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译文 《白居易诗选 长相思》(白居易)译文赏析
《白居易诗选 长相思》(白居易)译文赏析
白居易诗选 长相思 白居易 系列:白居易诗选|白居易诗集 白居易诗选 长相思1
【原文】 汴水流2,泗水流3,流到瓜洲古渡头4,吴山点点愁5。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 1长相思:词牌名,用《古诗·孟冬寒气至》:「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为名。 2汴(bian)水:又名汴渠,自荥阳与黄河分流,向东南汇入淮河。 3泗(si)水:发源于山东泗水县,流经曲阜、徐州等地,至洪泽湖附近入淮河。 4瓜洲古渡:在江苏扬州市南长江北岸。瓜洲本为江中沙洲,沙渐长,状如瓜字,故名。 5吴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

【译文】 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遥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频频含羞,凝聚著无限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赏析】 相思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历代诗家文人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古诗中多用「长相思」三字,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上言长相思」、「著以长相思」、「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等。南朝陈后主、徐陵、江总,唐李白等都有拟作。内容多写女子怀念久出不归的丈夫。至于白居易这首《长相思》,则有其特定的相思对象,即他的侍妾樊素。 樊素善歌《杨柳枝》,因又名柳枝。因为种种原因,樊素自求离去,白氏在《别柳枝》绝句中说:「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作者对于樊氏的离去十分伤感。这首《长相思》词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樊素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所以作者想像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他便于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然而那不过是空想,他只能倚楼而望,以回忆昔日的欢乐,遣散心中的郁闷而已。 这篇作品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