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论文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特点

火烧 2022-03-30 10:02:23 1094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特点 1.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特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论文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特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特点  

1.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特点: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

2.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专制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 3.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

4.西汉:

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皇帝征召等.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征辟制度: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前者多为名望高、品学兼优的社会名流,被征召者多为以要职. 5.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标准为门第)

6.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