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回忆录在学习历史中的作用

火烧 2021-10-02 07:59:42 1073
回忆录在学习历史中的作用 一、)一些回忆录载有经济方面的可用史料,例如:汪辉祖:《病榻梦痕录》汪辉祖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卒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汪起身寒素,周历宦、幕两途,阅历甚广。《梦

回忆录在学习历史中的作用  

一、)一些回忆录载有经济方面的可用史料,例如:

汪辉祖:《病榻梦痕录》

汪辉祖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卒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

汪起身寒素,周历宦、幕两途,阅历甚广。

回忆录在学习历史中的作用

《梦痕录》由他口授,二子笔记成书,其中有宝贵经济史料,如谈洋钱:“余年四十岁以前,尚无番银之名,有商人自闽、粤携回者,号称洋钱,市中不甚行也。

……番银又称洋银,名亦不一,曰双柱、曰倭婆、曰三工、曰四工、曰小洁、曰小花、曰大戳、曰烂版、曰苏版。

价亦大有低昂。

作伪滋起,甚至物所罕见辄以洋名。

陶之铜胎者为洋瓷,髹之填金者为洋漆,松之针小本矮者为洋松,菊之瓣大色黑者为洋菊,以及洋罽洋锦洋绮洋布洋铜洋米之类不可偻指,其价皆视直省土产较昂,毋亦郑声乱雅之弊欤。”【11】录中指出“物所罕见辄以洋名”一点极重要。

汪辉祖四十岁当乾隆三十五年,“洋风”已如此之盛,后来则变本加厉。

笔者于20世纪40年代在北平读大学时,见到一些所谓的“洋货铺”,其实主要卖的是国货(质量较好、价较昂者),地道的洋货很少。

二、一些回忆录,除经济史料外,还载有社会、文化方面的有用史料,例如:

1.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北宋时人,南渡后追忆汴京昔年盛况,成《东京梦华录》一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自都城坊市节序风俗,及当时典礼仪卫,靡不骇载。

虽不过识小之流,而朝章国制颇错出其间。

核其所记,与《宋志》颇有异同……皆可以互相考证,订史氏之讹舛。”其实,本书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可以与《宋志》互相考证,而在于所记“市井游观,岁时物货,民风俗尚”(赵师侠跋)那些所谓“识小”的地方,因其中含有珍贵的经济、社会、文化史料。

例如卷三“相国寺内万姓交易”条记:“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的情景。

举行庙会,定期进行交易这一风俗一直沿习到后代。

卷五“育子”条记:“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

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

此小儿之盛礼也。”【12】令小儿抓物,以测其前途,此一习俗后代亦有。

2.吴自牧:《梦粱录》

吴自牧,南宋人,缅怀临安往事,仿《东京梦华录》之体,作《梦粱录》。

卷十八“物产”条记“谷之品”、“丝之品”、“货之品”、“菜之品”、“果之品”、“花之品”、“药之品”等,可知当时的物产。

卷十九“社会”条,记当时的结社:“文士有西湖诗社”,“武士有射弓踏弩社”,“奉道者有灵宝会”,“奉佛者有上天竺寺光明会”,等等。

【13】书中有关社会经济的记载,可供研究南宋社会经济史者参考。

至于《东京梦华录》的“京瓦艺伎”条、《梦粱录》的“小说讲经史”条,更是小说史研究者经常引用的文化史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