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什么是安全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原理是什么?

火烧 2021-10-17 05:53:40 1057
什么是安全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原理是什么? 什么是安全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原理是什么?1、安全原理是安全管理方针。2、“安全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什么是安全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原理是什么?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什么是安全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原理是什么?

什么是安全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原理是什么?

1、安全原理是安全管理方针。
2、“安全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国家迅猛发展的主旋律。
3、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安全科学管理,搞好科学预测与分析工作;把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要做到安全第一,首先要搞好预防措施。预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保证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第一,这是经实践证明的重要经验。“综合治理”是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它是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目标实现是重要手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中“安全第一”体现什么理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中“安全第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重视,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提出了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1958年初,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正式提出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方针。2006年,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安全生产12字方针,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使中国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更好的反映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安全第一",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实现生产经营的其他目标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工作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经营的其他目标。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定义是什么?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安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在新时期,预防为主就是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作文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人的生命只有一条,岂能让溺水志这一回事让更多的人离开这个世界呢!我们要顽强抵抗,我们的生命不能白白牺牲,就像陶渊明说的“一生能复几,倏如流电惊晋”。
今天,我听校长说:上个学期,有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在河边洗脚,不小心把一个鞋子掉到河里了,就去捡那个鞋,地很滑,人就掉到河里了,幸亏有个学生看见了,就大声喊“救命”这两个字,就有个大人听见了,就急忙跑过去,学生说:“有个低年级的学生掉到河里了。大人急忙走下去,把学生救起来了,幸好还可以进行及时抢救。所以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去河边游泳了。
游泳时必须遵守以下的规矩:一、游泳前必须做好热身运动。二、水下不明时,不要跳水。

什么叫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生产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来抓。
(2)安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允许以生命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
(4)要依法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安全生产的意义:
(1)是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3)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安全生产的原则: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五同时”原则)
2、安全具有否决权原则
3、“三同时”原则(《安全生产法》第24条)
4、“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法》的基本方针。
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是: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指工程专案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他实现了安全与生产的统一,生产和安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起来应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
2、“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指安全生产工作是衡量工程专案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它要求对各项指标考核,评优创先时首先必须考虑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安全指标没有实现,即使其他指标顺利完成,仍无法实现专案的最优化,安全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3、“三同时”原则基本建设专案中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和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4、“五同时”原则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5、“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 “四不放过”原则的支援依据是《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6、“三个同步”原则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

如何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根据安全管理学的相关内容:确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原则;明确安全生产体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和实施劳动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及安全经费的来源;“三同时”、“五同时”“三不放过”规定;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女职工和末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工时、休假制度;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保健食品管理等非技术性管理规定。加强事故管理,对事故及事故原因进行科学的调查、统计、分析、报告、归挡等工作,掌握事故规律,从管理上完善系统,达到减少和预防事故的目的。

1、现在的安全生方针已经改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ze总理密切相关。
第一次;1957年,ze总理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
第二次:1959年,ze总理视察河南省井陉煤矿时指示:“在煤矿,安全生产是主要的,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
第三次:1960年,我国第一艘万吨巨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后,ze总理对当时的交通部长说:“你们搞航运的,也要安全第一”。
后来,安全第一纳入了党和政府的许多档案。1987年4月,劳动人事部在北京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厅局长、劳动保护处长、矿山监察处长、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长会议,会上正式提出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
jm同志对安全生产的论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ht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论述:ht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06年3月27号下午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强调:一、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的四个“必然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二、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重视和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三、强调了发展的“三个不能”: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坚决遏制住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四、安全生产方针由“八字方针”充实为“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五、强调搞好安全生产,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钜性、复杂性,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六、强调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三个同步”: 要坚持把实现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作为关系全域性的重大责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经常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深入把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性和特点,抓紧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政策举措。七、强调要搞好舆论宣传和引导:要搞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援安全生产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最大合力,尽快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生产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来抓。
(2)安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允许以生命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
(4)要依法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安全生产的意义:
(1)是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3)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安全生产的原则: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五同时”原则)
2、安全具有否决权原则
3、“三同时”原则(《安全生产法》第24条)
4、“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要排除一切有危险的事情呀

安全控制方针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 安全第一 是充分体现了什么理念

安全生产方针中的安全第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坚持以人为本把劳动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的位置上加以保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