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咸丰长得像 奕譞与咸丰的关系,
奕譞与咸丰的关系,
道光皇帝,咸丰皇帝,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的爸爸,光绪皇帝的关系
光绪帝的父亲是爱新觉罗·奕譞,道光帝是咸丰帝、奕譞、慈禧(因慈禧是咸丰帝的嫔妃,所以她跟道光帝的关系随咸丰帝)的父亲,光绪帝的祖父。
咸丰帝是奕譞的亲兄弟,慈禧的夫君,光绪帝的伯父。奕譞是光绪帝的父亲,慈禧的小叔子。慈禧是光绪帝的婶婶。
1、道光帝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年号道光。
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2、咸丰帝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3、慈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4、奕譞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光绪帝生父。
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5、光绪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慈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旻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譞
咸丰皇帝的几个兄弟叫什么
咸丰皇帝有九个兄弟。分别是: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皇次子 爱新觉罗·奕纲、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皇五子 爱新觉罗·奕誴、皇六子爱新觉罗·奕欣、皇七子爱新觉罗·奕譞、皇八子爱新觉罗·奕詥、皇九子爱新觉罗·奕譓。
1、爱新觉罗·奕欣
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
咸丰年间,奕欣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欣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欣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欣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
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谥号为“忠”。其孙溥伟袭封恭亲王爵位。
2、爱新觉罗·奕詥
奕诒,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八子,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笔帖式灵寿女。道光二十四年生钟端亲王奕诒,时为琳妃。
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一月初四日,享年25岁,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奉旨以从子(载涛)为嗣。
与皇七子醇贤亲王奕譞、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及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为一母所生。
扩展资料
咸丰皇帝的轶事典故:
《清朝野史大观》有几则关于旻宁生活简朴的逸闻:
旻宁即位后,内府依例给他40方砚,砚后镌有“道光御用”四字。旻宁认为太多,闲置可惜,便将它们分给了臣下。
以前皇帝用笔须送紫毫中最硬的。笔管上刻有“天章”、“云汉”字样。旻宁觉得不合用,让户部尚书英协揆到坊间买一般常用的纯羊毫、兼毫两种。
旻宁穿的套裤,膝盖处破了,让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绸,这就是一般说的打掌。臣子效法他。一次,他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裤子膝盖处有补缀痕迹,便问:“你的套裤也打掌吗?”曹振镛回答:“裤子易做,但花钱多,所以也打补丁。”
旻宁又问:“你裤子打掌要多少钱?”曹说:“要三钱。”旻宁说:“你们在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还要五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旻宁
慈禧太后与清朝最后四个皇帝的关系?
首先清楚清朝最后四个皇帝依次为咸丰、同治、光绪、溥仪(宣统)。
慈禧为咸丰的妃子,也就是咸丰的老婆 同治的亲生母亲 光绪的伯母兼姨母,后来成养母(这个说来比较巧,因为慈禧妹妹嫁给了咸丰弟弟,并在同治死后把光绪过继来当儿子) 溥仪跟慈禧没有血缘关系。简单的说是慈禧的小叔子奕譞的孙子。奕譞除了跟慈禧妹妹生了光绪,还跟侧福晋生了载沣,溥仪就是载沣的儿子。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四者之间有怎样的血缘关系?
