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儿只斤·忽必烈 忽必烈简介_忽必烈简介_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简介_忽必烈简介_元世祖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孛儿只斤· 忽必烈(1215 年-1294 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 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 帝。蒙古尊号"薛禅汗"。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 1251 年,长兄蒙哥继大汗位,忽必烈受封为王。1252 年忽 必烈即奉命征讨大理。1260 年长兄去世,忽必烈在开平即汗 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 年, 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 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随后即 举兵南下,直至 1279 年灭南宋。1294 年正月,在大都病逝, 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折叠潜邸岁月忽必烈生于 1215 年 9 月 23 日。是铁木真之孙,拖雷的第四子,母亲为唆鲁禾帖 尼。有关忽必烈的童年、所受教育以及他早期生活的资料很 有限[1]。 折叠南征北战孛儿只斤· 忽必烈塑像 1251 年 7 月 1 日,忽必烈长兄蒙哥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 汗, 是为元宪宗, 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 “最长且贤” , 蒙哥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
忽必 烈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 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了“行 汉法”的主张。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还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学, “圣 度优宏,开白炳烺,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2]?。 ”1252 年,宋军攻打河南边地。忽必烈请准蒙哥在河南设经略司, 蒙哥任命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经略使。6 月,忽必烈前 往草原觐见蒙哥, 奉命率军征云南。 1253 年, 蒙哥分赏诸王, 忽必烈得到京兆封地。忽必烈建立京兆宣抚司。忽必烈率领 大军在六盘山度夏。秋天,大军经过临洮进入藏族地区,到 达忒刺(今四川松潘)地方。8 月,忽必烈率军从陕西出发, 进攻位于今云南等地的大理国;1254 年 1 月 2 日,忽必烈攻 克大理城,国王段兴智投降,忽必烈灭大理国。云南地区并 入大蒙古国版图。1256 年,忽必烈又增受怀孟州封地。1256 年夏天,以南宋扣押蒙古使者为理由,蒙哥正式宣布了攻击 南宋的意向。 忽必烈势力的发展, 引起蒙哥的疑忌。 1257 年, 蒙哥命阿蓝答儿等在关中设钩考局,查核京兆、河南财赋。 阿蓝答儿等从河南经略司、京兆宣抚司的官员中,罗织一百 余条罪状,旨在除灭忽必烈所信用的官员,削弱他的势力。
