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眼光看王安石变法 浅析王安石变法产生的影响
浅析王安石变法产生的影响
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王安石变法是一场由王安石倡导,宋神宗支持的社会改革运动,旨在改变北宋年间积弱积贫的社会格局,从而抑制土地兼并,解决三冗问题。但是王安石变法由于内因外因的双重因素最终以失败告终。对于王安石变法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变法有了一定的成效,有利有弊。下面来罗列下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王安石变法图片
一:积贫局面有了改善
王安石推行的一些列新法,都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包括青苗法,市易法等均是理财措施,这些新法都很大程度上都为国家的财政收入上添了一大笔。自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新法推出后,国库充盈,资金充裕,其变革期间所增加的收入足够北宋近20年来的花销,足以看出其成效有多大了。
二:积弱局面得到改善
王安石推行了一些列的军事新法,从而让整个国家的兵力强盛,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从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北宋军力,不但提高了军队的整体素质,也提高了军队作战能力,采用保马法,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优质的战马,供战争使用。
但是也有弊端,王安石上台后就对机构进行了改革,设立了很多新部门,如制置三司条例司,都提举市易司等等,当时北宋已经出现了冗官的现象,王安石还不断新开官僚机构,提拔大批人臣造成了机构重叠,问题加重。
二:加重农民负担
新法推行有利有弊,朝廷剥削官僚地主,地主剥削农民,变法没从根本上对症下药,最后导致百姓生活更加困苦与艰辛。
三:变法变味
王安石变法到后期被王安石培养的奸臣所利用,这些新起的官僚集团利用新法大肆敛财,扰民,本是为民的变法成为了扰民的变法。
王安石资料
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宋神宗时期其政治生涯达到了巅峰,世称王荆公。王安石于1021年出生,1086年去世,享年66岁,王安石被称为4大家(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
王安石雕像
王安石在21岁的时候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一直担任着地方官吏,且颇有建树,从此在北宋有着很好的名声。1058年,王安石针对其10多年为官经验第一次提出变法,要求对国家进行全盘改革,但是没有被宋仁宗所采纳。此后,王安石拒绝入仕,朝廷多次征召他依然找各种借口推辞不愿出仕。
1063年,王安石已经42岁,宋神宗即位,因为仰慕王安石的名气,于是重用了王安石。1069年,宋神宗同意变法,此后开始了长达16年的熙宁变法,又称之为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是一场全面的社会改革运动,由王安石发起,宋神宗做支持的变法运动,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格局,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也曾被两次罢相,最终辞官回乡开始了隐居生活。
抛去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作为,其在文坛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王安石在诗歌,散文,词都有涉猎,并且有着杰出的成就。王安石更是推动了诗文革新运动,扫除了宋初的浮华余风,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也有纰漏,他的作品杜绝了浮华,偏向于实用,但是这种对于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就远远不够了。
王安石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对其个人却是褒贬不一。
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
要论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历史对于王安石可谓是褒奖不一,王安石确实为北宋王朝的经济做出了杰出贡献,王安石的新法让整个北宋的财政得到了提升,但是王安石却也加速了整个北宋的灭亡,究竟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呢?
王安石塑像
王安石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他的拗脾气可是出了名的,从好的一面讲这是一个人的原则,不论外界因素怎么样都不改变立场,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讲王安石不听人劝,一味的坚持错误的原则也不止悔改,从而酿成了大错。王安石是一个不听人劝的人,而且在他的世界中容不得反对的声音。变法推行后,许多反对者站出来弹劾新法,弹劾王安石,上书新法不利民。王安石知道后,就向神宗拿了一份反对者名单,按照这份名单王安石做了一个举措就是党同伐异,不同意变法的人都被流放出了京城,拥护新法的人在王安石的举荐下得到了重用(不论此人人品如何,能力如何,只要同意都能平步青云)。
当百姓上书抱怨新法时,王安石则信誓旦旦的告诉神宗:民言不足畏,意思就是老百姓的话可以不用听,他们讲的都是废话。变法变法就是以民为本,民的需求都可以不考虑了,王安石就是在自己认定的事情下,不允许别人对其做法的半点怀疑与反对。
王安石变法的最终结局是国家富了,老百姓被压榨穷了,这从本质来说变法就已经失败了。
