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犹太教的产生 猶太教之一:弱小民族與猶太教的產生2
猶太教之一:弱小民族與猶太教的產生2 猶太教之一:弱小民族與猶太教的產生2 3 巴比倫之囚與先知運動 公元前8 世紀亞述強大後,進伐巴勒斯坦,首先迫使以色列稱臣,繼而於公元前721 年滅以色列,俘其臣

猶太教之一:弱小民族與猶太教的產生2
猶太教之一:弱小民族與猶太教的產生2(3)巴比倫之囚與先知運動 公元前8 世紀亞述強大後,進伐巴勒斯坦,首先迫使以色列稱臣,繼而於公元前721 年滅以色列,俘其臣民27000 人,劃為亞述之行省,從此以色列作為國家已滅亡。猶大王國被迫稱臣納貢,淪為屬國。公元前7 世紀新巴比倫王國興起後,與埃及爭奪巴勒斯坦,圍攻耶路撒冷18個月,於公元前586 年城陷,猶太教聖殿遭洗劫。貴族、祭司、工匠等被俘至巴比倫,猶太人國破家亡。
在巴比倫被囚約47年,這在猶太史上稱為" 巴比倫之囚"。在此期間,為挽救民族危亡,提倡與發展猶太教,自公元前8 世紀至前5 世紀,在以色列和猶太出現了先知運動。先知意為" 被神呼喚的人" 或" 傳達神諭的人"。先知運動特指公元前8 世紀中葉至前5 世紀,該民族中一批被稱為先知者所從事的社會活動與宗教活動。其言論均被後人輯錄整理編入《聖經》。先知又依時間順序與社會作用分為早期先知(公元前8-前6 世紀)和晚期先知,晚期先知為巴比倫之囚與國家重建時期的宗教職業者。早期先知是非官方的宗教知識份子,甚至代表中下層群眾的呼聲,抨擊時政,揭露腐敗,對國民提出教誨與警告,提倡堅持與加強一神信仰。早期先知實際上是社會批抨家,政治改革的倡議人與宗教領袖。著名人物有阿摩斯、何西阿、以塞亞等。自巴比倫之囚後,晚期先知如哈巴谷、耶利米、以西結等,他們對公元前8 世紀以來的民族災難作出了宗教解釋,認為以色列人國破家亡,淪落異邦,並非異教之神戰勝了雅赫維,亦非上帝拋棄了以色列人,主要是因為以色列人未能專一信奉上帝,而同時供奉他神,以及違犯教規而觸怒了上帝,上帝因而借外邦人之手懲罰之。但只要他們改邪歸正、崇奉一神,上帝仍不拋棄他們,依然是選民,並將派復國救主幫助他們重返故國、重建聖殿。
(4)猶太復國與猶太教的形成 新巴比倫王國存在時間不長,至公元前539 年被波斯滅亡。波斯人出於為進攻埃及鋪平道路的目的,實行民族寬容政策,允許作囚徒的猶太人重返故土,復修聖殿,重建城池,建立一個波斯的附屬國。這裡需說明的一點是,被俘往巴比倫之前的猶太人在巴比倫居住近半個世紀之久,語言受到該地之影響,公元前6世紀末重返故土的猶大人讀音變異為Judea ,音譯為猶太人,其宗教亦稱為猶太教。故猶大與猶太意同,僅為發音不同。此後,即稱猶太人與猶太教至今。 公元前536 年在先知們的率領下,猶太人陸續回國。據《聖經.以斯拉記》記載,第一批回國者不計婦嬬有男丁1754人;據聖經學者估計,連同後來兩批,共有42360 人。回到耶路撒冷後,他們隨即舉行了重建聖殿的奠基禮,經歷20年,於公元前516 年落成。接著,他們又一面修復城牆,一面編訂典籍,至公元前5世紀下半葉獨尊一神雅赫維的猶太教最後形成。其標誌是猶太教的理論基石《摩西五經》編篡成書,其後,又陸續編篡先知書與聖著,斷斷續續,至公元1 世紀始全部完成。
(5)猶太教的史料 猶太教的經典《聖經》是公元前5-公元1 世紀,由猶太教祭司們編訂的一部內容廣泛的古代文獻,具有重大的史料價值。它是以色列人的一部歷史、宗教、傳記、神話、法律、詩文、倫理、自然科學的彙編,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它又被基督教作為《舊約全書》所繼承而流傳於全世界。該經典的內容之時間跨度很長,自上古傳說、宗教的產生與發展、國家建立之經過、直至猶太人復國。所以它是研究猶太教的珍貴史料,但由於祭司們在編纂過程中,依猶太教的觀點對原始材料進行了加工、刪節,致使部分史實顛倒,失實之處甚多。所以19世紀中葉以後,西方聖經學者對其各捲成書時間、可信程度、內容真偽進行了深入研究,特別是根據晚近聖經考古學的成果作了大量考證。他們在許多具體問題上存有分歧,但都認為它是人類文化的一份珍貴遺產,特別是根據考古發掘,證實許多有關歷史、文化、地理方面的記載是真實的。它是我們研究猶太教的必讀之書。 另一部重要史料是約瑟弗斯(38-100年)所著20卷本《猶太古事記》。時間包括了自傳說時代至66年的猶太戰爭,內容涉及政治、宗教等方面,資料豐富,是研究猶太教的珍貴資料。
很赞哦!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