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超级火山喷发后果 7.4万年前超级火山喷发真的造成了人类濒临灭绝吗
7.4万年前超级火山喷发真的造成了人类濒临灭绝吗
7.4万年前超级火山喷发真的造成了人类濒临灭绝吗
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人类,目前已知的是在东非大裂谷附近发现的300万年前的人类骨骼化石,我国最早的人类一般认为是180万年前云南元谋县的人类化石。
至于7万年前,大约是早期智人生活的年代,1976年在许家窑人1956年在湖北长阳县先后发现了 6万年前的人类遗迹。并未出现什么人类濒危的说法。
人类使哪些鸟类濒临灭绝?是怎样使鸟类濒临灭绝
中国已经濒临灭绝的鸟如黑鹳、白鹳、朱鹮、黄腹角雉、黑颈鹤、白鹤、丹顶鹤、赤颈鹤、大天鹅、小天鹅、中华秋沙鸭等.
世界上已经濒临灭绝的鸟,如:黑脸琵鹭,喀鸪(KāGū),印度兀鹫,澳洲大鸟,北美候鸽,非洲特有的珍稀鸟类品种灰色皇冠鹤,南极企鹅中已有10种濒临灭绝.
全世界9775种鸟类中已有1212种濒临灭绝.这一数字相当于所有鸟类的1/8,其中179种鸟类面临严重威胁,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另外688种目前已经非常罕见.全球几乎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种或一种以上鸟类面临灭绝.在某些地区,鸟类濒临灭绝的种类非常集中,如南美安第斯热带地区,巴西大西洋海岸森林地区,东喜马拉雅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和东南亚岛国.
各种鸟类受到的灭亡威胁程度不等,其中信天翁所受威胁最大,95%信天翁濒临灭绝.60%鹤类、29%鹦鹉、26%野鸡和23%鸽子濒临灭绝.有966种受到全球性威胁的鸟类每种已不足1万只,502种鸟类每种已不到2500只.最为危险的77种鸟类每种已不到50只
地球上曾经有过16万种鸟,第三纪是鸟类的鼎盛时期.更新世4次大的冰期中,约有25%的鸟类绝灭消失.更新世晚期人类出现以后,平均每83年有一种鸟绝迹.1600年~1900年的300年间,绝灭鸟类90种.
在鸟类濒临绝种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其次是外来引入种竞争、国际性贸易、污染等.
根据调查和估算,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与它伴生的90种昆虫、35种植物、2~3种鱼类随之消失;同时,每两种鸟类消失,必然会有一种哺乳类随着绝迹.
超级火山喷发会对全球气候造成什么后果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此外,它们还会滤掉某些波长的光线,使得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就像蒙上一层光晕,或是泛着奇异的色彩,尤其在日出和日落时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好多动物濒临灭绝对我们造成了什么影响?
每一种生物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生活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群落中,维持着微妙的生态平衡。如果某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了,就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甚至带来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例如,蜘蛛是一种节肢动物,种类很多,这种相貌丑陋的小动物多以捕食昆虫为生。有关资料表明,仅在英国,蜘蛛每年吃掉的昆虫(大多数是害虫)比英国全国人口的总重量还大,所以,假如蜘蛛从地球上消失了,地球上那些有害昆虫岂不泛滥成灾吗?
濒危动物是科学研究的试验材料,在动物学、进化学、生态学、遗传学、现代医学、仿生学等学科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我国驯养繁殖的数万只食蟹猴和猕猴,绝大多数都被用作实验动物或用来生产抗病防病的疫苗。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动物园以及博物馆收藏、陈列或展出濒危动物的标本,对科研教学、宣传教育、执法活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既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又有难以估价的环境价值、科研和精神价值。
濒临灭绝的鸟类有哪些?人类是怎样使鸟类濒临灭绝?
