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记载历史多少年 人类历史上最早记录UFO事件在多少年
人类历史上最早记录UFO事件在多少年
人类历史上最早记录UFO事件在多少年
9月8日,“世界UFO大会”在大连召开。UFO尚未被主流科学界认同,与会的大约200人绝大多数没有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背景。
把“UFO大会”看作是一次民间UFO业余爱好者的聚会无可厚非。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声称曾经遭遇过外星人,有过“第三类接触”,及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士,在这个聚会上亮相,给民间UFO研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专家对这些UFO经典案例一一批驳,并指出,所谓外星人与“第三类接触”迄今尚未被科学证实,因而是不科学的,如果民间UFO研究仍然要靠神秘哲学和迷信惑众,难免重蹈沦为伪科学的覆辙。
外星人背他飞行?
专家:当事人可能中度偏执。
黄延秋,河北省肥乡县北高村农民。1977年,黄延秋连续三次神秘地失踪,自称不乘任何人间交通工具,由两个不明飞行人携带,一夜之间腾空飞越到一千多公里以外的南京、上海,第三次失踪居然跨越了19个省市,飞遍了大半个中国。这件离奇的飞人事件被称为中国UFO三大悬案之一。
不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怎么可能累计飞行1万多公里?作为摆脱不了地球引力的人类又怎么会飞?这究竟是真实故事还是一个谎言?
49岁的黄延秋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几岁。这个正在为二儿子筹盖婚房的河北农民走在大连的街道上时,常常下意识地朝天空某个不确定的远方眺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出现。
“你真的确信见过外星人吗?”记者问。
“其实我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到了南京和上海。”这个堪称中国UFO经典案例第一人的农民回想起自己21岁的那段“离奇”经历时陷入了苦恼。
1977年7月27日晚上,出工回家的黄延秋在吃完晚饭后就躺下睡觉了,然而“一觉醒来”居然发现身在南京。按黄延秋自己的描述,他是从头一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就到了南京,这中间相差仅仅只有9个小时,在这9个小时里,黄延秋便从河北他的家乡北高村一下子到了江苏的南京。
邯郸和南京两地相距至少1000公里,而且从黄延秋的家里到邯郸还有45公里的路程,在交通不发达的上世纪70年代,黄延秋怎么可能在9个小时内从河北农村到达江苏的省会城市南京呢?这当然轰动一时。
接下来的事情更离奇,“两个民警又买车票把我送到了上海遣送站”。并且,在1977年7月28日,也就是黄延秋失踪后的第二天,一封电报就从千里之外的上海发到了肥乡县,要求乡里来上海领人。”
1977年9月初的一天晚上,已经回到家乡的黄延秋再次“遭遇神秘劫持”:当天晚上十点多钟回的家睡觉,然而“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又在上海了”。这次是在上海的老乡把他送回了老家。
1977年9月,黄延秋第三次神秘失踪了,而且这次出去的时间最长,去的地方最多。按他的描述,9天之内他被两个能飞行的人背着飞越了19个省市,抵达了兰州、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福州、西安八个城市,累计飞行一万多公里,而且每到一个城市几乎都只花了一两个小时,据推算,平均每分钟至少飞行20公里,飞行速度接近音速。
就是这起典型的外星人劫持地球人事件,除了当事人的口述,至今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三次离奇的飞行。而事隔10年之后的1987年,有国内一些UFO调查者才写了第一篇报道认为,此事与外星人和UFO有关。
“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事是外星人干的,是1987年他们采访我时,他们告诉我说可能是外星人干的。”事情过去了28年,埋在黄延秋心头的疙瘩并没有减轻,相反越来越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高级功能研究室博士后李春波认为:这是比较典型的“梦游症”,人一旦睡着,醒来之后,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他中间不能回忆,回忆不起来。“我也不理解,专家说我是梦游,我不承认,但是我也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黄延秋说。
去年12月,黄延秋在北京市一家测谎中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两个星期后,测试结果出来:黄延秋没有通过测谎。
北京市安定医院精神卫生科的专家说,正常人不可能会飞行,这种思维已经超过正常人的生理耐受性。但是黄延秋觉得很自然,还坚信自己,跟正常的思维逻辑就有偏差。医生怀疑黄延秋是“中度偏执”。
东北农场林工被外星人电击?
