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是怎么称呼慈禧的 慈禧秘闻:慈禧特别想废了光绪让谁当皇帝?
慈禧秘闻:慈禧特别想废了光绪让谁当皇帝?
导读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十二月,天气特别寒冷。凛冽的寒风卷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将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絮,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这天清晨,一队人马奉旨出了紫禁城。迎着飞雪,急匆匆地朝坐落在北京西城的端王府走去。传旨太监手捧明黄色软缎包裹着内装圣旨的檀香木盒,神气十足地走在队伍前面。四个年轻的小太监跟随身后。紧接着是顶马即骑马走在轿前的护卫。再后面是轿顶、轿帘均为明黄色的八人抬大轿。押后的是八个骑马的护卫清兵。他们踏着积雪,踩出咯吱咯吱的踏雪声。大约走了半个时辰,端王府已依稀可见了。传旨太监兴奋地向前一指:“你们瞧,端王府就在前面了!”透过茫茫雪雾,大家抬眼望去,遥见高高的深灰色围墙内隐隐露出藏蓝色琉璃瓦的殿顶,飞檐峭脊,颇为壮观。他们顿时精神抖擞,加快脚步,不久就来到端王府门前。只见苍绿的松枝被雪团压得探出了墙头,朱漆大门两侧蹲着两尊张牙舞爪的石狮,八位手握豹尾枪的清兵威风凛凛站立府门两侧,令人望而生畏。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的府邸。也就是端王的府邸,我们过去的家。①我曾祖父端王系道光皇帝第五子亲王(奕)第二子。由于他生性好武,武功位于众八旗子弟之首,慈禧太后认为他是一位难得的将才,处心积虑想把他早点封王,将他培养成一个掌握兵权的心腹。适值和硕瑞怀亲王绵忻之子多罗瑞敏郡王奕死后无嗣,遂降旨将我曾祖父载漪过继给奕为子,承袭加封时圣旨上将瑞写成了端,我曾祖父就成为端郡王。
每日清晨,我曾祖父端王早早便来到府内后花园,走一溜飞脚或打打太极拳。一日,他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练起了太极剑……一个漂亮的白鹤亮翅动作后,他憋足一口气,轻轻一跃,便蹿上王府花园中最高大的那棵白杨树。紧接着,一个鹞子翻身便又平稳地站落在雪地上。而后他微屈双膝垂手而立,深深吸入一口气,纳入丹田后闭上双目,静静地接受白雪的洗礼。雪花纷纷落在他的头上、身上,越积越多,他却纹丝不动。四周安静得几乎可以听到雪花落在身上的声音,这时,阿玛(父亲)带他上坟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也是这样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曾祖父的阿玛亲王(奕)带着他的四个儿子(载濂、载漪、载澜、载瀛)到河北易县西陵祭祖。当他们来到雍正皇帝陵前,看见高大的玉石牌坊、长长的汉白玉石桥,以及那雕梁彩绘的宫殿和矗立的功德碑,使他们对这位先帝肃然起敬。祭奠过雍正先帝之后,他们又乘上马车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我曾祖父的祖父道光皇帝陵前。当他们跳下马车,映入眼帘的一切均使他们愕然。陵前没有玉石牌坊玉石桥,原木色的殿堂及柱子显得极为苍凉。我曾祖父的大哥(载濂)忍不住问:“阿玛,为什么祖父的陵墓如此简陋?”
我曾祖父的阿玛伤感地望着四个儿子“唉――”地长叹一声说:“那是因为,在你祖父在位时,洋人勾结富商,有恃无恐地将大批鸦片销往中国,毒害大清黎民,你祖父道光皇帝颁旨禁烟。洋人为此恨之入骨,公然挑动战争(鸦片战争)。由于我们战争失利,被迫割让出香港……按照大清祖制惩罚条例,当朝的皇帝驾崩(死亡)后,陵墓前是不允许修建玉石桥和玉石牌坊的。你们的祖父临终时,断断续续只说出一句话:‘朕无脸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啊!’言罢声闭气绝。”

我曾祖父端王载漪望着自己阿玛哀伤的眼神,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有朝一日,定要报这国耻家仇,将洋人彻底从中国赶出去!”打那以后,后花园里,每天都可看到我曾祖父载漪习武的身影。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喳喳,一阵欢快的喜鹊叫声打断了曾祖父的沉思。他睁开双目,看见两只喜鹊在杨树枝头跳来跳去,喳喳叫个不停,好似在向他报告什么好消息。我曾祖父端王惊喜万分,急忙抖落掉身上的雪花,快步朝书房走去。
府内布置典雅的书房里,盛开的梅花和水仙花散发着阵阵的幽香,宫里御医赵立臣正在给我的祖父溥上医书课。我祖父在光绪二十年就被封为头等镇国公。他和我曾祖父一样武艺超群,但他更酷爱医术。每天除习武外,其余时间几乎都用在研习医书上。今天我曾祖父像往常一样,轻手轻脚来到书房前。隔窗静听,只听得赵御医在给我祖父溥讲根治气管炎的偏方。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继而大步流星向府中神坛走去。
神坛上,义和团民们正在演练神拳。龙腾虎跃,好生热闹。义和团的总坛口就设在我们端王府内。我曾祖父静静地观看着,欣慰地用手捻着胡须。他个头不高,两手垂直长过膝,从来面无笑容。他所率领的神机营、虎神营,都是锐不可当的铁骑。为此,慈禧太后十分赞赏他,封他为骁勇王爷。
团民们看见我曾祖父端王来了,纷纷过来请安。其中一小团民对我曾祖父说:“奴才听说王爷武艺超群,马箭更非同一般,奴才斗胆,请王爷赏脸,也好让我们大家饱饱眼福!”
