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节气是阴历的,还是阳历的
想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气,查看日历上的阴历(指农历)部分就可以了。这样说起来,节气不是归阴历的吗?怎么有人说节气是阳历的呢?
我们先得搞清楚节气是什么。地球在轨道上每前进15度就算是一个节气。这样,一圈合360度,一年就有24个节气。地球绕太阳公转是阳历的依据,这么一说,节气是阳历的就再明显不过了,实际上,阳历、节气都和地球绕太阳公转这一现象密切联系着。
可是,在大家的印象里,为什么节气好象归阴历的呢?以前,我国一直用阴历,这种历法是以月亮圆缺变化为依据的,它并不告诉我们气候的冷热变化,当然也就无法指导农业生产。必须把每年节气的日期、时刻算出来,添注在这历法里,它才有实用价值。久而久之,习惯成了“自然”,现在节气也都是添加在阴历日期旁边,使得许多人以为节气好象本来就是阴历似的。另外,现在用的公历(阳历的一种)是从外国传进来的,没有一年分24个节气的习惯,加上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都比较固定,每年相差不了一、二天,也就没有必要专门去添注。因此查节气时总是到阴历中去查,更使人误认为节气是阴历的了。
![]() |
从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都很固定来看,也说明了节气是阳历的。以春分、秋分两个节气为例,在二十世纪的100年当中,春分都集中在3天里面,不是3月20日(15次),就是21日(80次)或22日(5次);秋分则在9月23日(67次)和24日(33次)2天。而在阴历里,春分最早是二月初一,最迟二月三十;秋分在从八月初一到三十的范围内前后都是差上一个月!
其余节气的情况也是这样,二十世纪里,阳历1〜6月,每月4〜7日和18〜22日都有1个节气,7〜12月,每月7〜9日和21〜24日也都有1个节气。
阳历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每月2个,这是最清楚不过的了。阴历可不是这样,一个月里可能有1个、2个或3个节气。在正常情况下,阴历1个月里有2个节气,遇到闰年13个月,可能还有1个月只有1个节气的。哪里会有1个月3个节气的呢?
可不要那么快下结论,看看是不是有可能发生这种“奇怪”的现象。
不是说,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每前进15度就是1个节气吗!可是,地球的轨道速度不是均匀的。每年阳历1月初前后,地球离太阳最近,走得最快;7月初前后,离太阳最远,走得最慢。路程相同,都是15度,速度不同,需要的时间也就有差别。在7月初前后;2个节气之间可长达15.7天,3个节气的间隔在31天以上,阴历1个月里当然不可能有3个节气;而在1月初前后,2个节气之间只有14.7天,3个节气之间也只有29.5天。
![]() |
阳历1月初前后,如果碰上那个阴历月的初一早晨有1个节气,而这个月又是大月30天的话,那很有可能在十五和三十还有2个节气,这种机会尽管不多,但1个月有3个节气却自有其原因的了。
很明显的事情是,如果发生1个月3个节气,那只可能而且一定是在阳历1月前后的阴历月份中。两次这样的月份之间的时间间隔很不规律,_80来年前的丙戌年(相当于公元1886年)正月有过一次“一月三节”之后,二十世纪前面的60年中一次也没有,后40年里却意外地多达4次:辛丑年十二月(1962年1〜2月),庚申年十一月(1980年12月〜1981年1月),甲子年十一月(1984年12月〜1985年1月),己卯年十月(1卯9年11〜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