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味精有鲜味
味精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鲜味。烧菜煮汤时放一点味精,会使菜肴变得鲜美可口。
味精中的主要鲜味成分是谷氨酸钠,其中,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但是,结合在大分子蛋白质中的谷氨酸是没有鲜味的,必须用盐酸等化学物质使蛋白质解体,才能把谷氨酸解放出来。
最初,人们是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面筋或大豆饼作原料,利用蛋白质水解的方法来生产味精的。这样,每50千克面粉只能制出4~4.5千克干面筋,从这点干面筋中只能制得1.5千克左右的谷氨酸。
1956年,日本一位微生物学家,发明了以糖和氮肥(硫酸铵、尿素、氨水等)作原料、利用细菌发酵来制造谷氨酸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卫生,又经济,50千克糖可以生成25千克谷氨酸,成本很低。
有了谷氨酸,再把它中和成为钠盐,就能得到鲜美的味精了。味精的鲜味,即使冲淡2000多倍,还是可以尝得出来。而且,把味精同食盐放在一起,会比它单独存在时更鲜,这叫“助鲜作用”。当味精的用量为食盐含量的1/10~1/5时,鲜味会更好。有时,味精也可以削弱另一种味道。例如在烧菜时,如果感到太咸,加点味精,也可以减弱咸味。
要注意的是,味精溶解在水中,经过长时间加热后,会变成没有鲜味的焦谷氨酸,因此,加了味精的食物不应长时间地煮沸,最好是在菜肴起锅后加入味精。味精的鲜味还受到食物酸碱度的影响,只有在微酸性的情况下,味精鲜味才最明显。
味精是谷氨酸的钠盐,而谷氨酸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因此营养价值不很高,但它可以调味,促进食欲,增加食量。
关键词:味精 谷氨酸 钠盐
- 上一篇
为什么未成熟的水果又酸又硬又涩,成熟的水果又甜又软又香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许多水果都有这样的特点:生果子又酸、又硬、又涩,熟果子却又甜、又软、又香。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水果成熟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 在生果子中,各种有机酸的含量特别高,如在生葡萄里就有不少酒石酸、柠檬酸、醋酸等。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
- 下一篇
为什么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
大家知道,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质和水,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六种营养素。最近,有的营养学家把可食的纤维素即膳食纤维,也归入营养素之列,称之为“第七营养素”。虽然人体不能从纤维素中直接获取能量,也无法利用它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但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