专家斥为“谎言”
在“UFO大会”上,主办单位称将邀请另一个和外星人及飞碟有过离奇遭遇的地球人来大连,但是直到结束,此人并没有出现。
据了解,这个当年自称被飞碟击伤的黑龙江林场职工叫孟照国。现在东北一家大学的食堂工作。
1994年,在黑龙江省红旗林场工作的孟照国自称在凤凰山上被外星人击倒,并被外星人带上了飞碟。此事被列为另一个重要的中国UFO悬案。
当年6月7日,孟照国自称在凤凰山南坡看见了会叫的大怪物,几次试图靠近它,都被一堵无形的电墙打了回来。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林场。第三天,也就是1994年6月9日,孟照国带着林场的干部职工,直奔怪物停留的地方。人们准备了望远镜、照相机、录音机,希望留下怪物的证据。但是大约走了五公里,一直没有看到孟照国发现怪物的地方。
即便是拿望远镜,人们还是一无所获。奇迹就在这时发生。孟照国拿过望远镜,却大呼“看见了”,然后就倒在地上浑身抽搐。一副被“外星人击伤”的样子。此后,“林场职工被飞碟外星人击伤”的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并上了报纸。
和黄延秋的故事极为相似的是,孟照国“遭遇外星人”同样只是一个人的叙述,至今没有直接的证据加以佐证,有的不过都是人们的推断、猜测和想象,自然,此事又成为一桩UFO悬案。调查者认为,可以肯定的是,既然UFO的定义是不明飞行物,那么可以首先肯定的是,当年孟照国在山上“看见”的静止白色物体并不能称为UFO,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它以前飞过”。
UFO研究者张茜荑觉得这个故事听起来像弥天大谎,缺乏可信度。因为当时正好出现有关彗木相撞的新闻,所以有可能让这样的谎话有了一个圆满的疑似UFO的结局。心理专家杨宜音则认为:很多人都非常容易受到他人暗示,会不知不觉根据和别人的关系来形成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专家认为,当一些人面对自己和面对他人的期望的时候,会对自己的经历做一个塑造,这并非是有意欺骗人,而是在潜意识里有要把经历做圆满的这样一个动力。“临床上是一种记忆障碍,术语叫虚构,这个情况在很多精神障碍当中出现。”
据介绍,公安部原测谎专题组组长、组织研制中国第一台测谎仪的专家杨承勋认为,孟照国的故事,“是刻意编造的,根本就没有这回事,我们可以判断他在说谎,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比如产生的一种幻觉,一些精神上的状态,我脑子里就有这个记忆,那么这种你要通过测谎就很难判断出。”
他认为,孟照国遭遇外星人“可能是一段很特殊的心理经历,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经历”。
飞棍来自何方?
