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是个怎样的皇帝 朱允炆即位後,接連做了三件事,促使朱棣提前起兵謀反
朱允炆即位後,接連做了三件事,促使朱棣提前起兵謀反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七十一歲的朱元璋,於西宮病逝。根據朱元璋的遺詔,六天以後,皇太孫朱允炆正式登基,是為建文帝。
朱元璋的遺詔,處處都體現出,他對孫兒朱允炆的關愛。首先是“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不僅明確指出要皇太孫繼位,還提醒諸位大臣,要忠心輔佐新帝,不能有異心。
其次是“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這一點表面上看,是朱元璋不鋪張,就連自己的喪事也要簡單辦理。但仔細看來,他是為了盡快結束自己的喪事,這樣朱允炆就能趕快登基,以防夜長夢多。
最後是“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這一條就更加明顯了,朱元璋分封藩王,目的是想要兒子共同保護大明江山。但是他深知,這些藩王都對皇位虎視眈眈,朱允炆少不更事,自然不是叔叔們的對手。因此,為了防止兒子們,趁進京奔喪之際,企圖謀取皇位,所以他只能禁止他們回京奔喪。
朱元璋對於孫兒朱允炆,可謂是費盡心血,可是朱允炆最後卻辜負了爺爺。他即位以後,很快,燕王朱棣就發動“靖難之役”,用了四年時間,成功將皇位從侄兒手中奪走。而這一切,都因朱允炆草率削藩所致。
其實朱允炆削不削藩,都不會影響朱棣起兵的結果,但是他如果不那麽急迫去削藩,或者是想個更好的辦法削藩,朱棣也不會這麽快起兵。甚至在朱允炆即位後,他還接連做了三件事,促使朱棣提前起兵。
一、拿周王開刀
“八月,周王橚有罪,廢為庶人,徙雲南。”
朱允炆五月即位,八月就開始削藩了,第一個目標就是周王朱橚。可是朱允炆本身就打算削藩,就算第一個拿周王開刀,也在情理之中。
壞就壞在,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第一個處置朱橚的目的,就是害怕他將來給朱棣助力。可是這樣一來,不僅打草驚蛇,還等於明確告訴朱棣,我的最終目標就是你,我現在先拿你弟弟開刀,終有一天會輪到你。
二、派人監視朱棣
“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察燕陰事。”
處置完周王以後,朱允炆立馬派人去北平監視朱棣。本來派人監視藩王,有利於皇帝對於藩王的管控,但問題就出在,朱允炆用人不明,導致事情敗露。
朱允炆派去的人,其中一個叫張信,此人是朝中大臣推薦的。當朱允炆提出,要他和張昺、謝貴一起去監視燕王起,他就開始惶惶不安,於是將此事告訴了母親。
與母親商議後,張信決定將事情告訴朱棣。他幾次求見,朱棣都避而不見,然而張信堅持,朱棣這才答應見他。當他把消息告訴朱棣後,朱棣隨即召集諸將,準備起兵。
三、放回朱棣兒子
“遣燕王世子高熾及其弟高煦、高燧還北平。”
朱棣雖然決心起兵,但是礙於兒子還在京師,他也不敢貿然行動。當時朱元璋駕崩,留有遺詔不準藩王進京奔喪,於是朱棣讓自己的三個兒子,代替自己去奔喪,三子便一直留在京師。
當時齊泰、徐輝祖等人,都建議將朱棣三子扣留,可愚蠢的建文帝,卻在此時聽從黃子澄的建議,將朱棣的三個兒子,全部放了回去。這下朱棣再無後顧之憂,於是“秋七月癸酉,燕王棣舉兵反,殺布政使張昺、都司謝貴。”
由此可見,朱元璋之前一直擔心,孫兒少不更事,不是叔叔們的對手,這一擔心完全是對的。朱允炆自然有一顆仁愛之心,但作為皇帝,並不是仁慈就夠了。他的政治手腕,遠遠不及叔叔們,這樣的皇帝,只能在盛世中守天下,可當時的明朝,還處於發展中,因此朱棣的確比他更合適。
(參考文獻《明史》)
相关文章
- 朱棣和朱允炆见过面吗 朱棣兵臨南京城,朱允炆為何派一名女人去議和,此人結局如何
- 朱允炆下落 朱棣比朱允啥嗄男┯诺悖恐煸璋欣赏建文帝什么?
- 朱允炆后谁是皇帝 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踪困扰了明成祖朱棣十六年之久?
- 朱允炆的后代 朱元璋为什么把朱允炆的亲妹妹许配出去呢 他究竟是何用意
- 朱棣真的想杀朱允炆吗 朱允炆失踪时候家里下场是什么 朱棣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朱棣 朱棣怎么死的,朱允炆到底是被朱棣杀死的还是逃过一劫?
- 历史上建文帝的下落 朱允(朱允文)的历史简介
- 朱允炆的后代 朱元璋鼓励后代多生育,至此种下恶果,有近百万子孙
- 朱元璋后代做了多少代皇帝 朱元璋鼓励性开放致后代玩寡妇玩丢江山
- 朱元璋后代做了多少代皇帝 朱元璋鼓励后代多生育导致明末皇族子孙近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