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与西周的历史 中国的历史:夏商的来源
中国的历史:夏商的来源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
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殷本纪》中记载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
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
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
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
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
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
夏部族大约是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以后逐渐兴起的。
有不少古代文献均把夏族追溯到颛顼。
其中《史记·夏本纪》与《大戴礼记·帝系》称鲧为颛顼之子,但还有某些文献说鲧是颛顼的五世孙。
这些文献表明,夏族很有可能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
一说夏族起源于川甘青三省交界处岷江上游的岷山山脉一带,而后逐渐沿随古汉水上游,经过渭水中下游东迁至晋南、豫西伊洛流域。
约公元前1600年,汤的军队打败了夏桀的军队,至此夏王朝灭亡,汤建立了商王朝。
汤,又名成汤或成唐,甲骨文称他为大乙。
商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力量逐渐壮大起来,至汤时,迁居于毫(今河南濮阳),进行灭夏的准备。
成汤于前1600年左右联合各方国和部落征伐夏桀。
出发前,汤发表誓师词,即今天保存在《尚书》里的《汤誓》。
夏桀面对汤的进攻,毫无准备,不战而逃,在南巢被囚而死,夏灭。
商汤在三千诸侯的拥戴下登上天子之位。
宣告商王朝的成立。
商汤汲取了夏桀的教训,以身作则,勤政爱民,受到各地诸侯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