专家揭开谜底,原来是摄像镜头的光学机关作祟。
近几年,很多人声称见到了一种神秘的“飞棍”。
最早的飞棍是在1994年美国人拍摄到的。这是人类第一次将它记录下来。美国独立电视制片人朱斯在自己所拍的录像带上,发现有些不同寻常的东西飞过天空。
从外观上看,朱斯发现的是一个圆柱形物体,飞行的速度非常快。由于这种飞行物的形状像一条棍子,朱斯就将它命名为飞棍。朱斯将自己的发现公布出去,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很快,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不断地拍摄到飞棍的画面。对它的描述是:身体细长像一根棍子,大到上百米,小到几厘米,在空中急速飞行。更有人把这当成外星人和地球人交流的信息。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飞棍”都是当事人用摄像机或者照相机拍下的,在真实的空间,人们用肉眼并没有亲自见过这种来去无踪的“飞棍”。
就在今年5月,东北一家药厂声称自己拍到了“飞棍”。北京UFO研究者张靖平和中央电视台记者亲赴吉林,不仅拍到了“飞棍”,而且有幸解开了飞棍的奥秘。
张靖平对记者介绍:最早发现“飞棍”的是这个药厂的录像监控设备。5月21日晚,振国药厂的监控员突然发现显示器上一道白光迅速闪过。回放录像资料时,发现监视器拍摄到了一个长条形的飞行物迅速飞过厂房上空,大概三米长,飞行时速达到了200公里以上。从外形上看,显然不是人造。
不久,气象部门也排除了是闪电的可能,一个星期之后的某天夜晚,神秘飞行物又在药厂上空出现,而且这次是晴天。
起初张靖平他们认为可能是昆虫之类的东西,但是连续拍摄多日后,仍然没有发现飞棍的踪迹。就在准备放弃寻找时,由于脚底一滑,张靖平手里的摄像机剧烈地晃动了一下,就在摄像机晃动的过程中,他发现镜头里有些异样的东西。
张靖平开始怀疑飞棍的出现可能和摄像机的某些性能有关。因为此前所有的飞棍消息都是只在摄像机里出现。张靖平了解到药厂摄像头的拍摄快门速度是十六分之一秒,于是就把自己摄像机快门速度调整成接近的十二分之一秒。
当他路过一个地灯附近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原来正常飞行的各种小飞虫霎时间变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飞棍,这些飞棍的形状与姿态和人们以前拍摄到的飞棍一模一样。
真相大白,原来飞棍的出现不过是摄像机的假相而已。比如拍摄行驶的车辆,用1/8秒的低速快门来拍摄时,由于车是运动的,用1/8秒的快门不能有效地“固定”汽车,车就显得略为模糊,但背景是静止的,所以是清晰的。这样就形成了动与静的对比。
张靖平拍到的飞棍是一种夜间活动的飞蛾。由于摄像头红外线的吸引,加上飞蛾的快速飞翔,再有摄像头十六分之一秒的快门,最终造就了飞棍。
“如果我们把摄像机的快门调整到这种速度,就会发现,飞棍无处不在。”张靖平说。
如何识破“第三类接触”骗局
关于UFO及外星人第三类接触,几乎没有一件被科学试验手段得到证实。人们的以讹传讹,加重了对UFO神话的误读和迷信。
北京天文台馆长朱进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肯定不是惟一的。地球只是很普通的绕着太阳的一个行星,太阳本身是很普通的一个恒星,在银河系里边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亿颗左右。每一个恒星都可能像太阳一样,有它自己的行星系统,所以说在所有的这些星球里,如果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可以说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他认为,即便地球的能力再发达,到目前为止人类绝对没有能力在有生之年飞到太阳系边上,如果说外星人再从其它的星球通过宇宙旅行到地球上来,从人类的角度考虑,也是非常非常不可能的。
紫金山天文台的王思潮研究员介绍说:很多声称和UFO亲密接触的案例都是不可信的。判断到底是否曾有发生过第三类接触,要有几个条件:首先要有证据,不能用排除法。比如,既然声称和外星人接触过,一定要拿到外星人的东西,不能空口无凭。而且拿到的这个东西必须是地球上的人类造不出来的,才可信。而且必须经过专家的鉴定,不能当事人自己说这是外太空和外星人的东西,而且必须是地球上没有的材料做的。这个条件并不苛刻,但是遗憾的是,目前所有的UFO和外星人接触案例,没有一个达到这个要求。
其次,声称见过外星人和飞碟,必须同时有非相关群体作证,比如,一个地方几个人看到一个飞碟是不作数的,必须要有好几个地方同时看到。
最后,外星人的DNA也肯定和地球人不一样,这同样要拿到科学证据,才能证明是真正的外星人。
他认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推断,不排除存在地外文明的可能,但是这一切要依靠严谨的科学实验加以证实。
链接
不明飞行物,就是我们通常说所的UFO,是英文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的缩写,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关于UFO的报道是1878年,美国农民马丁在空中看到了一个圆形物体。1947年6月,美国人阿诺德在驾驶飞机时,看到了有9个白色碟状神秘物体在天空中飞过,他将它们称为飞碟,被新闻媒介广泛报道后,人们就习惯用飞碟这样一个形象的名称来称呼不明飞行物,我国近年来也有这类目击报告出现。
人类历史上最早到皇帝是谁?
