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邦对秦始皇的评价 西楚霸王項羽在推翻秦朝之後,如何打壞了一把好牌最終折戟烏江?

火烧 2021-06-16 08:46:38 1041
西楚霸王項羽在推翻秦朝之後,如何打壞了一把好牌最終折戟烏江? 秦國自統一後由於秦始皇及二世極大得消耗民力,導致天下的百姓在戰亂後無法得到基本的休養。天下苦秦久矣。在秦二世與奸相趙高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引

西楚霸王項羽在推翻秦朝之後,如何打壞了一把好牌最終折戟烏江?  

秦國自統一後由於秦始皇及二世極大得消耗民力,導致天下的百姓在戰亂後無法得到基本的休養。天下苦秦久矣。在秦二世與奸相趙高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引爆了秦末的農民起義,以陳勝吳廣為首的起義軍揭竿而起一時間各地紛紛響應,之前六國的殘余勢力及舊貴族也乘勢而起。

此時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在各地的義軍中,出身楚國貴族的項羽展現出了領袖的實力和擔當。最終經過一系列的血戰,兌現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讖言。

在奪取天下之後項羽選擇恢復春秋時期的分封制,自封西楚霸王,各路諸侯也都分到了相應的土地。由於分封時蛋糕分得並不公平,很快天下就戰亂四起。楚漢之爭中,霸王項羽最終被劉邦擊敗,英雄落幕。而劉邦卻自己成功效仿秦始皇,繼位稱帝。那么當時領導諸侯推翻秦朝的項羽為何不選擇稱帝而去稱霸王,又如何最終打廢了一手的好牌?


叔侄舉兵抗秦

項羽家族原本就是楚國的貴族,世代都擔任楚國將領,項羽祖父項燕在秦國滅楚的戰爭中被秦國大將王翦斬殺,隨後楚國滅亡。項羽由貴族淪為平民,但是素有大志的項羽很早就展現出自己的過人的志向和能力,年輕時在吳中弟子中間就享有非常高的威望,在秦始皇嬴政巡視楚地時就在皇帝車駕不遠處放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由此可知年輕的項羽就注定會掀起一番巨浪。

陳涉起義爆發之後,此時的會稽太守第一個就找到項羽叔侄,表達出想和他們聯合舉義的想法,不料卻反被項羽斬下了頭顱,精心准備的軍隊轉眼間就成了項羽叔侄的火種。

項羽在舉起義旗時就展現出了自己強大的影響力,不久就在他的周圍聚集了八千吳中精銳子弟兵。隨後附近更多的武裝開始慕名而來,黥布等主要將領也紛紛率領自己的士兵開始依附。第一階段項羽叔侄就聚集了約七萬人的軍隊,由此叔侄二人掀起了反抗暴秦的又一浪潮。

滅秦之戰

率先起義的陳勝吳廣的起義軍在內外矛盾的沖擊下終於是遭到鎮壓最終失敗。而此時,的項羽和劉邦都吸取了教訓,那就是一定要師出有名而不是自己去稱王稱帝,所以以項羽為首的各路諸侯都以擁戴各自的六國諸侯王的名義展開對秦帝國的軍事行動,在這個時期項羽叔侄的軍隊也和秦軍主力展開了大規模的戰爭。公元208年的時候秦將章邯擊殺了項羽的叔叔項梁,項羽的義軍遭遇挫折。隨後章邯又展開了對趙國的進攻,趙王歇不得已開始向各諸侯求援。

援軍抵達後各諸侯都不敢向秦軍挑戰,而項羽卻奉楚懷王的命令率領軍隊渡過了黃河,並在此之前斬殺了畏縮不前的楚軍上將軍宋義,自己代理上將軍。過河之後就項羽破釜沉舟每人攜帶三天的干糧,表示必死的決心。在這樣的處境下楚軍爆發出了極為強悍的戰斗力。最終打退了秦軍主力,秦軍主將章邯敗退,蘇角被殺,王離被俘虜,涉間自焚而死。


