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文台能够知道准确的时间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很多年以前,外国某一个城市,为了便于市民校准时钟,每天中午在城外的小山上鸣放午炮。另外城里有一家钟表店,在市中心的广场上挂着个标准钟,供大家对钟。
他们的时刻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专管放炮的人每天早上到中心广场去对他的表,用来作为鸣放午炮的依据。而管理这具标准钟的人,却是每天中午听午炮声来对钟的。但是他们互不通气,习以为常,都认为对方是标准的。直到有一天城市里这具标准钟坏了,放午炮的人到钟表店一问,才拆穿了这个秘密。
这当然是个笑话,准确的时间是应该有一个标准的,不能象这个故事中所说的那样,任意选择一个做为标准。
现在,我们打开收音机,每逢整点,就能够听到人民广播电台发出“嘟嘟……”的六响,最后一响是正点的时刻,用来校对钟表非常方便。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民广播电台能够告诉我们准确的时间?它是从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准确的时间是从专门测定时间的天文台通过天文观测得到的。
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自西向东在旋转着(自转),每天旋转一周,转的速度相当均匀,快慢的变化很小,天文台就把它当作“标准钟”,用它来做时间的标准。只要把满天的恒星,按着一定的次序和方向,象钟表那样编上字码;再在地面上竖起一根指针,那么随着地球的转动,这根针就能够象钟表的指针那样,指出时刻来。
当然,我们不可能做出一根一直指到星星那样长的指针,用来指示时间。实际上也不需要做这么长的针,天文台是利用专门的望远镜(例如中星仪)来充当这根指针的。
天上的恒星很多,因而环绕整个天空,可以把需要的每颗星代表钟面上的字码编排得非常细,使每颗星代表一定的时、分、秒(几点、几分、几秒)。
![]() |
随着地球的旋转,中星仪跟着地球一齐在转动。天文台的工作人员,从这种望远镜里就能够先后看到代表不同时刻的恒星。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在某个时刻,在望远镜中看到一颗代表晚上11点12分38秒的恒星,而这时钟上的指针指的时刻是11点12分37秒,这就知道这具钟慢了1秒钟,马上就可拨正。
专门测定准确时刻的天文台,每个晴朗的晚上都要用上述这种天文望远镜来校准钟表。应用地球自转这具自然的“天文”钟加上地球自转变化的改正和地极移动的改正,可以得到准确到千分之几秒的准确时刻,再把这观测到的时间,用几只高精度的钟(现在大多用石英钟、分子钟和原子钟)记下来。
![]() |
我们每天应用的时刻,就是由天文台测定后,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告诉人民广播电台,再由电台广播出来的。它可准确到十分之一秒。如果你收到9351千赫或5430千赫的时间讯号,那就可以准确到百分之一秒。对这些时间讯号,我们事后还可以加以改正,改正后可以得到精确到千分之一秒的时间。
准确的时刻不仅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更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至于绘制地图、勘测、划定国界、发射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航海、航空,以及国防和科学研究等等,就需要更精确的时刻了。比如,为了划定国界线或船舶在大海中定位如果时刻相差一秒,那么在东西方向上的距离会相差400〜500米,即使时间相差百分之一秒,也仍然有4〜5米之差。由此可见测定准确时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上一篇
为什么要编天文年历、航海年历和航空年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定岁时季节,早就研究了天体的运行规律,特别是太阳、月亮、大行星等天体的运行规律。人类对各天体进行多年观测,累积了许多宝贵资料,从而找出它们的运行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可以预先编算出若干年后各个天体的位置表,这就是天文历书。 我国的历算工
- 下一篇
为什么冬天日短夜长,夏天日长夜短!
一昼夜是24小时,地球自转一周,背太阳的时候是夜里,朝太阳的时候是白天。那么,为什么会产生昼夜长短之分呢? 地球一方面绕太阳公转,同时又绕着地轴在自转。如果地轴与公转的轨道平面成垂直的话,则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永远象下页图中那样,那么地球上各地昼夜的长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