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原文_翻译及赏析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原文_翻译及赏析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原文_翻译及赏析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赠别慰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贤明的县令啊,你的心胸如此开阔,令人敬佩。我自己凭借著虚名居官,不免玷辱士林。
不如退归田园吧,可惜还没有退隐的条件。我期盼著像你一样归隐乡里,不知要等到何时。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十二月,东武令赵晦之罢官归海州,苏轼作该词以赠别。赏析
上片重在赞扬赵晦之不以个人升沉得失萦怀的胸襟和品德。开头一句“贤哉令尹”,赞颂之情溢于言表。接着以“三仕已之无喜愠”来加以申述。这里运用了出自《论语·公冶长》篇中的典故,概括了赵晦之出仕与罢官两方面的经历,以及赵晦之的忘怀得失的主观态度。在官位观念极重的封建时代,赵晦之这种超脱的态度是十分难得的,所以苏轼以“贤哉令尹”相许。苏轼这样措辞,表达了苏轼对失官的友人的理解、敬重和宽慰。后两句转到说苏轼自己,很有点自愧不如、自惭形秽的意思。这是苏轼的谦虚,而苏轼对赵晦之的推重以及惜才的心理,也见于言外了。
下片紧承上片,写自己归隐田园的愿望。“二顷良田”,用了《史记》中的典故,带有几分幽默感。:当初由于“良田”全无,才走到仕途上来的。可是出仕与归田相比,苏轼此时企图选择的还是归田,“不如归去”。然而说是归田,却是无田。这下,苏轼不知道怎么办,在结尾处,苏轼打趣说:还是回去吧,要等到有良田不知是何年何月呢。由此可见苏轼归田(实际是退隐)心情的迫切。这样写,表现了苏轼在出处之间徘徊的人生态度,但主要还是为了进一层淡化赵晦之的功名心理,消除可能因罢官而引起的失落感,表明自己是同道之人。在当时情境下,这是最得体也最有效的宽慰之辞。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苏轼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宋代·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首。 赠别 ,写人,抒情惆怅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南北朝·鲍照《赠傅都曹别》
赠傅都曹别

南北朝:鲍照
赠别,友人,友谊,抒情寂寞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唐代·高适《送董判官》送董判官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赠别 ,友人勉励
很赞哦! (1053)
相关文章
- 欧阳修轶事 苏轼轶事:苏轼聊发少年狂 曾自比孙权杀敌报国
- 减字木兰花竞渡 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临江仙陈与义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
- 临江仙陈与义 临江仙·车驾朝享景灵宫,久雨,一夕开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吏部侍郎 減字木蘭花(許侍郎奕碩人生日十二月二十二日)
- 大江东去浪淘尽全诗 蝶恋花·三十日归途村店市酒,成季、子任同酌而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临江仙苏轼 减字木兰花·腊望初晴,月佳甚,有上元花柳意,不能忘情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临江仙苏轼 刘辰翁《减字木兰花(腊望初晴,月佳甚,有上元花柳意,不能忘情)》原文及翻译赏析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陈著《减字木兰花(嘉熙元年七月如浦城。二十三年,□永康界赵店宿为喜雨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 定风波 蝶戀花(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