十二月,又亲自去朝见蒙哥。蒙哥见忽必烈来朝,相对泣下, 要他不必再作表白。1258 年农历七月,蒙哥率大军攻入四川 北部, 一路所向披靡, 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 1259 年初, 在合州城下攻势受阻。 1258 年 11 月 29 日, 根据蒙哥的旨意, 忽必烈在开平东北行祭旗礼,正式出兵启行南下攻宋,于次 年 8 月 2 日,忽必烈率军抵达河南汝南,继续向南宋进发,并派命杨惟中、郝经宣抚江淮。1259 年 9 月 3 日,忽必烈统 领中路军渡过淮河,攻入南宋境内,随后一路向南,在湖北 开辟新的战场,进攻长江中游的鄂州。折叠登基为帝孛儿只 斤· 忽必烈 1259 年 8 月 11 日, 蒙哥在四川合州钓鱼山病逝。 9 月 19 日, 在四川的忽必烈异母弟末哥派来的使者向忽必烈 宣布这个消息, 并请忽必烈北归继承帝位。 忽必烈则认为 “吾 奉命南来,岂可无功遽还?”于是进攻南宋,并多次获胜, 后来,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报,和林众臣谋立忽必烈 之弟阿里不哥,而且阿里不哥已经派阿蓝答儿在开平附近调 兵忽必烈简介, 脱里赤在燕京附近征集民兵, 使者催促忽必烈早日北还。 11 月 17 日,儒臣郝经上《班师议》 ,陈述必须立即退兵的理 由,坚定了忽必烈退兵北返的决心。

忽必烈声称要进攻南宋 首都临安,留大将继续对鄂州的围攻,增加对南宋的军事压 力,南宋丞相贾似道派使者请和,约定南宋割地,并且送岁 币,忽必烈于是在当日撤兵北返。1260 年 1 月 4 日,忽必烈 率军抵达燕京即今北京市,解散了脱里赤征集的民兵, “民 心大悦” 。忽必烈率军在燕京近郊驻扎,度过整个冬天,并 积极“忽必烈汗” 的传统蒙古文写法和诸王联络,准备在 1260 年春天召开库力台大会,举行登基大典。1260 年 5 月 5 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发 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 ,在诏书中,他自称为 “朕” ,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 。1260 年 6 月 29日,忽必烈发布《中统建元诏》 ,正式建年号“中统” 。1264 年 9 月 7 日,忽必烈发布《至元改元诏》 ,取《易经》 “至哉 坤元”之义,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 。12 月 18 日,忽必烈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忽必烈简介,从大蒙古国皇 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 皇帝。折叠攻灭南宋 1263 年五月,忽必烈升开平为上都, 作为驻夏的纳钵。
1264 年八月,又下诏燕京(金中都,金亡 后称燕京)仍改名为中都,作建都的准备。忽必烈建立“大 元”国号后,1272 年二月,采刘秉忠议,改中都为大都,宣 布在此建都。1273 年,大都宫殿建成。次年正月元旦,忽必 烈在正殿接受朝贺。元朝从此即定都在大都(北京市) 。大 都代替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至此以后, 明、清两代,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首都。1274 年,忽必烈命令 屯戍高丽的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率兵 15,000 人,大小战船 900 艘出征日本。在日军坚决抵抗下, 首战只获小胜,未能深入。不久,因台风将大部分战船毁坏, 加上已兵疲箭尽,元军只得仓促撤回。1275 年二月,忽必烈 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镰 仓幕府处死。这一消息直到 1280 年才传到元朝。于是,忽 必烈决心再次征讨日本。是年下半年,元朝征调军队(包括 结集南宋新附军) ,成立征东行省(亦称日本行省)主持征 伐大计。1276 年 2 月 4 日,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掌握全国性政权。1279 年 3 月 19 日,南宋海上流亡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
