背叛的人民,他们争取真正解放的革命斗,争,还任重,而道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