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俗话又说 俗话说布施

俗话说布施
俗话说布施佛教的布施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义:布施让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正意义。有些人布施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条,这种不正确的动机,不是真正的布施。佛教的布施是抑制个人物质的贪着,从而获得心的进长。一个人如果想获得心灵上的进长,就必须无我地布施;如果他有强烈的回报欲望,就无法生起正念,导致他更加的贪婪,一个人应该经常伸出援手,协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令他们获得利益,令他们快乐。当一个人在布施时,不仅仅是“身”的行动,“心”和“意”也一起行动。因此带来的是真正的快乐。慷慨和布施将使一个人获得提升。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布施。当一个人在布施时,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着。布施能生起智慧,布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因此也成为第一波罗蜜;是佛陀在许多过去世中,寻求圆满觉悟的重要法门之一。—个人常做布施行,能获得自我的提升和三宝的加被和护持。人类布施的东西太多了,对饑饿者施予食物,对贫困者施予金钱。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他可以专心聆听和祝福朋友;他可以不杀生,同时对那些生命垂危的众生伸出援手;他可以将身体的部份器官施予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肾脏等器官;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作为布施。在佛陀觉悟前的许多过去世中,他不但布施部份的身体,有时连生命也布施出去,这显现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也显现出人性的伟大。佛陀真正的无价之宝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佛法让众生得乐。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佛法上的布施(法布施)。法布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当—个人以纯净的心接受佛法、实践真理,他就不再有所改变;他的“心”与“意”获得无比的幸福、宁静和欢愉。实践佛法令残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贪婪者变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宽恕,令愚癡者获得智慧。实践佛法不仅于今世获得幸福,在证悟涅槃后,将获得更大的幸福。 > >
相关文章
- 俗话说俗话又说 俗话说“富家出孝子,贫家出猴头”,古人的话有道理吗?
- 俗话说可俗话又说 俗话说“三不问,四不吃,五不摸”,究竟啥意思?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
- 俗话说的有哪些 俗话说“姑死连着筋,姨死断了根”,背后原因让人心酸
- 俗话说俗话又说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于是乎有人觉得没必要制定计划,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 史可法书生误国 俗话说“书生误国” 古代文官到底阴暗到什么程度
- 俗话说的有哪些 俗话说“女人菜籽命,好坏都靠碰”,究竟是什么道理?你知道吗
- 俗话说后面是什么 俗话说“夜猫不进无病家,燕子不入苦寒门”,古人的话有道理吗?
- 俗话说可俗话又说 老俗話“男要午,女要子”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孔明 俗话说神机妙算孔明高,三国英雄算马超,这一仗马超果然厉害
- 俗话说可俗话又说 俗話說:“碗有三不端,忙有三不幫”,是哪三種?大家都應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