咸丰帝是同治帝的父亲,光绪帝的叔叔,宣统帝的堂祖父,同治帝是光绪帝的堂兄,宣统帝的叔叔,
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都属于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一脉。
1、道光帝→咸丰帝(道光帝四子)→同治帝(咸丰帝儿子)。
2、道光帝→爱新觉罗·奕譞(道光帝七子)→光绪帝(爱新觉罗·奕譞二子)
3、道光帝→爱新觉罗·奕譞(道光帝七子)→爱新觉罗·载沣(爱新觉罗·奕譞五子)→宣统帝(爱新觉罗·载沣之子)。
扩展资料:
家族世系:
1、爱新觉罗·旻宁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年号道光。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和爱新觉罗·奕譞的父亲。
2、爱新觉罗·奕詝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同治帝生父。
3、爱新觉罗·奕譞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4、爱新觉罗·载淳
爱新觉罗·载淳 (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
5、爱新觉罗·载湉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6、爱新觉罗·载沣
爱新觉罗·载沣(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字伯涵,号静云,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清宣宗道光帝之孙,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五子,光绪帝载湉异母弟,宣统帝溥仪生父,清朝宗室,于宣统年间任监国摄政王。
7、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曜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
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旻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皇帝有几个兄弟姐妹
一、兄弟(道光皇帝的儿子)
1、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1808-1831年) 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时为旻宁藩邸使女。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四月二十一日奕纬生,卒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四月十二日,年二十四岁,谥“隐志”。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嘉庆帝封其为多罗贝勒,旻宁登基后降居皇子位。咸丰即位后,又追封多罗郡王。母和妃纳喇氏卿衔成文之女。嫡福晋苏完瓜尔佳氏公英海之女,继福晋乌朗罕氏同知禄德之女。 2、皇次子 爱新觉罗·奕纲(1826-1827年) 顺和郡王,幼殇。道光六年丙戌十月二十三日亥时生,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员外郎,追封承恩公花郎阿之女。道光七年丁亥二月初八日未时薨,年二岁。道光三十年正月追封多罗顺郡王,谥曰和。无嗣。 3、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1829-1829年)慧质郡王,幼殇。道光九年己丑十一月初七日午时生,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员外郎,追封承恩公花郎阿之女。道光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戌时薨,道光三十年正月,追封多罗慧郡王,谥曰质。 4、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咸丰帝,道光皇帝继位人, 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贵妃,不予赘述。 5、皇五子 爱新觉罗·奕誴(1831-1889年),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为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十五生,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正月过继惇恪亲王绵恺为嗣,降袭为多罗惇郡王,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晋封和硕惇亲王,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十九卒,年59岁,卒后谥“勤”。 6、皇六子爱新觉罗·奕欣(1833-1898年)恭忠亲王文宗继位奉宣宗遗诏封奕欣为和硕恭亲王。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员外郎,追封承恩公花郎阿之女。光绪二十四年(1844年)四月初十日薨,年六十七岁。谥曰“忠”。嫡福晋瓜尔佳氏大学士桂良之女,侧福晋薛佳氏文汇之女,侧福晋王佳氏福庆之女,侧福晋刘佳氏庆春之女,侧福晋寿氏,侧福晋崔氏,侧福晋刘氏。 7、皇七子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年)醇贤亲王,光绪帝生父,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二十一日生,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笔帖式龄寿之女。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薨,年五十一岁。谥“贤”。嫡福晋叶赫那拉氏道员承恩公惠徵之女,侧福晋颜扎氏来福之女,侧福晋刘佳氏五品典卫德庆之女,侧福晋李佳氏德纯之女。 8、皇八子爱新觉罗·奕詥(1844-1868年)钟端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享年25岁,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以恭忠亲王奕欣子载滢为后,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又以醇贤亲王奕譞子载涛为后,袭贝勒,加郡王衔。嫡福晋钮祜禄氏一等侯崇恩之女。 9、皇九子爱新觉罗·奕譓(1845-1877年)孚敬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享年33 岁。咸丰帝即位,封孚郡王。穆宗即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同治三年(1864年),分府,仍在内廷行走,命管乐部。同治十一年(1872年),授内大臣,加亲王衔。德宗即位,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光绪三年(1877年)二月,薨,谥曰敬。无子,以愉恪郡王允禑四世孙奕栋子载沛为后,袭贝勒。