在巨鹿之戰時,各路諸侯國軍隊都不敢參戰。坐壁上觀,眼看着項羽大敗秦軍。得勝之後的項羽召集所有諸侯會盟,各諸侯將領在進入轅門時沒有一個敢站着前進,全都匍匐向前。此時年輕的項羽就已經奠定了諸侯領袖的地位。

在之後項羽連戰連勝,章邯在屢次兵敗之後被迫向項羽投降,項羽為了避免後患,將20萬秦國降卒全部斬殺。自此秦軍主力損失殆盡,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抵抗。

項羽此時的友軍劉邦由陳留向南直插宛城,通過計策買通秦國將領順利拿下武關,直搗咸陽,秦王子嬰三戰不勝出城向劉邦投降,自此秦朝歷經二世而亡。



稱霸留患

在秦國滅亡之後,項羽此時在諸侯中雖然擁有最強的實力,但是卻展現出了非常幼稚的政治手腕。項羽在此時有三條路可以選擇,第一那就是效仿周天子分封制,第二是稱帝,第三就是選擇恢復春秋時期的霸主制度。

第一條路線缺少政治基礎,在春秋戰國時期天下早就已經禮崩樂壞,假如施行周朝的分封制恐怕項羽將立刻失去對局勢的掌控能力。而稱帝的條件也不夠成熟,諸侯在勝利之後都渴望擁有自己的地盤,假如要稱帝會受到所有諸侯的反對。在項羽看來稱霸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項羽選擇去分給各諸侯土地後,自己稱霸王。

其實這個選擇並不是項羽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先是在鴻門宴放虎歸山,又對勝利的果實分配極不合理,導致了一系列的惡果。

項羽的分封是按軍功來進行的,對於有功的將領分封大塊的土地,而功勞微小的六國舊勢力慘遭遺棄,以趙國、韓國、齊國為例,他們不僅失去了自己國家的土地,人身安全也被項羽剝奪。

他將二號人物劉邦分到了西南的巴蜀和漢中地區,這里土地肥沃,地勢易守難攻,是個進退兩宜的戰略要地。而對關中這塊最重要的地區卻交給了秦國的三個降將,由於以章邯為首的三人投降項羽,最終坑害了關中二十萬子弟兵,所以他們三人根本沒有辦法在關中這塊土地上安穩立足。


在確立自己的地盤時項羽再次表露出了自己的匹夫本色,他表示「 ”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誰知之者”把自己的封地放在了彭城。在他東邊是分封後第一時間就起來反抗的齊國,北邊是自己的一向打壓的六國舊諸侯勢力西邊是三秦之地。更嚴重的錯誤是,他將楚懷王封為有名無實的義帝並且很快就將其弒殺。這些都為後期的動亂埋下了根源,在項羽完成分封之後,還沒有歇一口氣就開始了平亂的工作。劉邦在西南地區站穩了腳跟,以逸待勞聯合各諸侯國開始與項羽重新開始洗牌。

雖然項羽前期軍事實力遠勝劉邦,但是爭奪天下人,心向背才是勝負的關鍵,毫無疑問作為破壞者的劉邦更具有優勢。利用廣大諸侯對分封的不滿來為自己沖鋒驅馳,最終一代霸王項羽在烏江兵敗自刎。

在整個楚漢相爭的戰爭中,涌現出很多的經典故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及四面楚歌等等都是劉邦賬下的能臣武將所為,而項羽一方空有一身勇武,卻無法知人善任,最終個人英雄終歸敗給了魯劉邦的精英團隊,令人惋惜。

這樣的結局對於曾經叱吒風雲的霸王來說無疑是個悲劇,但是卻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任何人無論有多們強大的實力都要順應歷史的大潮,才能興起發展。

刘邦对秦始皇的评价 西楚霸王項羽在推翻秦朝之後,如何打壞了一把好牌最終折戟烏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