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有的彗星会与太阳相撞

火烧 2016-11-02 07:20:25 1112
一则惊人消息刊登在报纸显著地位,大意说:1979年8月30日下午,一颗人造卫星在进行太阳风实验时,非常偶然地观测到一次彗星与太阳相撞的奇特现象。当时,彗星正以每秒280多公里的速度向太阳飞奔,由尘粒和气体组成的彗尾长500万公里以上。 报纸报道的是一颗不多

一则惊人消息刊登在报纸显著地位,大意说:1979年8月30日下午,一颗人造卫星在进行太阳风实验时,非常偶然地观测到一次彗星与太阳相撞的奇特现象。当时,彗星正以每秒280多公里的速度向太阳飞奔,由尘粒和气体组成的彗尾长500万公里以上。

报纸报道的是一颗不多见的掠日彗星,也就是或者穿越高温日冕、飞掠日面而过,或者撞击日面的彗星。前面提到的1979年掠日彗星,是由人造卫星最先发现的第一颗彗星,也是进行了比较详细观测和记录的第一颗掠日彗星。


计算结果表明,这颗掠日彗星大概在8月31日过近日点,近日点距离太阳中心约0.001天文单位,即约15万公里。太阳半径约70万公里,彗星的轨道近日点显然是在太阳内部,距表层以下约55万公里的地方。当然,彗星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穿过太阳表面,真的到达近日点的,它的归宿只可能是不顾一切地向太阳撞去,把自己撞得粉身碎骨。

如果查阅一下过去的记载,我们就会发现,1979年掠日彗星与太阳相撞的现象并不是绝无仅有的。正式编号为18871的掠日彗星就是这样,它轨道的近日点距离太阳中心只有27000公里,它在远没有到达近日点之前,就遭到了厄运:彗头在与太阳相撞时“灰飞烟灭”,残缺的彗尾也只存在了一二个星期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一颗彗星就这样被消灭了。

上面提到过的1979年和1887年彗星,都是克鲁兹掠日彗星家族中的成员,现在已经知道的至少有13颗。它们是:1668年彗星、1680年彗星、1843Ⅰ、1880Ⅰ、1882Ⅱ、1887I、1945Ⅶ、1963Ⅴ、1965Ⅷ、1970Ⅵ和1979年彗星,以及后来于1981年又发现的2颗新掠日彗星。它们大体上都在非常近似的轨道上运行,有的还是周期卫星,轨道的共同特点则是近日点离太阳很近,从数十万公里到数万公里。

如果我们把一般彗星称做太阳系的“流浪者”,那么,掠日彗星就是十足的“冒险者”。每逢有掠日彗星来到太阳附近时,不是像前面提到的那样迎头撞击太阳而产生悲壮的结局,就是为我们表演擦着太阳边缘而过的精彩的惊险动作。

由于这类彗星有可能跑到离太阳很近的地方,它们保持了一些难得的天文之最记录,1680年大彗星过近日点时,距离太阳表面只有23万公里,在此前后,它的亮度达到-18星等,比满月还亮100倍以上,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个天体(太阳除外)的视星等超过它的。这颗彗星的公转周期也长得可观,为8800年。

1843Ⅰ掠日彗星过近日点时,离太阳表面只13万公里,4天之后,它形成了一条出乎意料的长彗尾,达3.2亿公里,迄今这仍是彗尾长度的最高记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