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近年来水灾连连

火烧 2016-12-11 23:44:03 1061
1991年夏,江淮及太湖流域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亿元。1998年夏,长江流域及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大面积洪涝灾害,更是造成250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受灾面积达到1.96亿亩。 洪水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无论在古代

1991年夏,江淮及太湖流域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亿元。1998年夏,长江流域及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大面积洪涝灾害,更是造成250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受灾面积达到1.96亿亩。

洪水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代,都有洪水发生。地球上最大的物质循环是水循环,土壤的湿度、湖泊的水位、河流的流量等都与降水和水的蒸发密切相关,因此世界上许多河流都不时暴发洪水。人类整个文明也是随着水的充裕而兴盛,随着水的亏缺而衰落的。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地水灾连连,特别是我国发生了像1998年那样的罕见特大洪水,这已经超出了自然规律。这些洪水的发生,实际上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

洪水除了其本身的规律外,主要受到人口因素的影响:人越多,洪水越频繁,危害也越大。人口的猛增,往往会导致森林被毁,森林地带大片土地转变为农田和牧场,河流上游储水能力显著降低,大部分水便倾泻而下,流向平原。如1998年长江中下游洪水,水位全面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然而流量却小于1954年的洪水。有关专家认为,长江发生洪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据1957年统计,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为36.38万平方千米,到1986年,森林覆盖率仅为10%,水土流失面积达73.94万平方千米。20世纪50年代,长江还拥有1000多个湖泊,到90年代初锐减至182个。不合理的水利建设,使江河湖泊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也被大大削弱。


近年来水灾连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气候异常,导致近年来我国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整体上处于雨水丰沛期。如1998年6月中旬以来,长江流域的降雨量比常年多五成以上,有些江河的降水甚至是常年的2倍。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造成夏季高温多雨的因素。一般在厄尔尼诺发生的第二年,我国夏季多为南北雨季多雨带,一条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另一条位于北方地区。而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也同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地球上,洪水是发生得较为频繁的一项灾害,几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死于洪水。正是由于它的频繁,所以不像地震、空难等灾害那样引人注目。科学家们提出了预防、治理洪水的对策:尽可能提前发出准确的洪水预报;及时作出危险性估计,制定应急反应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控洪、防洪和抗洪;严格控制土地的利用,减少不合理的开发,最根本的办法是保护森林植被,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关键词:洪水 洪水流量 水灾 森林植被 森林覆盖率 水土流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