1281 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军兵分两路远征日本,但仍然失 败。折叠晚年去世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于 1281 年先他去世。 五年之后他亲自选定的皇位继承人真金早逝。或许由于这些 个人悲剧的刺激,忽必烈开始酗酒,并且毫无节制地暴饮暴 食。他的体重迅速增加,越来越肥胖,并被因酗酒而引起的 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与此同时,他的一些政策也遭到了失 败,至公元 1294 年 2 月 18 日(元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 日) ,忽必烈病逝。折叠编辑本段为政举措折叠政治体制忽 必烈恢复的行政机构治愈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创伤。宋朝 灭亡后,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而且还尽 一切努力得到了当时任职官员们的个人的效忠。在位期间, 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如董文炳(忽必烈称其为 董大) 、刘秉忠、张弘范等,任命色目大臣阿合马掌管国家 财政。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如在地方上建立行省, 中央设中书省,开创我国省制之端。他设立“司农司” 、 “劝 农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以劝农成绩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 标准,并令人编辑《农桑辑要》于至元二十三年颁行全国。 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开辟中外交通,在各地建立驿站, 巩固了对全国各地的统治。
折叠民族政策忽必烈力图与儒家 保持良好关系。在开始建设大都的 1267 年,他下令建造太庙并且制作祭奠祖先所需的祖宗牌位,而且他选定了国家的 历法,这是农业社会统治者必不可少的工作。他的王朝名称 的选择对于儒士将是一个最重要的信号。采纳富有汉地象征 的汉语名称将表示忽必烈希望和中国某些传统融为一体。 1271 年,在刘秉忠的建议下忽必烈从《易经》中选择了“大 元”作为国名。元的涵义是“乾元——天地万物的起源”或 者“原始力” ,但最重要的是,新朝代的名号直接出自汉族 传统经典著作之一。忽必烈赞同用传统的中国方式记载元朝 历史的建议,这也使他得到儒士的称赞。儒学重视过去,强 调利用历史经验指导行为,所以它为这种官方认可的编年史 工程提供了依据。他还建议朝廷在翰林院下建立翰林兼国史 院以搜集记录并且撰写辽史和金史。折叠宗教政策允许回回 人组成实际上自治的社团以回回宗师作为领导,由哈的为他 们解释穆斯林法律。回回居民区有他们自己的集市、医院和 清真寺,不禁止他们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也不禁止他们遵 循伊斯兰教意旨。事实上,忽必烈任命回回人在财政机构担 任重要职位并给予他们特权。他豁免他们常规的赋税,并且 招募他们担任汉人极少能够担任的达鲁花赤。
1264 年忽必烈 建立总制院管理吐蕃并监督政府和佛教僧徒的关系,八思巴 成为总制院的第一位行政长官。在敌对的佛教派别必里公派 领导的反叛中,八思巴在吐蕃的权威受到挑战,但 1267 年 忽必烈调兵帮助这位年轻的佛教教长恢复了权力。 1268 年忽必烈的军队打垮了持异议者后,他虽然恢复了八思巴的权 力,但又安置了一位蒙古人为吐蕃的宣慰使来帮助控制吐 蕃。 1258 年忽必烈在佛道辩论中对佛教的支持使他不为道教 所喜爱。然而他为道教驰名的法术所吸引,并承认他们对较 低阶层群众有吸引力。因此朝廷为建设道观提供资金,并向 他们提供佛教已得到的相同豁免和特权。一些道教领袖意识 到需要与佛教和蒙古人相容共处,并且首先寻求儒、佛、道 三家的和解。忽必烈甚至还寻求获得中国数量不多的基督教 徒和外国基督教徒的支持和协助。在忽必烈即位以前,基督 教使者已经到达蒙古宫廷,例如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和鲁 不鲁乞,而且几位工匠例如著名的手工艺人威廉·布涉曾为 大汗蒙哥服务过。但忽必烈采取更关切的态度邀请和招募外 国基督徒。折叠经济政策忽必烈发明了“钞”即纸币。他把 钞票引入流通领域,并使它成为财政的基础。1264 年,他颁 布了一条法令,公布了用纸币来计算主要商品的价值。
