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渔家傲秋思上片描写 《渔家傲秋思》的创作背景

火烧 2021-12-08 11:12:51 1077
《渔家傲秋思》的创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

《渔家傲秋思》的创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

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

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

原文:

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秋思上片描写 《渔家傲秋思》的创作背景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扩展资料: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渔家傲·秋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