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选修梭伦改革背景 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之前的相关法律过于严苛

火烧 2022-11-26 11:09:09 1056
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之前的相关法律过于严苛 梭伦(约前638—约前559),出身贵族,但青年家道中落,早年经营贸易,与商旅为伍,他反对贵族专权,同情平民,主张在城邦中实行公正立场,以城邦利益为重。公元

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之前的相关法律过于严苛  

梭伦(约前638—约前559),出身贵族,但青年家道中落,早年经营贸易,与商旅为伍,他反对贵族专权,同情平民,主张在城邦中实行公正立场,以城邦利益为重。

公元前594年,梭伦以其威望和功绩当选为雅典城邦的「执政兼仲裁」(「执政官」),开始进行具有宪政意义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运动。

雅典当时的战神山议事会是国家决定权结构的中枢。贵族借助这个机构操纵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梭伦恢复了公民大会,使它成为最高决定权机关,决定城邦大事,选举行政官,一切公民,无论是穷是富,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设立了新的政府机关——四百人会议,类似公民会议的常设机构,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一百人组成,除第四等级外,其它各级公民都可当选;设立了陪审法庭,每个公民都可被选为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陪审法庭成为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这一切,为雅典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在梭伦进行改革前,雅典农民的境况是极其艰苦的,借了财主的债如果还不清,财主就在借债者的土地上竖起债务碑石,借债者也会沦为「六一汉」,他们为财主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给财主,自个只有六分之一。假如收成不够缴纳利息,财主便有权在一年后把欠债的农民及其妻、子变卖为奴。

在梭伦改革之前,雅典行使的德拉古法以严酷著称、对偷窃水果、懒惰等过失都要判处死刑。人们指责它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梭伦改革了这一酷刑。

他还采取了非常多鼓励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措施,如除自给有余的橄榄油外,禁止任何农副产品出口;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种手艺;奖励有技术的手工业者移居雅典,给予其公民权;改革币制;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等。梭伦制定的这一系列法律条文均刻在木板或石板上,镶在可转动的长方形框子里,公诸于众。

公元前594年,雅典人找到梭伦,希望他来担任首席执政官,调解已白热化的穷人和富人的冲突。当时贫富悬殊,非常多穷人不仅自身贫穷,还欠下富人的非常多债,还不起债的人们有一些按契约成了「债务奴隶」,有一些则被迫逃亡异地,于是民怨沸腾。愤怒的穷人希望平分富人的土地和财富;而富人却不愿意放弃自个得到的任何利益,一部分甚至骄奢傲慢,贪婪无厌。激烈的冲突似已不可避免,而一旦陷入内战则大概倾覆城邦。

清晨,古城雅典的中心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兴致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期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的法律。

只见梭伦在众人的注视下大步登上讲坛,环顾四周,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此时,嘈杂的会场立时变得鸦雀无声,人们凝神屏息,视线随着梭伦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个大木框。

选修梭伦改革背景 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之前的相关法律过于严苛

梭伦用手一拨,将架在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便呈现今人们面前。梭伦高声宣读了这项旨在打击没落氏族贵族、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的法律「解负令」,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契全部废除,被抵掉的土地归还原主,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并以洪亮的声音庄严宣告;「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顷刻间,掌声雷动,欢声四起,那些无力还债的农民更是起劲地欢呼,整个雅典城被一片不正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改革后,财主再也不可以这样做了,广大平民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那些因欠债而被卖到异邦的人由国家出资赎回了。正如梭伦在诗中所写的,他拔掉了竖在被抵押的土地上的债权碑。梭伦自然因此受到了广大平民的爱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