北美洲的象牙嘴啄木鸟;
亚洲东北部的冠麻鸭;
非洲东部的粉鸠;
新西兰的泰卡秧鸡;
澳洲的鸮鹦鹉。
以上鸟类的数量都极其稀少,有些已多年未见,即使存世也只在10只以下,可谓是最濒临灭绝的珍禽。
至于受国际贸易公约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的稀少鸟类种类则相对比较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到2100年,约950种到1800种鸟类将因为全球变暖和栖息地被破坏而濒临灭绝,而目前这些鸟类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被列为濒危鸟类。
为什么没有超级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volcanic eruption)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 【1、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如分布于中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迭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属裂隙式喷发。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在大陆上只有冰岛可见到此类火山喷发活动,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 【2、中心式喷发】 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 (1)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像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粘度小,易流动。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夏威夷诸火山为其代表,又称为夏威夷型。这类火山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 (2)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1902年12月16日,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它喷出的岩浆粘稠,同时喷出大量浮石和炽热的火山灰。这次造成26000人死亡的喷发,就属此类,也称培雷型。 (3)中间式: 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伴有歇间性的爆发为特征。以靠近意大利西海岸利帕里群岛上的斯特朗博得火山为代表.该火山大约每隔2-3分钟喷发一次,夜间在50公里以外仍可见火山喷发的光焰,故而被誉为“地中海灯塔”。又称斯特朗博利式。有人认为我国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火山属于这种类型。 【3、熔透式喷发】 岩浆熔透地壳大面积地溢出地表,称为熔透式喷发。这是一种古老的火山活动方式,现代已不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在太古代时,地壳较薄,地下岩浆热力较大,常造成熔透式岩浆喷出活动。 【火山喷发三个阶段】 1、气体的爆炸 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2、 喷发柱的形成 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喷发柱又可分为三个区: (1)气冲区:它位于喷发柱的下部,相当于整个喷发柱高度的十分之一。因气体从火山口冲出时的速度和力量很大,虽然喷射出来的岩块等物质的密度远远超过大气的密度,但它也会被抛向高空。气冲的速度,在火山通道内上升时逐渐加快,当它喷出地表射向高空时,由于大气的压力和喷气能量的消耗,其速度逐渐减小,被气冲到高空的物质,按其重力大小在不同的高度开始降落。 (2)对流区:位于气冲区的上部,因喷发柱气冲的速度减慢,气柱中的气体向外散射,大气中的气体不断加入,形成了喷发柱内外气体的对流,因此称其为对流区。该区密度大的物质开始下落。密度小于大气的物质,靠大气的浮力继续上升。对流区气柱的高度较大,约占喷发柱总高度的十分之七。 (3)扩散区:位于喷发柱的最顶部,此区喷发柱与高空大气的压力达到基本平衡的状态。喷发柱不断上升,柱内的气体和密度小的物质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扩散,故称其为扩散区。被带入高空的火山灰可形成火山灰云,火山灰云能长时间飘流在空中,而对区域性的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灾害。此区柱体高度占柱体总高度的十分之二左右。 3. 喷发柱的塌落 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决定喷发柱塌落快慢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1)火山口半径大的,气体冲力小,柱体塌落的就快; (2)若喷发柱中岩屑含量高,并且粒径和密度大,柱体塌落的就快; (3)若喷发柱中重复返回空中的固体岩块多,柱体塌落的就快; (4)喷发柱中若有地表水的加入,可增大柱体的密度,柱体塌落的就快。反之,喷发柱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塌落的就慢。 火山喷发并非千遍一律,像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那样的喷发,事前熔岩已静静地流出,由于熔岩流动缓慢,因而只破坏财产而没有危及生命。而像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那样的火山碎屑喷发或蒸气爆炸(或蒸气猛烈爆发),则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火山喷发的产物,更是火山喷发的动力。从岩浆的产生到火山喷发的整个过程,挥发性物质的活动无一不在起作用。 英国科学家认为超级火山喷发可能毁灭人类 英国科学家认为:人类有可能在一次超强度的火山喷发中毁灭。大不列颠公共大学的斯蒂芬·塞尔夫在一次答电子杂志记者问时称,目前还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这种灾难。当前科学家们正在忙着制定种种抵抗“外部威胁”的战略,比如说如何阻止小行星同地球相撞,却很少去考虑主要危险有可能来自地球内部。 