秦始皇赢政,这是第一个称皇帝的人。
人类历史上最早发现电的是谁?
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
早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已经发现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
我国在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等问题,所谓顿牟就是琥珀,掇芥意即吸引籽菜,就是说摩擦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
西汉末年,有关于"玳瑁吸(细小物体之意)的记载,以及"元始中(公元三年)……矛端生火",即金属制的矛的尖端放电的记载.
晋朝(公元三世纪)还有关于摩擦起电引起放电现象的记载:"今人梳头,解着衣,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声. 在对电现象的早期研究中,
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首推英国医生威廉.吉尔伯特,他在文章中说:"随便用一种金属制成一个指示器……在这个指示器的另一端,移近一个轻轻摩擦过的琥珀或者是光滑的磨擦过的宝石这指示器就会立即转动",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家是谁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家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最早哲学的范围涵盖所有的知识层面.它一直是人类最抽象的知识研究.毕达哥拉斯在宇宙论方面,结合了米利都学派以及自己有关数的理论。他认为存在着许多但有限个世界,并坚持大地是圆形的,不过他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受到俄耳甫斯的影响,具有一些神秘主义因素。从他开始,希腊哲学开始产生了数学的传统。毕氏曾用数学研究乐律,而由此所产生的“和谐”的概念也对以后古希腊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
西方哲学史中,有些学者认为是泰勒斯,有些学者认为是柏拉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的。如果东方思想可以称为哲学的话,那么中国先秦的孔子、老子等都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家;此外还可以把释迦牟尼算了啦。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公元前7至6世纪)被认为是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
哲学的历史
哲学在欧洲语言里最早出自希腊文的“φιλοσοφο??”(拉丁化希腊字母/拉丁语philosophia),即“philo-”(喜爱)和“sophia”(智慧)(爱智慧)。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被认为是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后来的希腊三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研究终极真理的学科),知识论(我们是否有知识,知识是什么)与伦理学(我们应该如何做)的哲学问题,至今依然被热烈地讨论。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这些哲学家做注脚而已,那也就是说我们依旧在试着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同时也表明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与古希腊同时,在古老的中国,也产生了哲学的萌芽。西周以降,传统的社会制度发生巨变,周室衰微,列国纷争。这时候,一些具有社会抱负的士人走向了历史的舞台。他们著书立说,设坛施教,试图用自己的理论来解说人和自然。后世称其为“诸子百家”,这就是中国的哲学的开端。其中出现了老子,孔子等思想大家,对后来整个的东亚哲学都有深刻的影响。
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与其同时,西方哲学也正式的传入中国,由此,中国哲学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西方,哲学一词通常用来说明一个人对生活的某种看法(例如某人的“人生哲学”)和基本原则(例如价值观、思想、行为)。而学术意义上的哲学,则是对这些基本原则的理性根据的质疑、反思,并试图对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理性的重建。
最早哲学的范围涵盖所有的知识层面。它一直是人类最抽象的知识研究。对哲学一词的介绍最初来自希腊思想家毕达哥拉斯。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大事件
人类的进化,火的使用,工具的使用,文字的发明,阶级国家的诞生,游牧民族大迁迄,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联合国的成立。

群婚在人类历史上延续了多少年
群婚是人类最初的婚姻形式。存在于原始时代血缘家族公社时期至母系氏族社会前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整个旧石器时代。群婚家庭是血缘家庭与对偶家庭的过渡家庭形式。
貌似 至今美洲的一些土著还有这个习俗。从母系社会开始算吧!
什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数)
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文化以及佛教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末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即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 后来,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费婆拿契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15世纪时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那时的阿拉伯数字的形状与现代的阿拉伯数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较接近而已,为使它们变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书写方式,又有许多数学家花费了不少心血。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却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向四方的,这就是它们后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