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有多牛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
以桥梁工程为代表,秦沈客运专线的线下工程完全符合国际对于高速铁路的定义标准,因为在此线投入运营之前,我国自主研制的高速列车分别在线上高速试验运行,并分别创造出292公里/时,321公里/时的试验记录,新线采用了最小5500M(困难区段3000M)和最大9500M的大曲线半径,650M的短站线长度和65公里的长距离站距设计,以及区间不设渡线的创造性建设。
由于本线的工程设计和试验速度都超出了既有线的工程限制和承受范围。
使得它在很多年成为了是否为高速铁路这一话题的争论要点。
我国的高速铁路的高标准定位包含了很多国际的政治因素,从国际视野来讲,在2003年刘志军上台之后,为了提升中国铁路在世界的竞争力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大刀阔斧的开展了“铁路跨越式发展”,并要求新建高速铁路的设计时速为350公里(198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日内瓦签署的国际铁路干线协议规定:新建客货运列车混用型高速铁路时速为250公里,新建客运列车专用型高速铁路时速为350公里以上),刘志军的功劳将载入世界铁路史册,并封为铁路祖师爷。
铁路大跃进使我国对高速铁路的基础标准远远超过了国际标定,因而秦沈客运专线作为大跃进之前的新建线路,虽然符合国际对于高速铁路的设计要求,但最终没有被列为“中国高速铁路”的范畴。
然而,尽管没有被列入“高铁”之列,它依然和我国的其他提速线路有着很大的工程设计优势,包括改造后的京广线京武段、沪昆线沪长段、京哈铁路等线路,这要得益于它的线下工程的高标准设计和过硬的工程质量,自2007年CRH动车组被引进我国第六次大提速后,秦沈客运专线可以允许动车组全路以时速250公里甚至270公里的速度持续高速运行,相比于此,其余的提速既有线虽然也可以达到时速200公里/时,但是由于早期基础设计标准较低,提速改造工程施工难度过大,使得运营速度能真正实现高于200公里/时的线路长度比例严重受限,从而对列车的行车表定速度也会有影响。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
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快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快速铁路达6003公里,采用CRH动车组。
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
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2004年第四次中国铁路大提速起的快速铁路建设引进加创新,攻克了九大核心技术,探索了高铁条件。
2008年2月26日——原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京港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921公里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冬季只需4小时40分钟。
哈大高铁将以冬季时速200公里的“中国速度”行驶在高寒地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9356公里。
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2000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
2014年11月25日,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型动车组进入“5000公里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
这是国内首列实现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动车组,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核心技术正实现由“国产化”向“自主化”的转变,中国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将大力提升中国高铁列车的核心创造能力,夯实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底气。
2014年4月3日,完全自主化的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行业专家评审;
2014年10月22日,完全自主化的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高铁之脑”)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技术评审,获准批量装车,成为国内首个获准批量装车运行的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随后,装载中国北车自主化牵引系统的CRH5A型动车组在哈尔滨铁路局开展正线试验。
2014年,我国铁路新线投产规模创历史最高纪录,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1.2万公里。
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中西部铁路建设掀起高潮,营业里程达到8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62.3%。
总结: 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随后,武广、郑西、沪宁、沪杭、京沪等高速铁路先后建成通车。
近年来,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幅进军海外的标杆;中国高铁在海外高歌猛进,凭借高性价比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在全球市场接连斩获订单。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中车的业务量在铁路装备行业、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已居全球第一名,中国高铁约占全球30%的市场份额。
2015年11月25日11时整,lk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登上从苏州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
作为国民眼中的“高铁代言人”,lk走到哪里,“超级推销”的旋风就刮到哪里。
2015年11月,16+1来到中国主场,当然更要让合作伙伴们好好感受一把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中国高铁。
11月25日是,一趟高铁,中国总理邀请中东欧16国领导人一起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