他的 第一任“理财”大臣是穆斯林赛夷阿札儿,他把钞票的发行 维持在合理的限度内。随后继任的几位大臣们开始轻率行 事,他们两人实行无限制的通货膨胀政策,使钞票贬值。在 聚敛钱财时,他们采取多次兑换钱币的方式和建立了重利专 卖的办法。阿合马于 1282 年被暗杀,他死后受到忽必烈的 贬责。桑哥因贪污被处死。为了阻止原钞票的下跌,有必要 发行新的钞票,以免轮到新币贬值。这也许是忽必烈最初使用“钞”时始料未及的事情。折叠控粮政策为了备荒,忽必 烈恢复了王安石之后被取消的国家控粮的政策,在丰年,国 家收购余粮,贮藏于国仓。当荒年谷价上涨时,开仓免费分 发谷物。他还组织了公众救济,将稻米和玉米定期分发给急 需的家庭。1260 年法令要求地方长官对老学者、孤儿、病弱 者提供救济。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折叠总评忽必烈作为一 个征服者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浩劫,但在历史上仍能 获得不错的评价。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 他是少数能够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虽 来自游牧民族,但十分重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北京大 学历史系教授张帆认为,忽必烈的“历史功绩”在于他接受 了汉文化。马可·波罗将忽必烈尊崇为“诸君主之大君主或 皇帝” ,称赞忽必烈是“人类远祖阿丹(Adam)以来迄于今 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 ,并认为 这是“彼实有权被此名” 。
折叠历代评价郝经:今主上应期 开运,资赋英明,喜衣冠,崇礼乐,乐贤下士,甚得中土之 心,久为诸王推戴。稽诸气数,观其德度,汉高帝、唐太宗、 魏孝文之流也。董文用:世祖皇帝仁孝英明,睿谋果断。爰 从潜邸,有志斯民,植根干而佐理皇纲,聘耆德而讲明治道。 始平大理,再驾长江,过化存神,有征无战。迨其龙飞滦水, 鼎定大都,革弊政以维新,扩同仁而一视。规模宏远,朝野 清明。内则肇建宗祧,创设台省,修举政令,登崇俊良;外则整治师徒,申严边将,布扬威德,柔服蛮荒。加以圣无不 通,明靡不烛,守之以勤俭朴素,养之以慈惠雍和。收揽权 纲,综核名实,赏罚公而不滥,号令出以惟行。万汇连茹, 群雄入彀,削平下土,统正中邦。慕义向风,声教实朔南之 暨;梯山航海,职贡无遐迩之殊。方且开学校而劝农桑,考 制度而兴礼乐。国号体乾坤之统,书画焕奎壁之文。罄所有 而酬战功,不待计而救民乏。听言择善,明德缓刑。钦福锡 民,遇灾知惧。得《洪范》惟皇之理,过周宣修政之勤。以 致时和岁丰,民安吏职。盖帝德克周于广运,故至公均被以 无方。可谓文致太平,武定乱略,继一祖四宗之志,兼三皇 五帝之功。朱元璋:①元自世祖混一天下,宽恤爱人,亦可 谓有仁心矣。
②昔中国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余年,后其 子孙不能敬天爱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于漠北,凡达 达、回回、诸番君长尽平定之,太祖之孙以仁德著称,为世 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百年之 间,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民康 物阜。③惟神昔自朔土,来主中国,治安之盛,生餋之繁, 功被人民者矣。宋濂: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 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 远矣。邵远平:遂辟雄图,混一中外;德威所指,无远弗届; 建号立制,垂模一代;崇儒察奸,旋用旋败;英明克断,用 无祗悔。毕沅:帝度量恢廓,知人善任使,故能混一区宇,扩前古所未有。惟以亟于财用,中间为阿哈玛特、卢世荣、 僧格所蔽,卒能知其罪而正之。立纲陈纪,殷然欲被以文德, 规模亦已弘远矣。魏源:元之初入中国,震荡飘突,惟以杀 伐攻虏为事,不知法度纪纲为何物,其去突厥、回纥者无几。 及世祖兴,始延揽姚枢、窦默、刘秉忠、许衡之徒,以汉法 治中夏,变夷为华,立纲陈纪,遂乃并吞东南,中外一统。 加以享国长久,垂统创业,轶辽、金而媲汉、唐,赫矣哉! 且其天性宽宏,包帡无外。阿里不哥及海都、笃哇诸王,皆 亲犯乘舆。