卒,又以奕瞻子载澍为后,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又以贝勒载瀛子溥伒为后,封贝子。嫡福晋赛密勒氏御史景林之女。 二、姐妹(道光皇帝的女儿) 1、皇长女 端悯固伦公主(1813.7.3— 1819.10.20)其母为孝慎成皇后佟佳氏,时为嫡福晋,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七月初三,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月二十日,年仅7岁,追封为郡主,葬许家峪园寝,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九月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 2、皇二女 (1825.1.13—1825.7.14) 其母为祥妃钮枯禄氏,时为祥嫔,生于道光五年(1825年)正月十三,七月十四日即殇,未封,无名。 3、皇三女 端顺固伦公主(1825.2.20— 1835.11.8)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妃,生于道光五年(1825年)二月二十,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一月初八殇,年11岁,葬陈家门园寝, 追封为端顺固伦公主。 4、皇四女 寿安固伦公主(1826.4.6一1860.3.3)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时为全贵妃,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四月初六,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指配德穆楚克札布,16岁,不久封为寿安固伦公主,十月初三日下嫁。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初三日卒,年35岁,葬京师郊外园寝。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额附请移葬藩部,不许。 德穆楚克札布(?一1865),奈曼部郡王阿完都瓦第札布之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月赐用紫缰,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九月袭封奈曼部札萨克郡王,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一月授御前大臣,咸丰元年(1851年)三月赐用黄缰,十月授蒙古都统。咸丰十年(1860年)赐用亲王补服,同治四年(1865年)正月乞病归藩,六月卒,晋赡亲王,赐祭葬如亲王例。生子女八人。 5、皇五女 寿臧和硕公主(1829.10.19—1856.7.9)其母为祥妃钮祜禄氏,生于道光九年(1829年)十月十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封为寿臧和硕公主,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指配恩祟,年14岁,十二月初三日下嫁,咸丰六年(1856年)七月初九卒,年28岁。恩崇(?一1864年),初名思醇。咸丰七年(1857)正月荐授满洲副都统,寻兼内务府总管,十一年(1861)避穆宗载淳讳改为恩祟,同治元年(1862)四月免去内务府总管职,二年(1863)五月署汉军副都统,三年(1864)再兼署内务府总管,不久即卒,无嗣,以从子为嗣。 6、皇六女寿恩固伦公主(1830.12.7— 1859.4.13) 其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持氏,时为静妃,生于道光十年(1830年)十二月初七,二十四年(1844年)二月封为寿恩固伦公主,指配景寿,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四月下嫁,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十三卒,年30岁。 额驸景寿(?一1889年),富察氏,一等公工部尚书博启图之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赐头品顶戴,在上书房读书,后袭封一等诚嘉毅勇公,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授蒙古都统,六年(1856年)正月授御前大臣,赐用紫缰,寻授领侍卫内大臣,十年(1860年)八月扈驾热河,十一年(1861)七月与怡亲王载垣等为赞襄政务大臣之一,十月削职,仍留公爵及额驸品级,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任蒙古都统,三月授御前大臣,三年(1864年)七月仍赐紫缰,十月授领侍卫内大臣,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命管神机营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年)六月卒,谥端勤。 7、皇七女(1840.7.2——1844.12.20)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七月初二,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十二月二十殇,年仅5岁。未命名。[60] 8、皇八女 寿禧和硕公主(1841.11.26—1866.8.2)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十一月二十六,咸丰五年(1855年)十一月封为寿禧和硕公主,指配札拉丰阿,同治二年(1863年)十月下嫁,同治五年(1866年)八月初二日卒,年26岁。 扎拉丰阿(?一1898年),钮祜禄氏,父熙拉布,官至副都统,扎拉丰阿初名瑞林,指婚后赐令改名,字鹤汀。初充御前侍卫,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授汉军副都统、荐官至护军统领,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一月累迁都统,管神机营事务,十五年(1889年)正月赐朝马,十月赐用紫缰,二十年(1894年)正月赐用固伦额驸补服,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卒。 9、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1842.2.13——1884.2.14)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嫔,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二月十三,咸丰五年(1855年)十一月封为寿庄和硕公主,指配德徽,同治二年(1863年)十一月下嫁,光绪七年(1881年)十月晋封为寿庄固伦公主,光绪十年(1884年)二月十四卒,年43岁。 德徽(?—1865年)博罗持氏,父裕恒,世袭诚勇公。德徽曾授散秩大臣,同治四年(1865年)正月卒,无子,以从子为嗣。 10、皇十女(1844.3.17—1845.1.20)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三月十七,次年(1845年)正月二十殇,未封,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