王安石年谱
何为年谱?年谱就是按照年月将某个人的一生所作所为进行记录叙述,并通过编年体裁的形式进行记载。年谱主要是其记载的人为主要核心,然后以年月为经纬,然后将其一年中发生的大事活动进行介绍,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年谱,到清代时期,年谱的使用达到了鼎盛时期。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王安石年谱。
王安石画像
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北宋已经开始有了年谱的普及。
1021年,也就是宋真宗天禧五年辛酉,王安石一岁
11月12日于江西抚州出生
1030年,仁宗天圣八年庚午,王安石10岁
王安石父亲王益调到韶州任殿中丞知,王安石随其前往。
1033年,明道二年癸酉,王安石13岁
王安石随同其父亲回到抚州临川参加祖母的葬礼
1036年,景v三年丙子,王安石16岁
服丧期满,王安石父上京,王安石随同。
1037年,景v四年丁丑,王安石17岁
王安石父任通判,王安石随同。
1039年,宝元二年己卯,王安石19岁
王安石之父,在任上去世
1042年,庆历二年壬午,王安石22岁
王安石参加科举中进士,同年任职淮南节度判官。
1046年,庆历六年丙戌,王安石26岁
任职期满,王安石不愿上京升值,自愿请求担任鄞县知县。
1051年,皇v三年辛卯,王安石31岁
任舒州通判
1054年,至和元年甲午,王安石34岁
此后王安石不愿出仕,直到九月任群牧司判官。
1057年,嘉v二年丁酉,王安石37岁
在常州任职太常博士
1058年,嘉v三年戊戌,王安石38岁
再次升职,任判官
1061年,嘉v六年辛丑,王安石41岁
王安石为工部侍郎,同时身兼多职
1063年,嘉v八年癸卯,王安石43岁
王安石母亲去世,葬于江宁。
1067年,治平四年丁未,王安石47岁
为翰林学士
1068年,神宗熙宁元年戊申,王安石48岁
宋神宗召见,入京
1069,熙宁二年己酉,王安石49岁
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推行新法
1070年,熙宁三年庚戌,王安石50岁
提拔了一大批新人,如韩绛等人,推行保甲法。
1072年,熙宁五年壬子,王安石52岁
推行保马法和市易法
1076年,熙宁九年丙辰,王安石56岁
其子去世,王安石被罢相,任判江宁府
1078年,元丰元年戊午,王安石58岁
被封为舒国公
1080年,元丰三年庚申,王安石60岁
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1084年,元丰七年甲子,王安石64岁
将其居住的半山园改建为寺庙
1085年,元丰八年乙丑,王安石65岁
宋神宗去世,新皇登基,王安石变法被废除
1086年,哲宗元v元年丙寅,王安石66岁
病逝,享年66岁。
王安石的别称
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创作除了春风有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千古佳句;其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发动了王安石变法,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格局;要问其王安石别称,列其称呼发现王安石共有6个别称,下面我们来分别罗列下。
王安石画像
称呼一:临川先生
王安石于1021年出生在抚州临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临川人,所以人们常常以其地名称呼王安石,称为临川先生。
称呼二:拗相公
这称呼来自于王安石的性格,历史上的王安石是个固执己见的人,在他的世界里不允许有反对的声音,而且性格执拗到就算错了他也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时候,跳出了很多反对的声音,这反对的声音反而成为了王安石坚定变法的动力与决心。其政敌司马光等人也对其评价:不晓事,又执拗耳。包括变法后期,造成了一些列的不好后果,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世人对其很是痛恨,于是为其取绰号拗相公。
称呼三:荆文公
这和王安石的封号与谥号有关,王安石被宋神宗封为荆国公,死后谥号为文,所以人们又以荆文公称呼。
称呼四:王文公
这是根据其谥号相称,王安石死后谥号为文,所以人们称之为王文公。
称呼五:王舒公
曾被封为舒国公,所以人称王舒公。
称呼六:半山先生

这是王安石的号,王安石字介普,号半山,所以人们也常以半山先生或者介普先生来称呼王安石。
相关文章
- 以现代眼光看王安石变法 揭秘:北宋历史简介之王安石变法
- 以现代眼光看王安石变法 揭秘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
- 以现代眼光看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 王安石变法内容祥析
- 以现代眼光看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动了谁的奶酪
- 以现代眼光看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为何会失败?:宋史称其“虎头牛耳”
- 以现代眼光看王安石变法 解读王安石变法失败遭嘲弄:宋史称其“虎头牛耳”
- 以现代眼光看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其中有什么历史因素
- 以现代眼光看王安石变法 为什么说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
- 以现代眼光看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悲剧:“改革派”也被逼成“保守派”
- 以现代眼光看王安石变法 揭秘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新法只是为给朝廷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