对垒血战,力屈势穷,一朝归命,则皆以太祖子 孙,大朝会于上都,恩礼宴赉如初。当南北锋焰血战之余, 或离间以侍郎张天悦通宋而不信。敕南儒被掠卖为奴者,官 赎为民。所获宋商、宋谍私入境者,皆纵遣之而不诛。置榷 场于樊城,通宋互市,弛沿边军器之禁。其长驾远驭如是。 宋幼主母子至通州,命大宴十日,小宴十日,然后赴上都。 除弘吉剌皇后厚待之事别详《皇后传》外,其母子在江南庄 田,听为世业。其后文宗时市故全太后田为大承天寺永业, 市故瀛国公田为大翔龙寺永业,直至顺帝末,始夺和尚赵完 普之田归官,直与元相终始。宋之宗室如福王与芮等,随宋 主来归,授平原郡公,其家赀在江南者,取至京赐之。此外 宗室多类此。即奸民冒称赵氏作乱者,从不以累及宋后,其 优礼亡国也如是。思创业艰难,移漠北和林青草丛植殿隅, 俾后世无忘草地。又留所御裘带于大安阁以示子孙。武宗至大中尝诣阁中发故箧阅之,则皆大练之服。西域贾胡屡献牙 忽大珠,价值数万而不受。宫闱肃穆,无艳宠奇闻。至元八 年,平滦路昌黎县民生男,夜中有光,或奏请除之,帝曰: “何幸天生一好人,奈何反生妒忌! ”命有司加恩养。伯颜 伐宋, 谆谆命以曹彬取江南不戮一人为法。
其俭慈也又如是, 非命世天纵而何?惟功利之习不能自胜于中,故日本、爪哇 之师远覆于海岛,王、阿、桑、卢掊克之臣相仍于覆辙,盖 质有余而学不足欤!曾国藩: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 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 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曾廉:世祖 崇儒重道,而特进言利之臣,三进三乱而讫不悟,岂非其明 有所蔽耶?然其不欲剥民亦审矣。殆以为自我作则,将上下 均足,堪为后世经制也。呜呼!以世祖之仁,乘开国之运, 而言利之弊,若此,然则利其有可言者耶?至其任中书枢密 而重台纲,法纪立矣。国治民安是在知人哉!孙中山:秦皇 汉武、元世祖、拿破仑,或数百年,数十年而斩,亦可谓有 志之士矣。拿破仑兴法典,汉武帝纪赞,不言武功,又有千 年之志者。屠寄:汗目有威棱,而度量弘广,知人善任,群 下畏而怀之,虽生长漠北,中年分藩用兵,多在汉地,知非 汉法不足治汉民。故即位后,引用儒臣,参决大政,诸所设 施,一变祖父诸兄武断之风,渐开文明之治。惟志勤远略, 平宋之后,不知息民,东兴日本之役,南起占城、交趾、缅甸、爪哇之师,北御海都、昔里吉、乃颜之乱。而又盛作宫 室,造寺观,干戈土木,岁月不休。
国用既匮,乃亟于理财, 中间颇为阿合马、卢世荣、桑哥之徒所蔽,虽知其罪而正之, 闾阎受患已深矣。柯劭忞:蒙古之兴,无异于匈奴、突厥。 至世祖独崇儒向学,召姚枢、许衡、窦默等敷陈仁义道德之 说,岂非所谓书生之虚论者哉?然践阼之后,混壹南北,纪 纲法度灿然明备,致治之隆,庶几贞观。由此言之,时儿今 古,治无夷夏,未有舍先王之道,而能保世长民者也。至于 日本之役,弃师十万犹图再举;阿合马已败,复用桑哥;以 世祖之仁明,而吝于改过。如此,不能不为之叹息焉。
相关文章
- 庆云寺在哪 忽必烈赐钟庆云寺
- 孛儿只斤·忽必烈 盘点古代十大吃货皇帝:赵匡胤、忽必烈均上榜!
- 江湖斗得过朝廷吗 打仗天才忽必烈为什么能灭掉南宋朝廷统一中原
- 捡到的黄金能不能带 農民撿到忽必烈聖旨金牌,專家無人認識,被金店用強酸融掉
- 孛儿只斤·忽必烈 忽必烈本未想灭宋,错误在于宋的一方
- 元太祖忽必烈 忽必烈电视剧全集高清,忽必烈传奇/建云风云电视剧 出来那么久了
- 孛儿只斤·忽必烈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 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什么人 圖說北京:元世祖忽必烈改元中都為元大都並定為國都
- 孛儿只斤·忽必烈 忽必烈第一次远征日本为何最后却败了?
- 拖雷和忽必烈 忽必烈为什么要违背成吉思汗的遗志将佛教立为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