地球物理学家们断言,有些火山的喷发强度要比过去的大好几百倍,而且地球在出现文明前不久曾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 美国地质学家早些时候曾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不太深的火山灰死层,认为其形成的原因是发生在62万年前的一次超级火山喷发,结果是至今这里还可以见到一些漏斗形的大坑,它们都是那些毁灭性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破火山口。 在写给英国政府自然灾害工作小组的报告中对这种超级火山喷发所造成后果曾有过详细的描述———很大一片地域会被熔岩覆盖,而且撒向大气层的尘土和灰烬将会使不少阳光到达不了地球表面,这无疑会使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变化。 据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拉姆皮诺称,发生于7.4万年前的苏门答腊火山的超强度喷发曾导致全球变冷和北半球3/4的植物毁于一旦。 【火山的危害】 最具威力、最壮观的火山爆发常常发生在俯冲带。这里的火山可能在沉寂达数百年之后再度爆发,而一旦爆发,威力就特别猛烈。这样的火山爆发常常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影响全球气候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此外,它们还会滤掉某些波长的光线,使得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就像蒙上一层光晕,或是泛着奇异的色彩,尤其在日出和日落时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破坏环境 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 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象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 岩石虽被火山灰云遮住了,但火山刚爆发时仍可看到被喷到半空中的巨大岩石。 重现生机 火山爆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十分深远。土地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它能孕育出各种植物来供养万物。如果火山爆发能给农田盖上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对农民来说可真是喜从天降,因为这些火山灰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 1、熔岩崩解后,杂草苔类开始冒出来。 2、绳状熔岩流过的山坡长出蕨类植物。 3、火山灰让周围的土地肥沃,当地的葡萄年年丰收
千百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形成了这里奇什么的地形
奇特的地形
濒临灭绝
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
76科300余种植物濒临灭绝
以上资料只是人类目前所知,不知道还有多少不知名的物种正在消失。
你是否知道地球上动物种类正在急剧减少,一个接一个,一种接一种都消失了.地球上的生物原本自然形成食物链而互相依存.有人问如果这世界上只剩下人类,人类还能支撑多久?请看令人忧心的近年动物灭绝记载:渡渡鸟(印度,1781),蓝马羚(南非,1799),马里恩象龟(舌塞尔,1800),大海雀(大西洋,1844),欧洲野马(欧洲,1876),斑驴(亚洲,1883),白臀叶猴(中国,1893),旅鸽(北美,1914),佛罗里达猴(北美,1917),卡罗莱那鹦鹉(北美,1918),中国犀牛(中国,1922),高加索野牛(欧洲,1925),巴厘虎(印尼,1937),红鸭(印度,1942),普氏野马(中国,1947),袋狼(澳洲,1948),冠麻鸭(亚洲,1964),爪哇虎(印尼,1972)……也有材料谈到我国频临灭绝的动物如:糜鹿(全世界3*!000头),华南虎(50头),雪豹(1*!000~2*!000头),扬子鳄(1*!500只),白暨豚(100只),大熊猫(1*!000只),黑犀牛(3*!500头)指猴(9只),绒毛蛛猴(100只),滇金丝猴(1*!000只),野金丝猴(700只),白眉长臂猴(70只).
1 动物有益于人类
地球上人类起源与动物起源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时间相隔不算太长.人类形成后依赖林果渔猎以生存和进化.后来发展了农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畜牧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生产上去了,有剩余价值可以剥削,于是原始社会进步到奴隶社会.
人类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复杂.人和动物在地球食物链中互争口粮又互相依存,接触频繁.一般按人类需要分其为6类:
1.1 食品动物(Food Animals) 供应人类丰富营养来源的肉、乳、禽、蛋、鱼等.
1.2 役用动物(Labor Animals) 马、驴、骡、骆驼等.骑、驮、拉,被誉为"不要能源”的动力,有战略意义.
1.3 经济动物(Economic Animals) 生产羊毛、裘皮、皮革等.如绵羊、长毛兔、海狸鼠、黄鼬、蓝狐等.
1.4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 以科学实验为目的、定向培育出的特种动物,有严格遗传学和生物学要求,目前以小鼠、大鼠、豚鼠、仓鼠为代表.
1.5 医用动物(Medical Animals) 生物制品原料如血清马、鸡胚等;检测工具如家兔;中药原料如鹿(茸)、熊(胆)、牛(黄)、马(宝)、虎(骨)等.
1.6 观赏动物(宠物,Pet) 猫、狗、鹦鹉、金丝雀、金鱼等.动物园、马戏团动物皆属之.
2 动物对人类也有有害一面
动物约有200种传染病、80种寄生虫病,其中半数可以感染给人.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这类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定名为Zoonoses,原意是"动物源性病”,其后WHO/FAO联合专家委员会又把它界定为"在人类与脊椎动物之间可以自由传播的疾病”.
灭绝的意思:某支生物谱系的演化终结或整支谱系的消亡。当一个物种的最后一个个体死亡后,称该物种灭绝。
濒临:接近;靠近
濒临灭绝就是说这种生物的数量已经非常少了,它们快要在地球上消失了。

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真的是陨石造成的吗
目前全世界古生物学界普遍接受小行星撞击灭绝论,因为这是唯一个有一定证据的假说,像是超新星爆炸,火山爆发,气候突变,有毒植物,哺乳动物对恐龙蛋的破坏等等都是其中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