我曾祖父端王微微一点头,向那个小团民打了个手势。小团民忙牵过一匹马,并递给曾祖父一张特大号弓箭,曾祖父脱下长袍往地上一甩,一个箭步飞身上马,骏马围着神坛奔驰。他不慌不忙拉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羽箭离弦,紧接着“扑通”一声,天上的一只飞鹰正落在神坛上。神坛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喝彩声。这当儿,府里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王爷,老佛爷派人传旨,现已在府门口等候。”
我曾祖父端王一面命小太监马上去找我二祖父溥,一面急忙回房去换朝服。我的七侧曾祖母像朵彩云一样飘了过来。边替我曾祖父端王整理官帽,边兴奋地对我曾祖父说:“老佛爷最是喜欢儿,一准儿是封储之事。您没听见,今天早上喜鹊一直在树梢上叫个不停!”
我曾祖父端王欣喜地看了她一眼,那张从无笑容的脸上也隐露出一丝笑意。有着闭月羞花之貌的七侧曾祖母,是我曾祖父最娇宠的侧福晋,因我曾祖父酷爱梅花,所以她特意将鞋底抠出一朵朵梅花形的小孔,并在鞋里面撒上香粉。这样,在她每每路经之处,便会留下串串香气扑鼻的梅花印,着实令人陶醉。
等我曾祖父端王穿好朝服来到前厅,传旨太监已来到堂前。只听得一声尖尖的呼唤:“端王载漪接旨!”我曾祖父急忙刷刷甩下双袖跪在地上听旨。在他耳边又响起尖细的声音:“圣上有旨,立端王载漪之子溥为皇储,接旨后即刻进宫。”
我曾祖父立时喜形于色,叩地有声:“奴才遵旨!”
传旨太监走后,府里的小太监赶忙将在花园里与姐妹们堆雪人的我二祖父溥找了回来。曾祖父将家中所有的人均召集到前厅,他异常威严地看着大家,激动得连胡须都在微微地抖动,继而以洪亮而沉稳的声音向阖家宣告:“恩承老佛爷的垂爱,儿已被封立为大清储君。今后任何人不可直呼其名,一律呼之为大阿哥……”紧接着,曾祖父带领府中所有的人给我二祖父溥行了跪拜大礼。二祖父一时不知所措,呆若木鸡地望着跪在地上的亲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祖父溥的生母是我曾祖父的二侧福晋,也就是我的二侧曾祖母。她忍不住问我曾祖父端王:“这就要走?”我曾祖父点了点头。她心疼得一把将自己的儿子搂进怀里,眼泪一串串滴在我二祖父溥的脸上。
二祖父溥不解地看着自己的额娘(母亲),他不明白,进宫又不是头一回了,干吗这么大惊小怪的?端王府今天是怎么了,上上下下都变得很奇怪的。
我二侧曾祖母博尔济吉特是成吉思汗亲兄弟哈萨尔的直系第二十八代公主。是内蒙阿拉善和硕特旗第七代王爷贡桑珠尔默特之女。她不但容貌端庄秀丽,而且才华出众、贤良淑德。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她,经常叫她进宫伴驾,一起听戏、游湖、谈古论今,而她每次进宫都带着我二祖父溥。
慈禧太后第一次看见我二祖父溥,不由得眼睛一亮。咦?这孩子长得多招人喜爱。一双充满灵性的眼睛,高高的通天鼻子,白白嫩嫩的肌肤,细高的个儿。她不由自主地朝我二祖父走去。二祖父溥吓得偎依在自己额娘身边。慈禧太后温和地笑了:“别怕,乖孩子,过来,到我身边来!”二祖父溥不敢上前。我二侧曾祖母赶忙将我二祖父往前推了推:“儿,快给老佛爷请安呀!”
我二祖父哆哆嗦嗦刚要下跪,慈禧太后摆了下手:“免了,刚才不是已请过安了吗!”于是我二祖父溥直起身子说了声:“皇太后吉祥。”然后怯怯地低着头。慈禧太后用戴着长甲的手轻轻抬起我二祖父溥的下巴问:“你几岁了?”
“十一岁了。”二祖父溥温文尔雅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