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胡林翼 清末名臣张之洞“屠财”而不“图财”
清末名臣张之洞“屠财”而不“图财”
清末官场流传一则评价:袁世凯屠民,岑春煊屠官,张之洞屠财。我在《张之洞传》(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书里看到此说,好象是民间传闻,没有更准确的出处。那意思是说,袁世凯滥杀平民,岑春煊猛劾tan官,而张之洞花钱如水。这最后一位是位好官。
我最近闲翻《张之洞年谱长编》(吴剑杰编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二○○九),发现张之洞其实是屠财而不图财。他曾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都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而其时也正是中国向世界学习,兴办洋务的时候。那种风气大开,人心思变的情况,在3xm中文网上也是少有的。他那二三十年,在广州,在武汉,在南京,每天处理的要务就是修铁路,办铁厂煤矿,造枪炮子弹,办官钱局,办造成币局,办工厂,办学校,造轮船,修码头,办海军学校和陆军学校以及学洋务的学校,等等。这就要向各方大员联系,以至向中国驻外使节(如当时的钦差大臣)联系商量,借钱,聘人,请洋教员、洋教官,研究合资问题、分配问题,贷款还款及利息问题。为此就要向朝廷报告示,向各省镑部官员商量恳请。
www.3xm.com.cn我看这部《年谱长编》里大量记载的就是这样的各种公文信件。如果总起来讲,这就象是今天我们说的经济建设问题,其实主要是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问题。这当然要花钱,而且要花许多钱。也许张之洞以一介书生,在花钱时花过不应花的钱,或者是冤狂钱。那也许可以说是一定的。大把大把的花钱,在当年闭塞的中国,谁见过,谁又懂得呢?所以说他“屠财”,也就是糟蹋钱,浪费钱的意思吧。这一定会有的。但是,一直到解放前的中国,广东、江苏和武汉的那点工业基础,还不就是当年清末洋务派搞起来的吗?其中就有张之洞。如果责之过严,那是不公平的。张之洞当时所掌握的财权极大,如果想贪污,想受贿,那真能大大发财。而且,以他的声势和实权,包括兵权,谁敢管,谁又管得了?朝廷也得有所顾忌呢。

可是同时我也看出来,张之洞并不“图财”。也就是说,他不是往自己腰包里装,他不贪污。我参阅汪南垣《记张之洞》,有云:“其人好大喜功,不谨细行,又盛气凌人,故毁之者亦不乏。”这应是公正之论。我见《年谱长编》里有两次记他过生日和情况。一在一八九七年九月,都是皇太后赏给“御笔”的字画,等等。没有见他的下属“送礼”。在那几天里,上海《申报》报道有他的下属来贺,“设席一百八十二席款之”。他的手下人去函辩驳,说并无此事。“寿辰之是属员来辕祝嘏,不特未设一宴款待,且并示出见一客受贺,即署内文案委员亦未得见。所有礼物,一概未收,即寿帐寿联,亦全数璧还,依照汤文正故事,录其诗词文,还其屏联。……”我是相信这通辩解的。末尾的细节很真。汤文正就是清初当过总督的大学者汤斌。那时候为人祝寿,送去寿联寿帐,是精致的小屏风,上写祝文,或千a里zl马fe学5术5大幅锦缎,上面缝上祝贺联语。这也都是较为贵重的东西。而退还的办法也巧妙,就是把寿联寿帐上的诗文抄下来留存,作为纪念,而把贵重之“载体”退还。以张之洞的脾性,他是可这样做的。我看他在一九○六年七十岁生日时,只收了皇太后赐他的御笔字画,如此而已。张在“屠财”一事上,好像有过有趣的议论。据《郑孝胥日记》(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南皮语余曰:李鸿章在北洋,创办海军、学堂诸事虽无大效,然犹胜当世督抚也。前辈中能用钱而不妄费,兼肯考究时务者,……沈、丁以外,则无人矣。”张在武汉阅兵时,下令文武官员“一概不准坐轿,……本部堂以下及各员,均各自带食物干粮。”“本部堂”就指自己,以身作则。此令,以后“岁岁行之”。那时张已是六十三岁的人,他原是书生一个!就在那前后几年,他下令,凡是“到任礼、寿礼各目及门包小费”“一律裁革永禁。”那是非常严厉的。《大清畿辅先哲传?张之洞传》上说,张死后,“家无一钱,惟图书数万卷”。当然,还有五百万字的著述。我读周劭《中国明清的官》(辽宁教育出版社),书里也举那位汤斌:“曾做过封疆大吏的江苏巡抚和吏部尚书,死后却穷得无以为殓,随身敝衣之外,只余碎银数。”又说张之洞:“身后竟可说是‘萧条’二字”。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著作《书目答问》到现在还是治国学的重要参考书,学者们对此也不陌生。一代书生,一代大吏,在晚清的一潭烂泥里,能如此,实不易。我很佩服他:他在钱山钱海里点滴不沾,屠财而不图财,真是难得。
相关文章
- 穆彰阿曾国藩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官职是什么?曾国藩为官之道大揭秘
- 晚清四大名臣胡林翼 张之洞简介,晚清张之洞是如何征服慈禧连升四级的?
- 晚清四大名臣胡林翼 揭秘:晚清名臣张之洞为什么会举行四次葬礼?
- 晚清四大名臣胡林翼 晚清的中兴名臣之一曾国藩是位什么样的清官?
- 晚清四大名臣胡林翼 晚清四大名臣之曾国藩为何一生中四次拒绝称帝?
- 晚清四大名臣胡林翼 另类名臣沈葆桢:怎对引荐人曾国藩“忘恩负义”?
- 曾国藩有多可怕 揭名臣曾国藩最可怕的两大“板斧”:杀人与洗脑
- 晚清四大名臣胡林翼 另类名臣沈葆桢:怎对引荐人曾国藩“忘恩负义”
- 晚清四大名臣胡林翼 揭晚清名臣曾国藩和两个妓女的风花雪月
- 晚清四大名臣胡林翼 名臣曾国藩的智慧: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